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市售主流的筆電大都換上了 Intel 第二代 Core 處理器,從13吋到17吋,一應俱全,效能較過去提升自然是一定的道理,且再強調了更輕薄與更節能的特性,並突破過去內建顯示晶片較不夠力的效能侷限。

隨著Intel第二代Core處理器推出至今,也有近半年的時間,走過了6系列晶片組瑕疵事件,目前市售的主流筆電裡,除了少數採用第一代Core處理器的庫存產品,以及部分採用AMD處理器的產品外,幾乎都已經全面升級第二代Core處理器,不管是強調行動性的13吋、普羅大眾接受度較高的14吋、取代桌機的17吋等等,都已全面升級。

而採用32奈米製程的Intel第二代Core處理器,也就是常聽到的Sandy Bridge,如果對這名字很陌生也沒關係,畢竟太多的開發代號,不是一般消費者會注意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記得Intel第二代Core處理器即可,並記下新的標章貼紙,以利於辨識筆電搭載的處理器等級。

第二代Core處理器貼紙

從今年一月推出Intel第二代Core處理器後,筆電上用來辨識處理器的貼紙也變了,不過分類及定位倒是沒有變,Core i3代表著入門;Core i5則是進階的選擇;Core i7則是代表高階機種。

Core i3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一般入門使用可選擇採用
Core i3處理器的機型,
售價也較便宜。
Core i5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介於Core i7及Core i3間的
主流等級,市售機種最多。
Core i7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強調高效能的高階機種
大都會搭載Core i7處理器,
售價較高。

Core i3、i5、i7

Intel給筆電使用的第二代行動版Core處理器同樣也分為三大類,簡單來說,定位與過去一樣,Core i3是鎖定於入門級使用;Core i5為主流的規格;Core i7則是強調高效能的表現。

不過,型號命名原則與過去稍有不同,之前在同系列的產品線裡,行動版本的細部型號一定會比桌上型的數字來得小,但這次型號編排幾乎與桌上型的完全重疊,這樣的命名原則難免容易造成混淆,因為就時脈、功耗、核心數目以及實際效能而言,同型號的行動版處理器一定不可能與桌機相同等級,因此挑選時得稍加留意,千萬不要與桌機使用的處理器相互混淆了。

以Intel釋出的行動版處理器來看,標準電壓有10款,其中i7-2920XM的時脈透過Turbo Boost技術能超頻到3.5GHz,大部分處理器也都能提升3.2GHz。但是i3版本還是一樣沒有自動超頻的功能,而核心數大部分都是雙核心,高階i7部分有4核心。

搭載Hyper-Threading

Intel利用超執行緒技術(Hyper-Threading),讓每個處理器核心同時處理兩項作業來提高多工效率,如今第二代Core i7、i5、i3處理器也全面支援。在考量到節能及體積的因素下,全部的處理器都會啟用Hyper-Threading技術,包括最低階的Core i3在內。運用Hyper-Threading技術,可將實體處理器數,模擬為雙倍,讓雙核心變四核心,四核心變八核心,而真正有四個實體核心的處理器,在型號裡會多1個「Q」,例如2820QM、2720QM。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 即使是最低階的Core i3-2310M處理器,透過Hyper-Threading技術也能模擬為四核心運算。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 處理器型號上有「Q」,則是真正四個實體核心的處理器,再透過Hyper-Threading技術,模擬為八核心運算。

眼花撩亂的處理器編號怎麼看?

由於Intel改變以往型號命名規則,而且以往超低電壓(ULV)、低電壓(LV)處理器編號會出現「LM」、「UM」字樣也取消,相信消費者面對這系列的第2代Core處理器行動版很容易產生混淆,我們提供以下幾項小技巧來幫助釐清,更詳細規格差異則參考內文中整理的處理器表格。

  1. 第2代行動版Core處理器的編號中,是四個數字組合,而且最前面部分皆為2。
  2. 處理器編號有倒數第二字母為Q,代表搭載四顆處理核心,例如i7-2630QM。
  3. 處理器編號有倒數第二字母為X,代表是極致版四核心處理器,目前也只有i7- 2920XM。
  4. 處理器編號最後面的字母為E,屬於嵌入式平台使用,例如i7-2715QE。
  5. 處理器編號最後面的數字為7,代表低電壓版本,例如i7-2657M;如果是像i7- 2649M出現9則為超低電壓處理器。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點選表格可看大圖)

第二代Turbo Boost

上一代行動版本的Core i7、i5處理器引入Turbo Boost動態超頻技術,完全交由處理器根據運算需求,自動即時動態提高每個處理核心的速度,使得運算效能加快,也就是普遍會稱的自動超頻。而隨著第二代Core處理器的推出,Turbo Boost也進入了第二代,而新一代Core i7、i5也導入Turbo Boost 2.0技術,除了讓處理器自動超頻外,內建的HD Graphics 3000顯示晶片時脈也能夠即時動態提高。

舉例來說,目前較多第二代i7筆記型電腦採用i7-2630QM處理器,透過Turbo Boost 2.0技術加持下,處理器速度能夠來到2.9GHz,GPU時脈由650MHz增加至1.1GHz,整個過程不需要使用者進行其他的設定。

內顯效能大幅提升

採用32nm製程的Sandy Bridge處理器,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把處理器跟顯示晶片做在同一個晶片上,所以每一款都會直接內建Intel HD Graphics 3000。這種架構不僅讓平台的體積變小,更可以進一步減少能源消耗,因此也訴求提升續航力表現。

此外,顯示晶片的效能也比上一代還要好,等級略高於低階獨立顯示晶片,且不但支援HD播放,3D也都有支援,如果不玩遊戲,確實沒有挑選獨顯機種的必要。當然,如果有玩遊戲的需求,在挑選筆電時,還是建議選擇有搭載中高階獨立顯示晶片的機種,才能應付遊戲的效能需求。

延伸閱讀:

Core i3、i5、i7 筆電挑選重點:19款筆電建議名單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完全看懂 Core i3、i5、i7 筆電處理器規格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 粉絲團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Charlie Chou
1.  Charlie Chou (發表於 2011年7月28日 12:33)
第一代Core i系列處理器的Turbo Boost在筆電平台上也會自動增加內建的GMA HD的時脈才對吧?
neco
2.  neco (發表於 2011年7月28日 14:35)
※ 引述《Charlie20083》的留言:
> 第一代Core i系列處理器的Turbo Boost在筆電平台上也會自動增加內建的GMA HD的時脈才對吧?

是會~~但是GPU與CPU的超頻幅度是分離的
第二代的差別是GPU與CPU可以互通
0b3bb4f76bb38886aadaa8e0afe25fa4?size=48&default=wavatar
3.  記憶體支援 (發表於 2011年7月28日 17:56)
"最大記憶體容量" 都是8G...這是否正確啊?...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