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pp 訂雜誌,Apple Store 官方訂閱功能上線

用 App 訂雜誌,Apple Store 官方訂閱功能上線

大家都知道上Apple Store下載就能使用app,不過如果這個app是像電子雜誌、新聞、影音、音樂的內容的話,都有可能會有訂閱付費的問題。現在Apple也開放了週、月、季、年的方式來提供訂閱付費的功能,讓數位出版品也可以直接在Apple Store上找訂戶。

訂閱付費更簡單

雖然是多了訂閱功能,但對於出版商來說,還是有一點限制。如果使用者是透過Apple來訂閱的話,Apple就會收取30%的佣金,但如果訂閱者本來就是出版商的客戶的話,就不需要付這個佣金,出版商可以拿到100%的收入。而出版商也不能在app中使用連接到外部訂閱的連結,這點讓不少已經有訂閱機制的出版平台要新改寫。

對於開發者來說,要多付30%的佣金當然是有點吃虧的,不過把付費機制交給Apple來做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省下不少麻煩,尤其是對於全球化販售的部分,會更容易讓使用者付費。只是像是Hami書城或是隨身e冊這類已經做好付費機制的app,要再改動會花比較大的力氣。

對於使用者來說,這個功能用起來會更加方便,在購買書籍的時候不用跳到別的網站來註冊資料,或是進行複雜的付款模式。要訂閱的時候只要選擇週、月、季、年,再按一個鍵就可以完成,非常容易就能完成訂閱。

無敵小恩恩
作者

我只是個打字的。

使用 Facebook 留言
13ef58f9480fe4ab4bfdf7d5109da21e?size=48&default=wavatar
1.  Jacob (發表於 2011年2月16日 19:57)
所以.........
T客邦也是要重新走這個模式囉
黑之死神
2.  黑之死神 (發表於 2011年2月16日 20:31)
Apple帝國多了一樣可以抽稅的管道。
早晚真的會變成電子書霸主,大到無法看見競爭者的程度
janus
5.  janus (發表於 2011年2月17日 10:47)
※ 引述《丹尼炸雞》的留言:
> Apple什麼都插一腳,未來會不會比微軟還可怕╮(╯_╰)╭

Google也不差
98e3d127956fd43b048283f58f17c615?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6.  GH (發表於 2011年2月17日 15:55)
....我想編輯應該是整個誤會了,這不是小事一件,更很難說是好事。

Apple 的新規定的意思是說,Apple 基本上只幫你作金流的部份,所有的後台同步服務什麼的你還是要自己做,Apple (半) 強迫出版商必須用的金流服務,收費居然達到產品售價的三成!對於讀者來說,這更不是什麼「更容易付費」而已 - 如果出版商因為被抽 30% 而賺不夠,他們不是調漲產品售價就是倒店,這兩件事任何一件對讀者都不利。

如果你每次刷卡 Visa 都跟你多收 30% 手續費,你會不會抓狂?如果因為你抓狂,Visa 改成跟廠商收這 30%,廠商會不會想盡辦法把費用轉嫁給消費者?以 PCAdv 為例,到時要在 Apple Store 上架,每期要付新台幣 44.7 給 Apple,到時城邦是要自己吸收那 44.7 台幣,還是想辦法轉嫁給讀者,還是想辦法從編輯的薪水扣?

這個新聞下面的討論串裡面的 feedback 已經超過 1,500 了:

http://www.engadget.com/2011/02/15/rhapsody-wont-bow-to-apples-subscription-policy-issues-statem/

絕大多數人反對 Apple 的新規定。其中最有趣的論點之一是,如果 Apple 可以在 iOS 裝置上這樣收錢,那 M$ 是不是也可以對 Windows 上所有的軟體跟服務抽三成 (如果是 Windows 上跑的 iTunes,那就變成 3 成的 3 成...?)。M$ 這樣做我們一定同聲譴責他邪惡 & 壟斷,為什麼放在 Apple 的光環下就變成了「這樣也不錯」?







8c1e01a8a59ea94470351c4430e1e9aa?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7.  peterkanpc (發表於 2011年2月17日 16:13)
※ 引述《GH》的留言:
> ....我想編輯應該是整個誤會了,這不是小事一件,更很難說是好事。
>
> Apple 的新規定的意思是說,Apple 基本上只幫你作金流的部份,所有的後台同步服務什麼的你還是要自己做,Apple (半) 強迫出版商必須用的金流服務,收費居然達到產品售價的三成!對於讀者來說,這更不是什麼「更容易付費」而已 - 如果出版商因為被抽 30% 而賺不夠,他們不是調漲產品售價就是倒店,這兩件事任何一件對讀者都不利。
>
> 如果你每次刷卡 Visa 都跟你多收 30% 手續費,你會不會抓狂?如果因為你抓狂,Visa 改成跟廠商收這 30%,廠商會不會想盡辦法把費用轉嫁給消費者?以 PCAdv 為例,到時要在 Apple Store 上架,每期要付新台幣 44.7 給 Apple,到時城邦是要自己吸收那 44.7 台幣,還是想辦法轉嫁給讀者,還是想辦法從編輯的薪水扣?
>
> 這個新聞下面的討論串裡面的 feedback 已經超過 1,500 了:
>
> http://www.engadget.com/2011/02/15/rhapsody-wont-bow-to-apples-subscription-policy-issues-statem/
>
> 絕大多數人反對 Apple 的新規定。其中最有趣的論點之一是,如果 Apple 可以在 iOS 裝置上這樣收錢,那 M$ 是不是也可以對 Windows 上所有的軟體跟服務抽三成 (如果是 Windows 上跑的 iTunes,那就變成 3 成的 3 成...?)。M$ 這樣做我們一定同聲譴責他邪惡 & 壟斷,為什麼放在 Apple 的光環下就變成了「這樣也不錯」?

重點:服務品質和良好使用體驗(創新也重要)
你讓消費者滿意,消費者會願意付出更多
蘋果就做到了
這是市場學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很多廠商需要學習的一環
98e3d127956fd43b048283f58f17c615?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8.  GH (發表於 2011年2月17日 18:31)
※ 引述《peterkanpc》的留言:
> 重點:服務品質和良好使用體驗(創新也重要)
> 你讓消費者滿意,消費者會願意付出更多
> 蘋果就做到了
> 這是市場學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很多廠商需要學習的一環

如果蘋果對出版商的規定是:你外面愛訂多少錢都可以,反正透過 Apple 的金流收費的,我就是外加 30%,然後消費者還是願意透過 Apple 付費,那我們就可以說 Apple 的金流服務有價,30% 收得有理。

問題是今天不是這樣,Apple 現在的規定是如果你在 Apple 上架的東西就要收 30% 的上架費,並「禁止廠商在外面提供低於 Apple AppStore 的價錢」,這其實是變相奪走廠商的定價權並迫使廠商用更低/低很多的價格提供相同的服務給 Apple,然後再由 Apple 轉賣給一般使用者並居中抽取暴利 (只做金流服務抽 30%...),而廠商唯一不棄 Apple AppStore 別去的原因,是因為 Apple 在行動市場已經大到無法略過,這絕對已經是反壟斷法的擦邊球。今天他可以規定 3 成,明天他就可以改成 8 成,後天他就可以宣佈 Apple AppStore 的所有軟體都要由 Apple 訂價並取消所有免費軟體--Why not? Really, why not?

Engadget 的討論串中,除了漫天砲火外,其實有很多更合理的作法,例如:Apple 只收取第一個月的費用的 30%,或者降低金流費用比例,或者提供更多相關服務 (e.g. content provision)。我想 Apple 不是沒有想到,只是他們想先試試看手可以深得多長...也許順便拉倒 Amazaon 以便進軍電子書市場。

但不管如何原因為何,使用者應該要在乎的。如果微軟的獨大顢頇讓你覺得礙眼,那我們也許在行動領域還有機會阻止 Apple 變成下一個微軟 - 不要因為它裝在一個漂亮的盒子裡就以為它是一隻溫馴的小狗,資本主義的怪獸是不會停止掏空你的口袋的,給它限制、給它競爭對手、三不五時把它拖出來毒打一頓,這個市場會更健康茁壯。


8c1e01a8a59ea94470351c4430e1e9aa?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9.  peterkanpc (發表於 2011年2月17日 21:20)
@GH
如果蘋果這樣做不符合消費者/開發商意願
他們會給他一個教訓
就像中東政府倒台一樣

站在商業角度上,
廠商們應該思考的是
為什麼蘋果可以這樣做?
為什麼消費者會願意“掏錢”“配合”蘋果?
為什麼開發者就算知道蘋果有這樣的制度
也願意在蘋果平台開發?
而不是一直反蘋果

蘋果有值得商家們學習的地方
也有一大堆值得批評的地方。
限制Flash真的比較好?
iOS封閉架構比較好?還是Android開放架構對消費者比較好?
這是值得討論與討論的地方。

不過,如果一直限制蘋果,
相信您這時候繼續用的還是被批評到爛的Symbian/WM系統
而不是Android,iOS,WP7,Blackberry等。
數碼音樂不會發展的那麼快。

電腦界繼續稱霸的是Wintel
Windows也不用宣布支持ARM了。
合理不合理,消費者會做出反應。

我不是Android和Apple的愛好者
我是【科技愛好者】。
我修讀市場與企業學,我是市場與企業研究者。

我沒有Apple的產品,我沒有使用Android的產品
我拿的是使用爛Symbian,四年前出的Nokia。
我卻相當清楚Apple和Android優缺點,也清楚移動通訊市場。
我表姐買的iPhone是我幫她設定的。
我玩過很多架Android手機。
當初我甚至是批評Apple推出iPad的其中之一(想大部分學者和市場評論家一樣)
不過當我研究了iPad也研究了Apple之後
我對iPad和Apple徹底改觀。
為什麼iPad要使用10吋(不排除為了符合市場預期而使用7吋)?為什麼去掉鍵盤?為什麼觸控?為什麼使用IPS?
為什麼使用iOS?
為什麼蘋果能夠成為美國消費者排名第一受尊敬的公司?甚至連Google、微軟、IBM都比不上?
蘋果是一個很固執,很唯美的公司(Flash事件可以看出來)。為什麼Apple還能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獨當一面?還能帶領市場?
甚至,蘋果排除Flash的原因是什麼(排除商業因素)?
蘋果設定策略,製造產品的基礎是什麼?
這些Apple Haters到底有研究過嗎?廠商有研究過嗎?還是一昧評擊?一昧的【跟】!這是我對Android手機市場失望的原因。

不喜歡Apple的,外面的世界有更符合你預期/需求的。
而不是像微軟一樣(Linux難上手,Mac綁硬體太貴),兩者市場不可比較。
我不限制自己在某一點,當我不喜歡,我會改變,像我會學習使用Linux與Mac一樣(對我裝過黑蘋果)。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