成功背後的淚水?YouTube 影片震撼呈現歷次火箭發射失敗

成功背後的淚水?YouTube 影片震撼呈現歷次火箭發射失敗

在現代,大家輕易可觀看衛星電視節目、利用GPS導航地圖尋路、協助海難救助與火災監測、觀察大地資源利用狀況、有更精準的氣象預報等等熟悉事物的背後,您知道是什麼嗎?

成功背後的淚水?YouTube 影片震撼呈現歷次火箭發射失敗圖片來源

俗話雖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這一次次的失敗就是一次次的辛酸淚水,有些甚至牽扯到人命的消失。在上方長達32分鐘的YouTube影片中,收集了1950年代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之後,迄今的多次火箭發射敗景象,包括V2火箭、前鋒號TV3火箭(Vanguard TV3)、探索者S-1任務(Explorer S-1)、紅石1號測試火箭(Redstone 1)、泰坦1號運載火箭(Titan I)、泰坦2號運載火箭(Titan II)、泰坦4號運載火箭(Titan IV)、擎天神運載火箭(Atlas,亞特拉斯火箭)、擎天神-半人馬座運載火箭(Atlas-Centaur)、N1運載火箭、三角洲運載火箭(Delta)、三角洲3號運載火箭(Delta III)、光子太空任務(Foton)、聯合號運載火箭(Soyuz)、長征號運載火箭(Long March)、天頂號運載火箭(Zenith)、挑戰者號太空梭(Space Shuttle Challenger)等。

如牛頓所說的:「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每次的發射失敗都是一個前車之鑑,工程師們都會尋找檢查整套系統,檢討失敗的原因,以避免下次發生同樣的狀況。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1986年1月28日造成7人喪生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究其失敗原因,人為疏失和技術問題皆有,但其中一項是在發射前有個O形環卻是因天氣過冷而失效,這是連結右側2個推進器的零件,低溫造成封環變弱,使發射過程中熾熱氣體外洩燒毀外殼,太空梭因而破裂爆炸。美國航太總署(NASA)為此翻修發射條例章程,規定NASA本身與承包商都得改變一些火箭推進器的設計,增強連結零件的安全性。

時至今日,火箭發射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因此在發射前,工程師們總要不厭其煩的一遍遍檢測,務必要在發射前揪出問題並馬上修正,降低因火箭發射失敗的經濟損失,維護太空人及地面的人們的生命安全。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我們享受太空時代帶來的便利時,別忘了偶爾感念一下前人的淚水所締造的成就。

資料來源: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10316/rocket-fail-video-shows-human-and-technological-risk-with-each-launch/, 2014.03.15, KLC

本文轉載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

延伸閱讀:

恭賀地心引力奪奧斯卡獎 ,NASA 公開系列太空攝影作品

36年的征途! 航海家1號深空軌跡回憶錄

為什麼外星人音訊全無?

網路天文館
作者

天文科學教育館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七日。館內所有空間與動線設備,皆考慮了遊憩與停留需求,堪稱是一座兼具休閒性、娛樂性與教育等多重特色的現代天文科學教育建築。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