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角度看音響5:真空管、電晶體實作差異性,電壓、電流、電阻關係式

ADVERTISEMENT

電晶體與真空管配置不同

反觀電晶體,如果接成像真空管單端系統一樣,那麼問題就會有點大。首先,系統必需要有電壓,電晶體又沒有人在裝輸出變壓器,所以若是我們想做一台一樣約20W的系統,電壓就必需最少在12~15V之間。我們回頭看圖,Nelson Pass先生認為這顆電晶體聲音最好的區塊在Vg=-1V左右,我們看清楚來,Vg的變化只有0.5V就會讓電晶體的IDA變化從5A跳到20A,若是我們縮減Vg變化量,把輸入電壓先減小到0.1V左右,再接上電源,VDS=12V自然當場爆表。照筆者的經驗,電源一接上就會爆出一陣青煙,然後就再起不能,因為晶片燒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Vg=-1V的時候,光是在VDS=4V的情況下,電晶體就會通過5A的電流,而電流的變化在Vg=-0.9V時僅僅為6A,也就是電晶體放過的電流比可用的電流變化區間還大得多。想想此時系統通上的電壓可是有12V,電晶體可能會放超過20A的電流通過,電晶體的功率可能會超過150W。這造成了一個大問題,我們要使用電晶體時,必然要加限制電流的電阻,但這個電阻又會吃掉不少電壓,造成輸出端無法有足夠的電壓變化,必需要用其它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科學角度看音響5:真空管、電晶體實作差異性,電壓、電流、電阻關係式

▲圖C

A類單端真空管設計範例

我們就再以KT-88為例來經驗一下設計者要考量到的鳥問題:要如何選工作點?如何開始?如何選偏壓?如何推動功率管?小編再度把單端A類擴大機圖例拿出來,我們現在選定的等效負載阻抗是1500歐姆,用的管子是KT-88,高壓端一般都有500V左右。第二柵極按原廠指示使用300V,走五極管模式。

先決定工作點

首先,要決定柵極輸入電壓的問題,剛剛我們在圖A中看到了,線性表現最漂亮的一段在Vg=-20~-35V之間,所以我們決定使用Vg=-27.5做為訊號零點。當訊號為正則對映到-20V~-27.5,訊號為負則對映到-27.5~-35。此時的電流變化量約在145mA到55mA,總變化量=90mA。因此輸出變壓器感應到的電壓為135V,功率最高為12.1W。若是我們覺得這功率不夠大,就得再把使用範圍往上移一點,用到Vg=-17.5~-35V,此時電流變化是由160mA~55mA共105mA,功率就會變為16.5W。但此時若開很大聲就會有些許的高次諧波失真被聽到。

拉高偏壓的2種方法

那麼如何才能把真空管偏移到這個工作點呢?假設我們選定-20V~-35V的範圍,那麼在訊號為滿載時偏壓點X的電壓就應該為35V,同樣有2種方式可以拉高偏壓。第一種就是使用固定偏壓直接接上27.5V的電源,第二種就是用升壓電阻,也就是要在訊號為零,電流為100mA時,通過時產生約27.5V的電壓,電阻值就等於275歐姆等等。記得小編說過吧,這裡的電壓可是會改變。

因此在這裡的電阻值就看設計者的理念了。光是看小編的需求,小編希望在零值平均電流的情況下有27.5V的偏壓,但是在最大電流流過時其實會產生40V,而最小電流時則會產生15.1V。此時馬上看見大問題,原來利用電阻產生偏壓會產生這麼大的誤差。我們現在只能基於聲音產生的原理,也就是聲音沒有直流,每個波只要有+V的變化必然會伴隨-V的變化,所以可以假設電流經過濾波電容後,多半會停留在100mA的零點附近。

科學角度看音響5:真空管、電晶體實作差異性,電壓、電流、電阻關係式

▲表格

如何推動功率管

表格中有個欄位為輸入值,其實就是由前一級而來的輸入電壓值,由於輸出級的電壓都經過隔離,所以必然是以0為中心往正及負二端擴大。如果我們需要用到的電壓遠遠高於前面一級能輸出的,就必需使用另一組放大管先做一級放大。驅動功率管最方便的方式當然是再用1組真空管,一般而言我們買的小訊號管就是這種作用,它的放大倍率計算和功率管是一樣的方式。

唯一的不同在於大多是使用電容交連到下一級,而且在下一級看到的輸入阻抗是非常大,可達到約數百K歐姆之譜,因此沒什麼電流量大小和負載線斜率的問題。一般音響設備輸出電壓準位大多在2VRMS以下,也就是大多是介於+5.6~-5.6V之間,還需要稍做放大才能套用到我們現在使用的設定中。在這我們要的是+7.5~-7.5V的區域。在這裡要提一點,通常設計者不會只放大這麼剛好的倍數,因為我們看到的數值都是最大峰值,如果都用這樣子放大,那麼音響就都得轉到很大聲才會有聲音。很多設計者會弄成放大2~3倍以上,這樣帶來明顯的副作用,也就是音源轉到最大聲且音量控制旋扭也轉到很大聲的時候,聲音就會破掉。單靠音量旋扭轉到最大聲是否破音,藉此判斷音響好壞是很笨的事。

許多訊號小管都可以很方便地推動KT-88,如果用電容交連法,也就是用電容器做直流電壓隔離,就會需要交連電容,在此用的電容就會嚴重影響聲線。若是使用直接交連,那線路設計就非常困難,因為前一級的輸出大多會落在30V左右,偏壓點又得重新算過,同時也很容易因為前一級管子有問題就把後一級燒掉了。所以小編不敢搞直接交連。

相關文章:

科學角度看音響1:先了解聲音,再認識音樂,最後挑音響

科學角度看音響2 :頻譜到傅立葉轉換,再看失真4大主因

科學角度看音響3:真空管與電晶體之爭,談音響主動元件特性

科學角度看音響4:元件與失真關係式,泛談4類放大器原理

(後面還有更多詳細介紹唷)

魯蛇實驗室
作者

戶田惠梨香 新垣結衣 長澤雅美 吉高由里子 志田未來 北川景子 香里奈 竹內結子 北乃紀伊 菅野美穗 黑川智花 宮崎葵 夏帆 貫地谷詩穗梨 石原里美 有村架純 井上真央 真野恵里菜 能年玲奈 深田恭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Genome Lee
1.  Genome Lee (發表於 2013年12月27日 10:54)
"靜電流抵銷法"的理論基礎應該發展了幾十年
印象中Lincoln Labs的那套電子學聖經裡面就有相關資料了
商品化用在Hi-Fi產品也有至少二十年的歷史
D.KLIMO Baltaine後級就是這樣的線路
(上個世紀91 or 92年上市吧)
300B功率管 用一隻EL34來平衡PP OPT的電流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