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導因於科技的進步,和大眾對健康的觀念進步,加上健保的全面普及,台灣社會年齡層日漸老化,進入高齡化社會以後,老年人口未來將佔社會人口組成的一大部分。如果在這些人高齡以後,為他們提供完善的照護,將是台灣未來照護的發展重點。如今,「智慧照護」興起,但究竟什麼是智慧照護,它的發展方向又是什麼?

未來的智慧照護科技,著重的重點應該是在於「產品的設計」,而不是「科技的應用」。事實上,目前各國政府的科技技術早就已經成熟了,有關智慧照護的相關產品和服務,正在研發測試階段的很多,實際推出的產品像是穿戴式裝置這些物品市面上也都買得到,但為什麼一般社會大眾接受度都不高?

位於桃園市的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身兼 《Gerontechnology》( 老人科技 ) 國際期刊總編輯的徐業良教授,特別接受我們的採訪,為大家解釋目前智慧照護的發展出了什麼問題。

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徐主任在老人科技領域鑽研多年,時常在各大院校或企業進行演講

智慧照護的目標環境應該放在「家庭」,徐主任表示,「能夠推出深入家庭生活的產品將是智慧照護成功普及的重要因素。」試著回想一下,近期看到的許多「新產品」,廠商無不強調它有多少強大的功能、多功能合一,例如智慧手錶就是一個例子,它們的功能很多,可以接收發訊息,也能上網,甚至能監測心跳等等,但問題的重點都在於:「廠商們只是單純製造一個新產品」,用半強迫的方式,讓消費者必須重新接受、學習一個新產品的使用模式。「這對許多家庭來說是很困難的。」

徐主任說,應該換個角度想,「廠商們要利用的應該是家庭裡原本就有的事物,將它們變得更聰明。」舉個例子,像是中心成立的「世大智科」公司,就有推出它們自行設計的「智慧床墊」。床是一個任何一個人不需要人教他,他也知道床墊是用來睡覺的家具,而智慧床墊的好處在於,使用者並不需要做其他額外的「學習」,只要躺在床上,床墊本身就會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做改變,也會在後台自動記錄諸如呼吸、心跳等數據,假如床墊偵測到睡眠者的呼吸頻率不對,便會自動將床頭仰起,避免躺臥者出現呼吸不順、胸悶等情況,最後,再藉由物聯網和雲端功能,將這些歷史資料,傳輸數據給在遠端的家人或照護者。

有關智慧床墊的詳細功能可以在台北智慧城市展當中看到

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能夠走入家庭環境中,才是智慧照護成功的路徑,因此中心設計的「實驗室」,就是仿照家庭臥房的環境

根據徐主任多年來在老人科技這一塊的觀察和鑽研,智慧照護的發展方向應該著重在「樂趣」,而非「功能」( More fun is better than more functions. )。因此,中心自己成立的「世大智科」公司便將未來產品的重點放在「玩具」上。在玩這些玩具的過程中,長者們會忘了自己本身的問題,沉溺在遊戲過程中,而其他從旁照護的照護者、家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樂趣。彼此互相鼓勵,這樣的過程,將可以觸發照護者和被照護者主動投入這項「事實上是復健行為」的遊戲,並且樂在其中。

下圖就是中心自行設計,為失智老人設計的「改良版四色繩梯」。四色繩梯原本是日本為失智老人復健用,所設計的遊戲。經過中心的改良以後,便和中心原本設計的巧拼作搭配,巧拼上附有壓力偵測,目前雖仍處與發展階段,但未來預計將可讓失智老人於上行走時,能根據老人的位置作出不同的聲光效果,讓整個過程更加有趣。

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來自日本專為失智老人設計的「四色繩梯」繩梯遊戲

徐主任表示,動機和需求是兩相不同的問題,這其實也可以套用在目前智慧照護的發展上,消費者其實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智慧照護的產品」,像是穿戴式裝置等產品,市面上琳瑯滿目,各家廠商都在推出自己的智慧手錶,可是真正普及的又有多少?目前來說,這些產品的主打都是「為了追求更健康的人生」,但健康是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可是每個人追求健康的「動機」卻很薄弱。再加上目前的智慧手錶都把介面作的太像「智慧手機的延伸」,再加上手錶的螢幕偏小,因此,大眾普遍還是會傾向使用智慧手機。

國內「智慧照護」喊了這麼久真的有產品普及嗎?或許是產品設計的方向錯了

主任也舉例說明,大家都知道減肥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能夠成功瘦身的人卻不多。原因是什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吃東西」提供的「樂趣」大於對減肥的需求和動機。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市面上的智慧照護產品,各個都沒辦法大眾化,因為它們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樂趣給大眾。

但這樣的結果對於「智慧照護」這一塊市場來說有好有壞,這代表市場上還有「鴻溝」( gap ),每個生產者目前為止都還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導致他們像無頭蒼蠅一樣,什麼樣的產品爆紅就瘋狂推出類似產品( 市場上到處都有智慧照護產品的原因 )。但一體兩面,這同時也代表,人人都有機會,每個生產者、甚至每個人都有可能有機會因為一個突然的想法,找到了對的路,發展出正確的產品。智慧照護的最終極目標是「進入家庭」,身為機械工程學系教授的徐主任也強調,如何「設計」出家庭所需的產品,而不是炫耀新科技;如何提供更多樂趣( fun ),而不是更多功能( function ),將是智慧照護產品未來能否發亮的關鍵議題。

JC
作者

對不起,我忘了寫自我介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