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ADVERTISEMENT

DLC 是 Downloadable Content 的簡稱,通常翻譯為追加下載內容,指的是透過付費或是免費的方式,下載括充遊戲的追加內容,比方說新的地圖、任務,或是新武器、角色等等,乍看之下好像可以使遊戲內容更豐富,但是實際上,卻可能是玩家無盡的惡夢。

哈哈哈,大家快來下載啊

SC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新力電腦娛樂)旗下Worldwide Studios工作室的總裁吉田修平先生,於上週在Twitter上發表了1則更新,激發小編撰寫這篇文章的動力。

以下為原文:

Gravity Daze, 墨鬼(すみおに)、ラグナロク、モンスターレーダー、みんGOL6等、DLCやパッチなどでコンテンツや機能が増えたり改善したりするのは買ったソフトが長く楽しめて良いネ。 DazeのDLCは来週もさ来週も配信されます。

內容大意是說,重力異想世界、墨鬼、仙境傳說、怪物雷達、全民高爾夫6等遊戲,將透過DLC或更新,來增加、改善內容要素以及遊戲機能,進而增加遊戲的趣味。

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Twitter原文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DLC,看到的都是$$$,不可諱言的,廠商之所以推出商業遊戲,其目地就是為了賺錢,如果在合理的價格範圍內(甚至是免費),透過下載的方式,來增加遊戲的內容,大部份玩家應該可以接受。

但是當廠商吃相實在太過難看時,勢必會引起玩家的不滿,小編先舉2個例子給讀者參考,巧合的是,這2個例子都和Sony推出的PS Vita有關。

實感賽車:花錢買試玩版

Namco公司在PS Vita推出的實感賽車,是款另小邊瞠目結舌的遊戲,遊戲只有3條賽道。沒錯,整個賽車遊戲只有3條賽道,比2條多1條,如果不計算讀取時間的話,大概10分鐘就可以跑完這3條賽道。

至於車輛方面,廠商可是非常禮遇玩家,大手筆準備了5款不同的車輛呢!配合實感賽車傳統的正走與逆走賽道(順時針或逆時針繞賽道),東湊西湊頂多可以組合出3 x 2 x 5 = 30,總共30種不同的變化,整個遊戲玩30次、不用2個小時,就可以把所有的內容跑過一遍,這麼甘心的遊戲要賣多少錢,不貴啦,1290元而已(日本定價為3980日元)。

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實感賽車是與PS Vita一同發售的首波遊戲,小編原本對它也充滿了期待。

廠商當然不是真的打算推出1款只有3條賽道的遊戲,其背後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賣DLC,每台賽車賣250日元,每條賽道400日元,另外還有音樂和虛擬人偶可以購買,價格各為100日元及200日元。

這些DLC看起來價格沒有很高,但是照官方網站公布的DLC推出時間表來看,目前有規劃的DLC共有8台車輛、6條賽道,以及多組音樂、虛擬人偶,如果沒有在限定期間購賣到優惠組合的話,總共需要花費5400日元,已經超出遊戲本體的價格了。

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想要玩新賽道嗎?付錢就對了。

除了上述「正規」的車輛與音樂外,實感賽車的DLC也納入自家公司製作的熱門遊戲「偶像大師」的內容,包括多達13台,每台價格為500日元的角色塗裝車輛,以及4首150元的音樂,加總的金額高達7100日元,價格高的嚇人,就算是以優惠價格購入,也需要花費3580日元。

DLC 是遊戲良方?看穿遊戲廠商銷售技倆

▲你是偶像大師的粉絲嗎?等著被削錢吧!

在小編的眼中看來,這款遊戲的DLC根本不是可以「讓遊戲內容更加豐富」的魔法,而是「把遊戲拆成好幾塊來賣」的騙術,重點在於遊戲本體的內容實在太過貧乏。首先需要花完整版遊戲的錢,買到1片只有3條賽道的試玩版,然後再不斷花錢購買DLC,來讓遊戲變成完整版,這樣的DLC策略真是讓人不敢領教。

不過話說回來,這實感賽車的DLC至少還是用「追加」的方式推出,那如果把附加的內容先放在光碟裡,再以DLC的方式販售呢?我們來看看快打旋風 X 鐵拳的案例吧。

(後面還有更多DLC案例)

延伸閱讀:

漫談遊戲的數位下載:新消費方式的發展、優勢與問題

這款遊戲!管你什麼勇者,還不是要老娘「踢」你一把

2011年糟糕遊戲回顧,小心地雷!免得傷錢傷身又傷心

遊戲明星齊聚一堂,共同闖蕩瑪利兄弟世界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1010e49b0c6f10e32c6d5980a8ce866d?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4.  路人甲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3:37)
沒什麼,這只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41ae1afc35c3e6d5a849e6ba7b6a4545?size=48&default=wavatar
2人給推

5.  whw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3:43)
這篇報導根本不夠詳細,還有許多DLC更兇的遊戲沒講,作者是想讓我們另外DLC方式購買對吧?
13ef58f9480fe4ab4bfdf7d5109da21e?size=48&default=wavatar
6.  Jacob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5:17)
快打 x 鐵拳的隱藏人物可以用某些條件呼叫出來 or 用 DLC 加快到手的話
我倒可以理解
不過""只能""付費解開,不妥!!!
國寶大師 李文恩
1人給推

10.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8:03)
※ 引述《whw》的留言:
> 這篇報導根本不夠詳細,還有許多DLC更兇的遊戲沒講,作者是想讓我們另外DLC方式購買對吧?

請匯款到這邊~~我會把剩下的文章寄給你~~~

不是啦!!
我只是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重點是這2款遊戲的吃相太過難看,所以被當做案例宣導
Fef7bd827ec57c4b547654f7b3985d78?size=48&default=wavatar
11.  0.0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8:30)
如果要說EA的邪惡DLC遊戲一定是:模擬市民系列一代就不知道出多少個了。

現在越來越少廠商做出好玩+少DLC的遊戲了。(Valve肯定不再裡面
Shinwill
12.  Shinwill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18:38)
以前我玩的遊戲還有免費 DLC,真是佛心來著 <( ̄︶ ̄)>
( 例如進化世代 2:全面解放 )

以我自己來講的話,如果碰到可能以後會有付費 DLC 的遊戲
我大概會先看看網路上的文章,看遊戲原始內容豐富度如何
( 當然有時可能避不開地雷 .... )
如果已經夠豐富了,那遊戲可以入手沒關係
但以後出的任何 DLC 就算了,當作沒這回事
而如果本來遊戲就內容空洞,那連遊戲本身都不考慮入手 ......

總之,DLC 要我掏錢,大概等下輩子吧 ╮(╯_╰)╭
MIYAN
13.  MIYAN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23:08)
反正實感賽車
給我的感覺跟回憶只到4代 5代開始只是別款遊戲╮(╯_╰)╭

DLC原本是廠商為了延續遊戲的壽命或者是除BUG
現在變成是另類試玩
感覺就像王道復古說的 進來電影院免費但是出去要收費..囧rz
難怪越來越多廠商要支持遊戲機 因為DLC好賺....
6fa57ce3ac80143fc8e1854a15ccc78c?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14.  Blade556 (發表於 2012年4月02日 23:16)
我覺得DLC應該是建立在遊戲有足夠的完整性下,讓玩家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把遊戲拆開來賣。像上面舉的快打旋風例子,如果人物全出完,賣點人物造型這我就還能接受。
933210752880ce75b771f2f6cd774380?size=48&default=wavatar
15.  Ivan (發表於 2012年4月03日 11:52)
> 請匯款到這邊~~我會把剩下的文章寄給你~~~

按[讚]
SoIN
17.  SoIN (發表於 2012年4月03日 18:56)
DLC拆成多塊來賣又如何?
作為商業來說,只不過是把以前的吃到飽制度改成單餐付費制度而已
那麼你會去一家餐聽抱怨,說這家餐廰的餐點怎麼點一樣送一樣的,就不能花個500元讓我隨便點嗎?

所以我倒覺得在放狗屁的反倒只是小編你吧
這只是消費習慣的不同而已,照你這麼說,從以前就開始有的資料片形態、及現在一堆網路遊戲的追加版本,都是用這種情況產生的,於是小編你是不是也要找一天來大罵一場?

就你提的第一個案例來說,主程式就是遊樂園的入場費,你要玩額外的內容,當然就有可能會要你付費,而你若覺得光三條賽道與五台車你也不滿,那大可從一開始就不要買…

消費者是會有消費者的想法,但作為開發商,考量是如何能最穩定的發揮出這個作品的最大利潤,你若總是認為廠商是在放狗屁,那一直跟在後面聞屁的小編又你算什麼呢?

”使用者付費”,這一詞真的有那麼困難?╮(╯_╰)╭
BFB
19.  BFB (發表於 2012年4月03日 21:09)
怎麼沒人提到最新的忍龍3
武器除龍劍外其它全數DLC
只能說製作人有膽量
當然發售後銷量也很....
carlcarl
20.  carlcarl (發表於 2012年4月04日 03:09)
很多軟體也都是這樣賣的吧
還分啥一般版、進階板、旗艦版
很多功能也是做好塞在裏面 你要有license才能開
我覺得沒啥好意外的,技術也是要錢的

主要還是看價錢合不合理吧
反正不合理的話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