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在這一波物聯網的熱潮中,許多廠商都推出了智慧居家相關產品,這類產品的主要功能不外乎能透過智慧型手機控制,讓使用者只要在App中點選開關,就能遙控打開家中的電燈、音響、窗簾等等電器用品。Switch Bot則是能在最低限度的改裝下,讓家中的傳統電器無痛升級為物聯網裝置的捷徑。

愚蠢,卻是最簡單的方式

基本上新推出的物聯網裝置或智慧居家裝置,都搭載Wi-Fi或是藍牙等無線通訊功能,讓使用者能夠透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控制,透過遙控與高度整合的優勢,帶來更方便的居家環境。

但是要使用這些裝置最大的問題,莫過於需要將現有的家電汰舊換新,這不但需要花費一筆不小金額,而且工程時分浩大,讓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有特別習慣使用某種特定家電(如咖啡機),而如果該型號並沒有推出具備物聯網功能的版本,就無法享受智慧居家的優點。

有些簡易型的物智慧居家系統,採用延長線的型式,使用者需將家電的電源線插入該延長線之後,就能透過專屬App控制家電,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在於使用上不盡方便,使用者只能控制總電源的開啟或關閉。而在總電源關閉的期間,需要將電源線插入一般插座,才能繞過專屬App,直接使用家電。

Switch Bot則是個相當簡單裝置,它的功能就是能夠透過專屬App遙控操作,當使用者下達指令後,它就會伸出擊鎚,按下家電的開關或是啟動按鈕。如果是操作電動窗簾等裝置,也可將2台Switch Bot分別安裝於「開」與「關」的位置進行操作。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是個長寬各約4公分的小盒子,可以透過遙控按下家電的開關。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具有3種不同顏色可供選擇。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使用者透過專屬App下達指令後,Switch Bot就會伸出擊鎚按下開關。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咖啡機,變成智慧家電。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的優點在於可以省下複雜的施工程序。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安裝Switch Bot的施工時間只需5秒,但是如果將整個開關換成智慧型開關的話,可能要花上40分鐘。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的相容性相廣泛,可以搭配各種開關使用。

續航力長達2年

Switch Bot的通訊網路可以分為2個部分,首先所有家中的Switch Bot會自動透過低功耗藍牙彼此相連,建立網狀的互通網路。接著Switch Bot會自動搜尋最佳路徑連接至Switch Link主機,並由Switch Link透過Wi-Fi連接至網際網路,如此一來無論使用者在家中或是外出,都能透過行動裝置進行遙控。

Switch Bot能夠支援Android與iOS裝置,甚至能夠支援智慧型手錶。更棒的是它也能支援IFTTT,讓Switch Bot與其他物聯往裝至或網路服務結合,提供更多元的應用方式。

受益於低功耗藍牙省電的特性,Switch Bot的電池續行力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大約可以維持600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它所採用的鋰電池無法充電,當電力耗盡後需直接更換新的電池。

Switch Bot的基本套裝包含2個Switch Bot與1個Switch Link,預定售價為美金110元(約合新台幣3,50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7年5月。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彼此會透過低功耗藍牙建立網狀拓譜網路。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會藉由Switch Link連接至網際網路。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Switch Bot能夠支援Android與iOS行動裝置,甚至能夠支援智慧型手錶。

智慧居家也可以很簡單,Switch Bot瞬間讓傳統家電化身物聯網成員

▲1顆使用CR2電池可以提供Switch Bot約600天以上的續航力。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