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座落在台南市安定區蘇林里,沒有招牌、沒有公司行號,田野旁一家不起眼的工廠,這家公司是天空飛行科技。走進工廠,裡頭擺滿了各式大小的無人機,其中最顯眼的一架是主翼翼展約八公尺、可以乘載50公斤重物的無人機AL-200。

提到無人機,你第一個念頭想到的可能是中國大疆創新或台灣雷虎科技。但其實這一家低調的台灣公司,早在2003年、連在Google搜尋列打上「無人機」都還找不太到資料的時候,就已經投入無人機研發領域,而且一做就是13年。

不同於大疆、雷虎科技專攻消費性無人機市場,天空飛行科技在2003年成立之初,就鎖定大型無人飛行載具(UAV)市場,更是目前台灣除了國家單位以外,唯一一家有能力量產200公斤級無人機的民間公司。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天空飛行科技創辦人李文慶與200公斤級無人機AL-200。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走進天空飛行科技的工廠,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原型機,還有做到一半的機殼。李文慶一邊熱情地一一跟我們介紹,一邊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我們很低調的。」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遙控飛機起家,跨入無人機市場

會踏入無人機領域,是受到強烈的興趣驅動。天空飛行科技創辦人李文慶,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飛機迷。

「我真的太愛玩飛機了,最後也沒考上大學。畢竟那時候大學裡也沒有一個『遙控飛機』系。」李文慶笑說。今年50多歲的他,說自己從小就有一個飛行 夢。國小時第一次接觸到遙控飛機,就此愛上讓飛機升空的感覺,也因為他實在太過沈迷,就連同學、老師都還忍不住問他「明天是有要考飛機嗎?」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走進天空飛行科技的辦公室,滿滿的都是各種型號的遙控飛機跟模型。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因此,李文慶22歲退伍後就進入雷虎科技擔任試飛員,並在1986年自立門戶創立自己的遙控飛機公司。1990年,他瞄準軍需市場,開始製造遙控靶機。2000年,他發現遙控靶機的功能太單一,難以做進一步的高階應用,於是開始尋思轉型。

李文慶的眼光就這樣望向無人機領域。那時候全球的無人機多是軍事用途,幾乎沒有商業上的應用,也讓他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可能。

其實,無論是做遙控飛機或是無人機,首先你要很會「飛」。因為電腦自己不會飛,飛控系統更不會自動就被輸入數據與資料。因此要先有一名試飛員,懂得 依據不同的天氣狀況、速度、地理環境等因素,操作飛機並取得飛行數據。曾當過試飛員的李文慶體認到,無人機,其實就是把一個人的腦袋放到機器裡面,教它怎 麼飛行,這個世界好的試飛員少,但無人機可以很多,未來會有無限機會。

6人團隊,一年只做3台無人機

2003年到2010年,天空飛行科技進入漫長的研發期,在這段期間,團隊都僅維持在5、6個人,小小的團隊要做所有研發、設計、整合的工夫,從開 模、機體製造到零組件組裝都一手包辦。要如何從無到有做出一台無人機?一開始,要先定義機型、畫設計圖,不斷討論修正。然後是選擇材料、引擎、電子裝備、 輪胎等零組件,再一直到整合、組建做出樣機。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精密零組件多採用歐美國家,其他從開模、製造到零組件組裝都是團隊自己來。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最後的關鍵一步,是試飛。把原型機送上天空並不容易,任何一點因素變化都可能導致失敗。李文慶卻認為,比起學術單位往往累積大量的理論、技術分析後 再去實作,能不能讓飛機升空比什麼都還要實際。「我們有累積多年的技術把原型機安全的送上天,試飛我們就會有數據,能在每次升空後不斷修正,」他強調, 「很簡單,我們就是不斷的try and error。」

一開始,天空飛行科技的產品是50公斤級的無人機AL-50,也藉此接了不少政府機構的案子,做過諸如海岸線、核電廠影響範圍、水稻田環境偵查等計 畫;另外就是與學術單位合作,例如提供機體讓元智大學測試飛控軟體,與台大、成大合作,協助進行地理探勘、空拍等。2010年,當時初出茅廬的大疆科技執 行長汪滔還曾遠赴台南,進行飛控系統的技術交流。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2010年,大疆執行長汪滔(最右)與天空飛行科技也曾有過技術交流。照片來源:天空飛行科技提供。)

不過,即便靠著接案與過去遙控飛機業務累積下來的資本,卻也無法填補無人機龐大的研發費用,再加上申請補助、找到大客戶不易,屢屢讓天空飛行科技的營運陷入困境,這一切卻都沒有止住李文慶的決心。

「在台灣真的很難找到像他這樣,對無人機那麼有熱情、又能夠堅持這麼久的人了啦。」天空飛行科技經理黃志澈表示。黃志澈是李文慶的乾哥、同時也是天 空飛行科技的早期投資人,原先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他,壓根不知道什麼是無人機,「大概8、9年前吧。我接到他的電話,他跟我說:『等一下中午我的無人機會 經過你家門口。』然後我出去一看,還真的看到了。」黃志澈笑說。

2010年他被李文慶的堅持感動,與幾個朋友一起籌了一筆資金。「那時候其實也沒有想要回收,就只是覺得,這樣的技術沒有繼續下去,真的很可惜。」

2010年,天空飛行科技研發出200公斤級、酬載能力50公斤、速度60節,航程達150公里的無人機AL-200。這是除了國家單位的戰略機與 教練機之外,民間最大型、酬載能力最高的無人機。而自2010年到今年的這6年期間,AL-200都維持著低速率生產,維持著前幾年一年3架,後來進展到 6架,現在12架的生產速率,一方面找客戶、一方面維持產品穩定度。

唯一登上國際航太展的台灣公司

埋頭耕耘無人機好幾年,期間一直是以樣機的方式合作接案,總計燒掉李文慶與親友超過數千萬元,缺乏外部資金,也讓天空飛行科技始終無法損益兩平,加上大型無人機的用途敏感,在國際上更是推廣不易。一切困境的轉捩點,發生在2010年的新加坡航太展。

當時,受限於台灣的國際地位,官方單位無法參與國際展會,讓天空飛行科技成為唯一一家用民間名義參展的台灣公司。小小的一家民間公司,技術卻大獲別 國青睞。「你能想像嗎?好多國家的國防部長都逛來我們這個小攤位。那時候我們真的是信心大增,覺得自己的技術真的有被肯定。」李文慶說。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前進國際展會,為天空飛行科技帶來不少機會,圖為2015年天空飛行科技參加杜拜航空展。照片來源:天空飛行科技提供。)

在國際航太展之後,天空飛行科技的營運狀況也漸入佳境,不僅獲得在展會上認識的天使投資人的資金,也談成許多跨國合作。2012年,天空飛行科技將 AL-200出貨至一個先前在展上談定交易的中東國家;到了2015年的杜拜航空展,也與另一個中東國家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未來會進行技術移轉、生產以及 銷售方面的合作。

李文慶說,現在天空飛行科技也正與幾個東南亞國家洽談合作,預計10月定案。這些國際間的銷售都以幾十台為單位、一台產值近千萬等級,初步將帶來億 元營收貢獻,預計明、後年公司會有爆發性的成長。未來,天空飛行科技也會進一步鎖定有相關國土邊境巡邏、環境探勘、稀有動物保育等需求的東南亞國家。

投入無人機研發13年,天空飛行科技目前仍未損益兩平,即使從創立到現在,AL-200嚴格說來只賣出了兩台,但對於這個未來即將爆發的藍海市場,李文慶仍是信心滿滿。「你看,大家這幾年才在積極談無人機,但我們已經做了十年,而且我們對自己的技術非常有信心。」

「講興趣比談辛苦更有意思,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40年資深飛機迷李文慶最後下了這樣一個結論。而這家台南小公司的飛行夢,才正要起飛。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圖說:李文慶說,看好大型無人飛行載具未來的應用。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這家只有6人的台南小公司,做出了台灣民間最大型的無人機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