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要不侵隱私又抓嫌犯

Google: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要不侵隱私又抓嫌犯

Google: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要不侵隱私又抓嫌犯▲圖片來源

「他試圖逃避追捕,他把那個東西藏在了他的Mail裡,我看不到具體資訊,我看不到那張照片,但是 Google 可以。」

休士頓專門負責針對兒童犯罪的警探 David Nettles 對電視台說

David Nettles 口中所指的照片是存在於 Gmail 使用者信箱中的兒童色情照片,Google 掃描了這名名叫 John Henry Skillern 的 Gmail 用戶的信箱,然後發現了這張非法照片,隨即向美國失蹤和被剝削兒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報告。最終休士頓警方將這位藏有兒童色情圖片的男子拘捕。

之前,Google 和微軟這對冤家有一次聯手就是因為打擊兒童色情內容,去年,英國首相 David Cameron 就曾要求 Google,微軟、雅虎等網路巨頭封鎖掉含有兒童色情內容的搜尋結果。他說:

「如果(搜尋引擎)中有技術可以阻擋這些內容,那麼你們就不要袖手旁觀,不要說做不到,用你們的才能技術去克服這些。」

Google 曾經回避了直接審查結果,而是開放資料庫給執法機構等相關組織,這種行為也曾被批評過。後來,Google 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表示 Google 已經在回應 Cameron 的倡議,透過修改演算法來封鎖兒童色情內容,目前已經清理了超過 10 萬條的疑似非法搜尋結果。

因為鑒定圖片是否涉及色情內容需要圖像偵測識別技術,而這方面微軟恰有所長,而且微軟也樂於分享自己的這項技術,對此,Eric Schmidt 表示微軟給出的幫助不小。此外,微軟的 Bing 搜尋也在和 Google 搜尋做一樣的事情,即封鎖兒童色情內容。
不過,當時有人就意識到,即使是 Google、微軟和雅虎這樣的巨頭聯手,也無法根除這些兒童色情內容,BBC 指出,藏於網路深處的色情內容很難被 Google 和 Bing 這樣的搜尋引擎發現。

郵件裡的兒童色情圖片就屬於難以被搜尋引擎檢索到的地方,不過既然在 Gmail 內的話,Google 的技術手段是可以掃描到的。雖然有人會認為 Google 掃描使用者郵件的行為是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不過這名被捕的 John Henry Skillern 卻絲毫不值得同情,現年 41 歲的他在 20 年前有過侵犯兒童的犯罪前科,這次因為類似的事情被抓緊監獄也是罪有應得,據悉,他的保釋金額度高達 20 萬美元。

Google: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要不侵隱私又抓嫌犯

對於這個個案,我想許多人會拍手叫好,畢竟最終 Google 協助警方懲治了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對於常態的 Google 掃描使用者郵件的做法,絕大多數人還是會抱有戒備之心,畢竟隱私問題越來越被關注,而我們用戶自身的掌控力卻在下降。Business Insider 在自問自答中如此描述:

使用者在使用像是 Gmail 這樣的 Google 服務中能保有多少個人隱私?

一言蔽之,沒有!

今年四月,Google 更新了服務條款,當時就表示,他們會在使用者系統接收,發送,存儲內容時進行自動分析,其中包括電子郵件。而對於兒童色情圖片的嚴格審查似乎進行得更早,早在 2006 年,Google 就一直在做此對抗。

去年,Google 發表聲明,稱在 2011 年,美國失蹤和被剝削兒童中心的受害兒童識別程式監測到了約 1730 萬張(部)和兒童色情相關的圖片和影片。而 Google 的生意就是讓資訊廣泛傳播,但是很明顯,有些不應當被製造被傳播的“特定資訊”不在此列。為此,他們會付出許多工作來阻止此類資訊傳播,並讓那些試圖傳播這些資訊的人付出法律代價。

而美國聯邦法律和州法規也要求像 Google 這樣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發現兒童色情資訊時向當局反映,所以就舉報一事來說,Google 是合情合法的。但是,法律沒有賦予 Google 義務去主動找尋這類資訊。

而因為掃描郵件的行為,Google 在加州遭到起訴,起因是 Google 透過掃描使用者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大學生發送廣告。

在這件懲治壞人的事件背後,涉及到了許多難以說清的問題,兒童色情危害甚大,但是警方的技術和人力無法兼顧打擊,Google 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去做鑒別,可是不可避免地會侵犯隱私。從法理上講,Google 沒有主動出擊的必要,不過為了迎合政治需求,參與打擊兒童色情又是爭光的行為。

而作為一家商業企業,掃描使用者郵件背後的商業化因素則是 Google 永遠都甩不掉的包袱。

Google: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要不侵隱私又抓嫌犯 

延伸閱讀:

隱私已死?社群時代保有自己隱私有多難

Gmail 信箱的使用者,不要指望有隱私?

網際網路之父:隱私保護可能是一種反常行為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