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手勢操控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優良的手勢操控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本文作者 Rani Molla,原載於Bloomberg Businessweek。智慧型手機成為主流後,手勢操作,也成為人和智慧型手機互動的操作方式。手勢—滾動、滑動、點擊、捏掐及撥動—正在成為手機交互的主流方式,且語音和面部表情控制也隨之興起。

優良的手勢操控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為了更好地突出螢幕內容,全世界的智慧型手機螢幕都在走簡潔的設計路線。不管是實體還是虛擬按鍵都不再受人重視,混亂的螢幕正在被拋棄。也就是說,手勢—滾動、滑動、點擊、捏掐及撥動—正在成為手機交互的主流方式,且語音和面部表情控制也隨之興起。

手勢的類別在不斷增多,但許多手勢的使用機率都不大,看看這個智慧型手機操控手勢的集合(點擊可以看完整PDF),裡面的手勢多到讓一般人大跌眼鏡。

優良的手勢操控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著名認知科學家 Don Norman(《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一書的作者)很可能這樣說,如果人們不太使用智慧型手機提供的手勢,而智慧型手機又是給人用的——我們就應當認為手機的設計有缺陷了。(因為對於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缺陷,我們實在無能為力)。
那麼,怎樣的手勢才能在眾多手勢中脫穎而出,在時間中沉澱下來,同時又能為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用戶所接受呢?如果想讓設計出的手勢跟「下拉刷新、掐捏縮放」一樣普及,UX(用戶體驗)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必須考慮到包括人性的弱點在內的諸多因素。

設計螢幕觸控手勢

手機有一系列感測器來實現多種輸入行為:觸控感測器,光學感測器,加速感測器,圖像感測器。對觸控手勢而言,手機透過識別出用戶手的位置、運動軌跡、速度、角度來決定執行何種操作。由於人並非像手機一樣適用標準化操作,這些手勢不必一致但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標準。
為引導人們使用手機,設計師們會借助相關的視覺、聲音及觸覺提示。比如,螢幕一角處往往會有訊號提示用戶他們須執行某一動作方能獲得進一步資訊。手機給出的正面和負面回饋——嗡嗡聲、載入符號及運行狀態都會影響到使用者體驗。

Cookie Jar UX 聯合創始人、資深 UX 研究者 Yaro Brock 表示,手機本來應該依靠提示來一步步引導人們使用手勢。但問題在於人類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學得很慢,我們就會快速關掉煩人的提示,學習也就不了了之了。

手勢提示的設計方式取決於 UX 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對用戶的瞭解程度。他們往往會針對一般人進行測試,並在此基礎上對不合理的手勢進行修正,使之更符合一般用戶習慣。

實際上,我們往往處於兩隻手不夠用的狀態,手機也只好單手操作了。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戶能夠使用的手勢類別。我們學習手勢的耐心的確很有限。T-Mobile 高級 UX 經理人 David Winkler 說:「如果用戶感到難度太大或者屢次失敗,人們就會放棄。」

好用的手勢是怎樣的?

最好的手勢一來簡單,二來支援單手操作,它們該如 Loren Brichter 所開發並獲得專利的「下拉刷新」一樣受歡迎。或者像 Flipboard 的翻頁動作一樣自然簡單。以下是好手勢該有的一些特徵。

  • 簡單易用。不僅動作簡單,還要能在擁擠的捷運上單手操作。
  • 容易記憶。其一手勢要好記,其二要讓人願意記住。
  • 自然。也就是說,該手勢一方面要遵循人的自然習慣和意識,另一方面要契合手勢即將產生的操作。
  • 實用。手勢要讓用戶感到舒服,少有用戶願意點兩次才看到想看的東西,讓會讓他們感到麻煩。
  • 愉悅的體驗。Winkler 認為好的手勢會有神奇的感覺。UX 總是個未知數,而且難於言傳。但這恰是我們認識、享受科技的一種表現。Brock 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的時代,某種程度上,它們構成我們生活的意義。像一雙鞋子或牛仔褲,雖破舊,但讓人感到舒服。」

未來的手勢

將來會產生更多的手勢,但大多都會被人們遺棄。人們能夠記得或者願意記者的手勢終究是有限的。長遠來看,手勢會逐步與感應器、位置傳達的資訊及其它個人資訊整合在一起。
Galaxy S4 就採用了眼球追蹤技術——當目光移至頁面底部時,頁面就會隨之滾動,Moto X則是隨時聽令,隨時啟動。Google Now 應用可據你的位置資訊和個人安排變化給使用者發出卡片式的提示。Flutter之類則透過面部表情和無觸控手勢控制手機,但在公眾場合不太方便使用此類大幅度的手勢。

這些也許不能被稱作手勢,但這是應用戶需求所產生的——誰讓手勢本身不夠完美呢。Winkler 說:「以後,手勢會越來越能理解和迎合用戶特定場景下的需求,會變得更加智能。」換言之,這意味著我們只需記住極少的手勢,變得笨一點也無妨了。(businessweek.com)

優良的手勢操控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