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只是一場成功的娛樂宣傳

「首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只是一場成功的娛樂宣傳

昨天英國雷丁大學宣佈,俄羅斯人弗拉基米爾·維西羅夫(Vladimir Veselov)創立的人工智慧軟體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通過了圖靈測試。

「首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只是一場成功的娛樂宣傳

許多人一樣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時應該感到極為興奮,然而看完內容後卻又感到一陣空虛,心想,「透過了圖靈測試,然後呢?這代表了怎樣的技術進展呢?」

事實上,當我們認真觀察這個所謂透過了圖靈測試的軟體古斯特曼後,便會發現三個問題:

1、聊天機器人古斯特曼的「背景設定」極為取巧。一個來自烏克蘭的,母語不是英語的 13 歲男孩。他回答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被理解為是因為他英語不好,或者太小而沒有聽懂,而不是因為他是一個 AI。

2、古斯特曼只讓 33% 的人相信它是一個 13 歲的,母語不是英語的烏克蘭小孩。如果算成考試分數,這就是個大大的不及格。有人說,「當時圖靈說的就是騙倒 30% 的人就算透過圖靈測試了呀。」 然而當我們尋找這個標準的來源時卻發現,圖靈只是在論文中說過「我相信在 50 年內,人們能夠編出這樣一個程式,在經過 5 分鐘的詢問後,30% 的詢問者都能覺得回答問題的是真人,而非一個台機器」。也就是說,圖靈從未提出這樣的標準,「30% 的人」,「5 分鐘的詢問」只是他對未來 50 年 AI 發展預測中的兩個因素而已。

3、既然我們知道了古斯特曼並沒有通過「真正的」圖靈測試,那其實可以看看其他達到了相應標準的聊天機器人。比如說,在 1991 年的一次比賽中,一個叫 PC Therapist 的聊天機器人成功騙倒 10 個裁判中的 5 個,讓他們相信這是個真人。2011 年, 一個叫 Cleverbot 的程式讓 60% 的使用者相信它是一個真正的人。

「首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只是一場成功的娛樂宣傳

並且,從BBC的螢幕截圖來看,古斯特曼和一個正常的聊天機器人沒有什麼分別,交談者稍有經驗便會發覺這是一個 AI。

因此,MIT 的電腦認知學教授 Joshua Tenenbaum 認為,這場測試完全沒什麼意義,只是做了一個聊天機器人去滿足一些標準罷了。

事實上,「圖靈測試」是一個已經存在了 65 年的概念,許多研究者認為它已經不能檢測現代的 AI 了。比如紐約大學的 Gary Marcus 教授便認為現代的「圖靈測試」應該是,讓 AI 看一段影片,然後就影片中的內容對它進行詢問,如果它讓所有人都覺得是真人,便算通過了。

人工智慧自誕生以來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不論是推薦演算法,google 的無人車,還是 Siri,都是 AI 被運用在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真的有必要執著於這樣一個 65 年前的測試標準嗎?(wired.com

「首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只是一場成功的娛樂宣傳

延伸閱讀:

電腦之父圖靈因同性戀傾向受害,59年後獲英國皇家赦免終獲平反

巨星殞落!人工智慧之父、LISP 語言發明人 John McCarthy 去世

人工智慧的又一步: Vicarious 模擬人腦成功破解文字驗證碼CAPTCHA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