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首創廢液晶面板玻璃回收新技術,減少回收處理成本帶來億元商機

工研院首創廢液晶面板玻璃回收新技術,減少回收處理成本帶來億元商機

環保署再度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將廢液晶面板玻璃改質為奈米孔洞吸附材料,相較於現行之化學沉澱法,約可減少1億元處理成本,預期可將國內每年回收600公噸之廢液晶面板改質為540公噸奈米孔洞吸附材料。

根據環保署表示,這種新的技術不僅可減少480萬元廢棄物處理成本,亦可應用於處理廢鉛蓄電池處理 業之含鉛廢水8,750公噸及電鍍業之重金屬廢水90萬公噸,且自電鍍廢水回收182公噸重金屬,價值達2,687萬元。

環保署表示,104年度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開發之廢液晶面板創新處理再利用技術,已成功將廢棄面板中之液晶、 銦和玻璃各別分離、處理後進行再利用。

液晶可再製液晶顯示器、節能智慧窗等;銦可再製為靶材;玻璃則可改質為奈米孔洞吸附材料,其中以廢鉛蓄電池處理業產出於廢水中之含鉛量,經研究已證實可去除至小於1 mg/L(符合我國放流水水質標準),而奈米孔洞吸附材料預估未來量產後將技術轉移至電鍍業大量運用,不僅減少地球負擔,還能創造上億元商機。

工研院首創廢液晶面板玻璃回收新技術,減少回收處理成本帶來億元商機

液晶面板玻璃有別於一般玻璃,具高度耐酸、耐高溫等特性,經改質技術成為高比表面積的奈米孔洞吸附材料,對 銅離子具備極高的吸附能力(每公克吸附劑可吸附47毫克銅),評估可用以處理國內大量的含銅電鍍廢水,同時解決廢液晶面板玻璃之去化問題,藉由再生程序將 吸附材料上的銅離子釋放,不僅吸附材料可重複使用降低廢水處理成本,銅離子亦可進一步濃縮後進行冶煉加工再利用,可謂為「從搖籃到搖籃」、永續資源再利用之應用典範。

環保署提醒,廢液晶顯示產品回收及再利用價值相當高,為避免不當及非法拆解、丟棄,造成環境污染或危害人體健康,民眾家 中若有汰舊換新之廢液晶顯示產品,可透過各地方政府清潔隊、量販店、電器行等回收點及合格回收處理業進行回收。如需進一步了解資源回收相關資訊,可上資源 回收網站(http://recycle.epa.gov.tw)查詢。讓我們一起善用智慧將垃圾變黃金,資源永續循環使用,為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資料來源:環保署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