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

ADVERTISEMENT

對決GTX 760,決戰8千關卡

看完AMD自家兄弟間的對決後,在與競爭對手的8千關卡搶位中是否可以得到壓倒性的勝利,才是玩家們所期待的對決。講白了點,NVIDIA有Physx等獨家技術支援,而AMD則是有Mantle API作為強力後盾,決定遊戲關鍵走向,不過這邊編輯部並不會開啟各家獨門技術進行比較,原因在於目前兩家都未互相授權使用,在遊戲效果與畫面上仍然存在相當大幅度的落差。

GK 104小核心策略

在核心規模的策略上,NVIDIA選擇與R9 285不同的路線,使用小核心策略,兩者分別為294 vs 366mm2,兩者雖都採用28nm製程,但在核心晶體管線的數量上則是有著極大的落差,分別在35.4 vs 50億個上。

就一些性能數據與規格上來看,兩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不過IC設計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決定關鍵並不純然在規模上,還需要軟體搭配與設計概念上的思維。即便規格與理論性能上GTX 760都落後R9 285一大截,不過透過軟硬體與IC設計上的最佳化,仍然是有機會逆轉勝,在相對不利的條件下反將對手一軍。

Boost關鍵成敗

另外兩者皆具備GPU Boost技術,概念都是在條件許可前提下,進行核心時脈提昇的機制,這個概念始於Intel處理器,不過兩家在作法上,實質上為不同概念下的產物。

AMD在最初即已定下顯示卡最高可承受的電流與時脈,而NVIDIA則是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Base、Boost、Over Boost,前兩者皆為已知時脈,末者則是屬於未定規格,能夠依照廠商對顯示卡所寫入的Power Limit值進行判斷。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遊戲都至少達到Base或Boost時脈,少部分在條件允許下更可以達到Over Boost,僅一小部分軟體是會低於Base時脈,如Furmark等極限探測軟體。

從效能數據中並不容易看到Boost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僅能從結果上略之一二,但是若是以記錄軟體觀察後,就可以發現兩者概念差異上所出現的反差,也就是結果中的GTX 760有時會超越的情況,這點也造成兩者其實不相上下的主因。

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

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

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Radeon R9 285 GCN 架構小改再出發,決戰 GeForce GTX 760

▲而在實際遊戲應用中,可以發現GTX 760的落差縮小,甚至超越,在驅動的加成幅度上,一直都是AMD在遊戲應用中的死穴。

 

(下頁還有Radeon R9 285拆解分析)

qhua
作者

幽理之刻
2.  幽理之刻 (發表於 2014年11月10日 11:06)
※ 引述《Jono Bacon》的留言:
> 980 or 970? 我怎好像到了平行世界? (≧▽≦)

你忘了泰坦Z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