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book 值得買嗎?效能、使用體驗、價格完整分析

ADVERTISEMENT

睡眠回覆不用2秒

光有效能保證還不夠,Intel針對使用者體驗,推出自有技術功能增加賣相。Ultrabook都會配置快速啟動(Intel Rapid Start)技術功能,標榜7秒內可以喚醒最深度休眠模式中的電腦,回覆到先前暫停的作業狀態。這功能分為一般睡眠(Sleep)和深層睡眠(Deep Sleep)這2種模式,從一般睡眠狀態下,回覆到先前工作狀態只要2秒,至於深層睡眠則是能在7 秒鐘以內達成。

其原理和Windows 7睡眠功能雷同,只不過資料暫存在快閃記憶體而非主記憶體。因此配備傳統硬碟的Ultrabook機種,都會另外配置一個小容量固態硬碟,用以儲存系統睡眠資料。就筆者試驗感想,配備固態硬碟與Windows 7系統的標準電壓筆電,也能有這樣快速的回覆速度。所以解決因電力耗盡所致的暫存資料流失風險,以及其他功能才是重點。

Ultrabook 值得買嗎?效能、使用體驗、價格完整分析

▲Acer以Deep Sleep軟體取代Windows 7休眠功能,使用者可以自訂筆電從睡眠模式,強制進入深層睡眠模式的時間點,能延長筆電待機天數。

操作體驗全面強化

在快速啟動功能基礎下,Intel宣稱電腦處於睡眠狀態時,電池續航力可長達10天以上。這除了是Core i處理器結構設計帶來的省電特性,也和Windows 7作業系統設計、Intel最佳化設定等因素相關。和MacBook Air長達30天的待機能力相較下,Ultrabook還得加強軟硬體整合,未來才能達到同樣表現。

最後一項特點,Smart Connect技術標榜筆電在休眠模式(Hibernate)下,也能讓先前使用的瀏覽器、電子郵件軟體,每隔一段時間自動擷取更新資料。打開筆電回覆狀態,不僅能夠看到最新的資料,重新連結網路的時間大幅縮短到3秒鐘內。對比一般筆電回覆先前作業狀態,無線網路重新連線通常得等待10秒左右。這些環節相扣,創造出隨手打開螢幕,就能立即使用的操作體驗。

Ultrabook 值得買嗎?效能、使用體驗、價格完整分析

▲在Ultrabook各項節能基礎下,Asus提供PowerWiz電力監控軟體,用以顯示剩餘電量、待機時間、電池充電時間,以及各種應用情境預估續航力等資訊。

內部配置力求精簡

Ultrabook力求輕量薄型化,除了內部零件配置緊密外,規格也得隨之改變。相對的,消費者也不大容易自行拆機升級、換裝部分配備,底蓋會以一體化設計為主,增加外觀美感。像是記憶體,部分容量會焊在電路板上,只留1組插槽供彈性配置容量。其次是不會配置多餘的PCI-E Mini Card插槽,限制了擴充功能的可能性。

影響最深的是儲存裝置部分,採用標準2.5吋裝置的機種,還得搭配7mm高度的硬碟或固態硬碟,才能達到機身薄型化目的。至於性能導向機種,則是改採用mSATA介面配置固態硬碟,想在零售通路購買零件來改裝的難度就更高了。

Ultrabook 值得買嗎?效能、使用體驗、價格完整分析

▲Ultrabook精簡的內部。

<後面還有:Ultrabook 市場狀況與評測>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E7c369bd0b1ca854c39a79cefc738b54?size=48&default=wavatar
1.  pop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1:06)
它是intel 它說的算 也就是流不流行ultrabook
是由intel決定 不是終端使用者
neco
2.  neco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1:09)
※ 引述《pop》的留言:
> 它是intel 它說的算 也就是流不流行ultrabook
> 是由intel決定 不是終端使用者

應該說規格是由INTEL制定
買不買帳就看由消費者決定了
小烏賊
3.  小烏賊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1:42)
說真的~我還是寧願買功能較齊的傳統筆電,必竟功能取向不同,可憐的上班族嗎?呵呵~
Ed6adbd809263027776c7ce261c7587d?size=48&default=wavatar
4.  RB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2:33)
我仍然不懂CULV怎麼失敗了的...
因為我覺得ATOM的效能已經足夠,我用的筆電甚至比ATOM還慢(真是不可思議!),即使如此他能然能為我好好工作
Eb1bdeabe4cca4bf646c92a79117b43f?size=48&default=wavatar
5.  路人甲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3:45)
唉 就是有人硬是要把筆電當作桌電用
桌電就是桌電
筆電就是筆電
兩者天差地遠 不能互相取代(平板例外)
知道上述觀念 受用無窮<( ̄︶ ̄)>
Sunny
6.  Sunny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3:52)
整篇看下來能跟MBA一戰的大概就投鬚爸 & A速死
其他廠商根本就砲灰吧
Fox Chang
2人給推

7.  Fox Cha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4:55)
這種價格跟配備很難讓微軟用家下手...
反觀如果這樣的價格在蘋果系列上...蘋果玩家我敢說照買不誤...
26c6a559bfe887a2774173a7d196793a?size=48&default=wavatar
8.  凱子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5:29)
culv失敗
就在 cpu效能不夠好
加上 獨顯也不夠力 價格又高

ultrabook
根本 是要走同樣的失敗
air 出了那麼久才推出
價格沒有便宜 性能也沒有獨顯
這怎吸引 買了2 3萬有獨顯筆電的人 再靠過去呢
而且 經濟前景不明....這種高價位定價
害...失敗阿
726d69dbc22cd9731440f35d4499e366?size=48&default=wavatar
9.  QMO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5:43)
UB:快速啟動功能(賣點)、內顯、輕薄
一般NB:可有獨顯
相同CPU之下的價差都跑到SSD上面了吧 不是要酸什麼
只是傾向等到ivy bridge再買 現在價錢都還不漂亮
神風
10.  神風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5:50)
只是我比較期待APU的超薄型筆電(只是好像沒有人做)囧rz
因為她的CPU速度夠且內顯也有一定的效能 (≧▽≦)
價格還可以 ( 希望能再便宜點 ) (≧▽≦)
只是我目前找不到只搭配APU不再額外搭獨顯得筆電ㄟ
因為多搭一個獨顯就會貴上一些 〒ˍ〒
而且就比較難做成輕薄型 (⊙ˍ⊙)
而目前E-350的筆電感覺還是有弱
不太有意願的說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 <( ̄︶ ̄)>
有不對請見諒 (≧▽≦)
4770d62162cd321ac69d64e7315ccb41?size=48&default=wavatar
11.  sdyy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6:44)
E-350比當年CULV的su2300還弱
根本沒辦法跟現在的i系列相比
bisheng
12.  bishe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7:46)
※ 引述《小烏賊》的留言:
> 說真的~我還是寧願買功能較齊的傳統筆電,必竟功能取向不同,可憐的上班族嗎?呵呵~

Intel現在切出的常規筆電、Ultrabook、Netbook三條線
定義較以往明確,使用者自然能依需求來選擇。

玩家、玩遊戲、大量密集運算、高負載工作量、取代桌機等用途選常規筆電:螢幕尺寸最大至17.x"、可配備ExpressCard與MiniPCI Express插槽提供擴充能力、較多記憶體和硬碟裝置插槽、外加高性能獨顯、多顆喇叭裝置、內建燒錄器、......,任何能想到的東西都能塞進去。
但相對的,由於裝置多且使用常規筆電,雖然效能好且功能完整,電池續航力必然短了許多,而且又肥又重不容易攜帶,比較適合少量移動(例如只有上下班背走)、定點使用。

一般電腦使用者、出門專用的次要筆電、等情境選Ultrabook:前述常規筆電擁有的特色幾乎被取捨掉,以追求極致輕薄和長效電池續航力,更由於使用低電壓處理器,自然不是用來拼效能的產品。
好處是可以隨時背著走,並利用快速回復等特點功能,在行車間之類空檔,隨手開啟筆電只要等幾秒鐘就能使用,具有相當的實用便利性。

以上除外的低量使用情境,自然是選Netbook:平板電腦替代、小朋友學習使用、隨身攜帶的資料查詢機(第二部筆電這類應用)、.......,重量與攜帶便利性還是有一定優勢。

bisheng
13.  bishe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7:50)
※ 引述《RB》的留言:
> 我仍然不懂CULV怎麼失敗了的...
> 因為我覺得ATOM的效能已經足夠,我用的筆電甚至比ATOM還慢(真是不可思議!),即使如此他能然能為我好好工作

CULV並非不好,只是定義與產品規格讓人傻傻分不清。

如路人甲和筆者上一篇回覆,個人認為其實很簡單,CULV
並非拼效能的產品,但廠商配備規格卻開的跟常規筆電一
樣,一般使用者誤入叢林後,難免會嫌棄速度怎麼那樣慢,
因而種下敗因。

bisheng
14.  bishe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17:53)
※ 引述《Fox Chang》的留言:
> 這種價格跟配備很難讓微軟用家下手...
> 反觀如果這樣的價格在蘋果系列上...蘋果玩家我敢說照買不誤...

製造業觀察家、分析師、......什麼的指出,得等到明年3Q之後,Wintel陣營製造成本壓下來,才能和Apple進行價格PK。
Taco Tang
15.  Taco Ta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22:09)
恩...看來新的這一波還是不行啊
要買的還是會買Air吧
畢竟比其他廠商成熟太多
重點是系統是OSX啊~
神風
17.  神風 (發表於 2011年11月11日 22:14)
※ 引述《sdyy》的留言:
> E-350比當年CULV的su2300還弱
> 根本沒辦法跟現在的i系列相比

不好意思 (≧▽≦)
以當時來說搭載SU2300的筆電應該不太便宜吧(歷史久遠有點忘記)
價位就不太一樣的說 〒ˍ〒
而且內顯應該好像是E-350比較好的樣子的說 (≧▽≦)
只是個人感覺
目前我用ATOM N270都覺得一般文書處理都沒問題(現在還在用)
只是不能看高畫質影片與玩小遊戲
覺得遺憾
所以我認為現在覺得GPU會重要一點點地說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 <( ̄︶ ̄)>
有不對請見諒 (≧▽≦)
6fdaefa5997a2e8ece3a27ed753c3200?size=48&default=wavatar
18.  小明 (發表於 2011年11月12日 00:51)
1.例如dm1或X370,這些也是採用APU的接近輕薄級筆電。

2.現在連筆電都走向17吋,螢幕及解析度都接近桌上型電腦等級。桌上型電腦具備高擴充能力,這點沒話說:但大尺寸筆電與主機與螢幕合一的AIO而言,唯一的差距只剩下電池。

如果要說平板還是筆電哪一種實用?我仍然會說:考慮筆電就是了。平板只適合當作隨時上網閱讀與輕量級娛樂,但要做編輯、上網以及多工作業等基本需求,不應屈就一台小螢幕的裝置,拿一台大尺寸螢幕筆電,豈不是更有效率?

回歸原題:如果是我,寧願選擇桌上型電腦或者正規筆電,搭配智慧型手機就夠了。問題不在於推出平板或者UB,而是軟硬體整合:這是Apple的優勢。

bisheng
19.  bisheng (發表於 2011年11月13日 00:31)
※ 引述《小明》的留言:

短期來看,行動裝置市場會這樣區隔:

常規筆電、Ultrabook/MBA類型筆電、Netbook(雖然來日
可能不長了......)、平板、智慧型手機。

聰明玩家,當然是會依需求去選擇其中一兩項使用,不至於
被廠商、莫名的潮流什麼的牽著走。
4115bc62d2456c2720d2b7fc9b7dd690?size=48&default=wavatar
20.  黯風 (發表於 2011年11月13日 17:10)
我年初買了一台UL80vt的CULV NB
用途是平時工作時趴趴走面對客戶作簡報和show文件
不想帶變壓器增加重量, 因此續航力對我而言很重要
這台到目前為止實際使用都有在6小時的續航

假日時拿它玩GAME
因為它有獨顯(雖然很低階,但也比目前Ultrabook的內顯好一點點)
只要特效調低一點,不少的遊戲就可以玩的很順.
(可能也是我玩GAME比較重劇情和娛樂性,畫面其次...)
的確把CULV拿來當一般NB甚至是桌機來猛操的話,效能真的很低落,
不過我了解CULV的短處和長處,所以不會這麼做.
它的效能對我這類重續航又非重玩家而言夠用了.

CULV剛出價格的確是不便宜,
這點也是我當時很不滿意的一點.
CULV, ultrabook就是要和一般NB有段價差才有賣點.
幸好我年初買時加到4G已降到21k左右.

現在若想換續航有6 HR的新機
Ultrabook雖然是一個選項
但螢幕太小(對我而言14吋已是極限,13.3又16:9的面積對我而言真的很小)
有的擴充port不完整 價錢不太可能降到21k...
大概能選acer 4830TG & Asus u系列 & T牌R840之類的
但是續航能到6 HR的機率可低不少...

像我這類想要高續航 螢幕14吋的怪咖
能滿足我到目前為止似乎也只有CULV可以.
CULV對我而言一點也不失敗!
Ultrabook的話,先降價再說吧...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