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ADVERTISEMENT

華碩 DirectCU Mini 發展至今已達第 3 代產品,從最初的 GeForce GTX 670 直到目前的 GTX 970,解熱機制一直維持複合式架構。融合軸流、離心雙機構的特色,針對 Mini-ITX 機殼做出 170mm 完整相容特性,搭配 Maxwell 架構的低溫特色,將小鋼砲的效能再推升一級。

第 3 代架構持續提昇效能

發展至第 3 代,華碩對於 DirectCU Mini 這款產品,大方向均維持不變。除了軸流、離心雙機構解熱機制外,各代產品的 PCB 設計與用料,僅只有因應核心架構改變,做了小幅度的調整。具體而言,整體產品效能提昇,依靠的是核心內部線路精進,隨之而來的效能進展,除此之外並未有突破性的改變。不過隨著 Kepler、Maxwell 雙世代演進,溫度大幅降低的特色,倒是值得在新產品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上驗證。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DirectCU Mini 在最新一代產品,新加入金屬背板。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散熱器架構仍然是沿用一樣的解熱機制。

DC Mini 複合式解熱機制

DirectCU Mini 主要為華碩 DirectCU 熱導管直觸架構,旗下的其中一個變體分支,另外在第 2 代晚期產品上,搭配的風扇又分為 2 大類,主為 CoolTech風扇,副為正常軸流扇輻射翼產品。而 DC Mini 則是採用均溫板搭配 CoolTech 風扇設計,強調除了軸流扇的下吹式效果之外,還能夠發揮離心扇架構的引流功能,將廢熱直接排出機殼外部。

變體風扇產品 CoolTech

在風扇的外觀上做變體,這個作法在目前各家產品中,可說是非常普遍。除了常見的刻、凸痕設計之外,還有部分產品擁有活動翼,甚至是翼型的改變。不過將軸流、離心這 2 個大相逕庭的產品同時實現,則是較少看到。除了這 2 個架構根本就八竿子打不著之外,風流運動路徑更是完全不相同的方向,造成這個架構本身存在著一些問題。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CoolTech 風扇採用間隔的方式,擁有 2 種不同的扇葉。

大相逕庭的風道方向

在軸流扇的設計中,我們大多可以發現風的流動方向,只會隨著單一固定方向吹拂,角度與風扇本身呈現 90 度,常見的電風扇或者是任何軸流扇設計都是如此。而離心扇則是完全相反,流動方向為平行風扇本身,由軸心 360 度發散出去,必須要透過封閉式風道,才得以維持固定方向流動。

這 2 種風扇由於運動方向完全不一樣,加上離心扇需要封閉式風道的設計,將會造成軸流扇下吹後,無法將熱排出的問題。而華碩對此推出的折衷方案,針對離心扇部份取消絕大部分的封閉風道,僅維持核心至 I/O 端這段風道。風扇上下兩端的封閉式風道則是完全取消,留給軸流扇進行排出熱氣之用,雖然留有部分封閉式風道,不過由於產品精度與非全面封閉的問題,造成離心扇本身的效果並不彰。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左圖為拆掉風罩後的架構圖,右圖可以看到上下側皆沒有封閉。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左圖照片中可以看到 2 片凸起塑膠片,右圖凸起塑膠片即為風道導流功能,但並不嚴實。

沿用舊體且部分顆粒無導熱

由於第 3 代產品均沿用同一款散熱器,用在 GTX 670 與 GTX 760 上並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到了 GTX 970 由於記憶體容量由 2GB 翻番至 4GB,顆粒數量由原先 4 顆變為 8 顆。也因此其中 4 顆並沒有辦法透過散熱器解熱,同時華碩也未針對這個問題做出解決方案,如加入較厚的導熱墊,或者是下重本重新開模生產新的壓鑄件,甚至是透過更複雜的 Mirror Function,將顆粒移往 PCB 背面。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較簡單的作法為直接加入厚導熱墊,高成本的作法則是重新開模,而最後的 Mirror Function 方式將顆粒移至背面,則是對 PCB 改動最多的方式,也較麻煩且複雜,不過卻是最佳的作法之一。而華碩選擇忽略這個問題,研判是因為記憶體本身發熱量較低,即便是沒有加入導熱墊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只是在講究細節的編輯眼中看來,此法差矣。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記憶體顆粒僅有 4 顆具備導熱墊,另外 4 顆因散熱器則因散熱器高低差問題導致無導熱墊處理。

鰭片面積過低恐效果不彰

另外在鰭片的部分,170mm 尺寸設計涵蓋面積較小,由圖片中可以發現,鰭片僅圍繞風扇周圍部分,並未延伸至 I/O 端。對照公板產品,可以發現風道上填滿鰭片用於熱傳導,從這裡可以發現整個離心機構,其功能發揮並不夠完善。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用於離心扇使用的鰭片長度僅圖片中標示處,相較於軸流扇所用,面積占比非常低。

電路設計完全解析

華碩 GTX 970 DC Mini 與之前我們所評測過的技嘉 N970IXOC,同屬於 170mm 尺寸板型設計,不過兩者一些小細節處理截然不同,但是大方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4 + 1 相供電迴路設計

整張顯示卡的供電迴路設計,華碩一樣維持在 4 + 1 相,核心,提供核心、記憶體的電力。

不論是核心或者是記憶體部分,皆是由 1 上 2 下組合而成,分別是 UBIQ 所生產的 M3052M(1H)與 M3058M(2L)。控制器方便則是分離設計,由 uPi-Semi 生產的 uP1608 與 uP1541p,分別控制核心與記憶體。

另外在核心控制器端,由於僅內建 3 顆 MOSFET Driver,華碩也針對這個部分,增加 1 顆外部 MOSFET Driver 在旁,型號為 uP1959,整體規格配置與 技嘉 N970IXOC 並無太大差異。

此外 uP1608 這顆控制器的 VID 控制方式,與技嘉所採用 ON-Semi NCP5392 同屬 Parallel VID 模式,並非 PWM VID。具體原因為目前 ON-Semi NCP81174 這顆控制器缺貨,同時卡在 NVIDIA 本身對於控制器調整方式,若採用其它晶片的 PWM VID 控制模式。則不允許加壓,將會卡在 1.212V 低檔電壓,而非原先開放的 1.26V。

PEXVDD 則是由 uP0132 負責,但比較特別處在它的位置,並非位於記憶體迴路輸出端附近,而是移往 PCB 上緣,靠近 PCIe 8pin 輸入埠附近。不過即便如此,該晶片本身並無法將 12V 電壓降至 2V 以內,整體設計仍然屬於透過記憶體端降壓方式。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紅框:uP1608、綠框:MOSFET、黃框:uP1959、淺藍框:uP1541P、藍框:uP0132。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紅框:INA3221 三通道檢流晶片。

電路分配屬常見合理方式

電路設定的輸入端僅有 PCIe 8pin 與 PCIe 插槽這 2 個部分,採用常見配置方式,分別為 PCIe 8pin 提供核心迴路,PCIe 插槽提供記憶體與 PEXVDD。就編輯所知,同為華碩旗下產品,Strix GeForce GTX 970 是屬於特殊設計,並非這種常見分配方式。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各相位與輸入對應關係。

華碩 GTX 970 DC Mini 電源迴路詳細設定如下:

PCIe Slot:66W、Max:75W

PCIe 8pin:150W、Max:160W

TGP:148.6W、Max:163.46W

Voltage Range:37mV

ASIC Quality:68.9%

影像輸出埠維持 4 埠設計

影像輸出部分,華碩取消 GeForce GTX 970 公板的 5 埠設計,改用較通俗的雙 DVI、HDMI、DisplayPort 這 4 埠設計。I/O 擋板的部份也並未採用三角鏤空的大開口設計,以增加整體排風量,而是維持原先的小孔舊設計,這些小細節處理還不夠細心到位。

複合解熱機構,華碩 GeForce GTX 970 DC Mini 結構解析實測

▲影像輸出埠僅提供 4 埠,刪減原生功能 1 埠。

下一頁:效能實測

qhua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