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太相信美國經驗了。」LiTV創辦人錢大衛的創業反思

「那時我太相信美國經驗了。」LiTV創辦人錢大衛的創業反思

隨著國際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進軍台灣,過去一整年,OTT都是熱門討論焦點。不過,早在這之前,一位技術/媒體混血人早已默默在台紮根多年。他,就是LiTV創辦人暨董事長錢大衛。

台大電機系、UCLA電機碩士,若論專業背景,錢大衛和影視根本扯不上一點關係。然而,現在的他,卻帶領台、美兩地團隊,打造出線上影音王國。根據最新數據,LiTV每月有600萬不重複使用者、App下載量超過250萬次,平台上除了有將近100個國內外電視頻道,隨選影片總時長也突破2.5萬小時。美商矽成創辦人韓光宇、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龍笛服飾家族、台灣文創一號等都看好錢大衛的能力,投資LiTV。

但有趣的是,錢大衛說,自己會踏入媒體產業,其實在意料之外。

錢大衛很早就赴美發展。職涯初始,他就對未來的藍圖很清楚。「我一開始就布好了!」他說,自己雖然對IC設計有興趣,但是最初卻選擇在半導體公司擔任產品工程師。「產品工程師管所有的設計和生產流程,今天產品有問題,就要來分析。我沒有碰設計,也不做生產,但是我都看到了。這是什麼?這就是基礎。半導體行業的製造、流程、包裝,我都接觸到了。」

十個月後,他認為自己已經掌握到整體流程,於是便轉到IC設計。「後來我發現,IC真的很辛苦,毛利那麼低。我在美國幾萬人的大公司,待了五年,有四年在裁員。這種行業怎麼能待那麼久?我就跳!跳到做workstation(工作站)的公司,就是視算科技(SGI)。」

從這個時間點開始,錢大衛慢慢和影視產業越走越近。「那時候我接了一個部門。老闆跟我說:『大衛,東西給你選,你要做什麼?』我看其他都有人負責,所以我選了一個沒有人負責的,那個就叫做multimedia(多媒體)。」他笑:「所以我剛開始是不得已的。」

「那時我太相信美國經驗了。」LiTV創辦人錢大衛的創業反思
LiTV董事長錢大衛攝影/侯俊偉

把技術人和媒體人擺在一起,產品就會不一樣

接下多媒體部門,讓錢大衛的人生開啟了另一扇窗。1980年代起,好萊塢紛紛導入工作站以協助電影製作。「阿諾演的《魔鬼終結者》,第一集他騎著摩托車從空中跳下來,」錢大衛左手比劃著,「那個鏡頭實際上是吊鋼絲,這一幕拍完之後,就是拿我們SGI的工作站把鋼絲修掉。」到後來,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夢工廠也和視算科技合資成立Silicon Studio,共同打造特效電影。

這次合作,不只將視算科技正式帶入媒體產業,也讓錢大衛這個血統純正的技術人體驗到媒體的魅力。「每天只做技術、只做硬體,不好玩!」他輕敲了一下桌面。

1998年,錢大衛加入電視節目數位硬碟錄影機TiVo公司,負責產品和技術研發。後來推出的產品TiVo,可以讓使用者把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的節目錄下來,自行選擇收看時間,廣受美國消費者喜愛。「早年穿TiVo的制服去坐飛機,別人都很羨慕,因為大家都在用。」他笑著回憶。

「在TiVo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不能只做技術,也不能只有媒體,我們是把技術跟媒體合在一起。所以公司裡有媒體人也有技術人,然後這兩種人擺在一起,老實講水火不容,性格完全不同。但是透過管理,讓他們產生火花,產品就會不一樣。」他說,「SGI這樣做,TiVo這樣做,LiTV也是這樣做。」

把媒體人和技術人擺在一起,老實講水火不容,性格完全不同。但是透過管理,讓他們產生火花,產品就會不一樣。

從挫敗中學經驗:文化講求在地性

談起過去,錢大衛眼睛發亮、滔滔不絕。不過他也坦承,當初將TiVo引進台灣時,其實曾嘗過挫折滋味。

2005年,錢大衛從美國返台,擔任TiVo投資的替您錄公司(TGC)董事長,並負責TiVo在亞洲的業務拓展。不過由於當時太相信美國經驗,忽略在地化的重要,因此發展不順利。「我後來發現,本土化非常重要。」

「美國公司都是一樣的思維,Netflix也是這樣。」錢大衛認為,Netflix進來台灣,對OTT整體發展是好事一樁,因為Netflix國際聲量高,可以帶動消費者意識。不過,內容在地化不足的確是發展劣勢。而他自己,就是從TiVo的挫敗學會這一課。

「我在美國太久了,所以剛進來的時候覺得,美國的東西大家都會要、美國的作法一定是OK的,太簡單了嘛!沒有,localize很重要。」

他指出,TiVo在美國的作法是賣機器,而消費者每月要另外付10幾塊美元的服務費。剛回台灣時,他認為在台灣也可比照美國的商業模式,不過擔心原本價格太高,因此將服務費降為每月199台幣。

「我們想說,199應該還好嘛!星巴克一杯都要一百多塊。結果一賣以後發現,消費者對於那個一百多塊,再便宜都有issue。他們會想:『為什麼我每個月要付錢?』我們後來有調整,消費者只要買硬體,服務就包進去了,但是就太晚了。」他反省說:「這就是對台灣消費者的習慣沒有深入了解、深入配合,做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是最好的。」

有了上一段經驗,錢大衛在打造LiTV時特別小心,價格和內容都盡量貼近廣大消費者需求。「想看豬哥亮,就給你豬哥亮。想看電影,就有電影。想看劇,就有劇。所以我們東西越來越多。」

對台灣消費者的習慣沒有深入了解、深入配合,做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是最好的。

在各家業者紛紛進入後,台灣OTT市場看似熱鬧擁擠。不過,錢大衛認為,成長空間還很大。因為,即使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喧囂,OTT使用者依然以25到45歲網路族群為主,年紀較長的使用者還是沒建立起習慣。「像這種新的生活型態,通常需要好幾年才能轉變。比如說iPhone在2007年出來,真正熱了還是好幾年以後。」他氣定神閒說:「不過,OTT會很快!」

「那時我太相信美國經驗了。」LiTV創辦人錢大衛的創業反思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