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趨勢講座】詹文男:「智慧家庭」其實還不夠智慧

【科技趨勢講座】詹文男:「智慧家庭」其實還不夠智慧

現在有很多國內外廠商推出了「智慧家庭」的相關產品,突然之間家裡頭所有東西都可以上網,從燈泡、電視、插座甚至於牙刷都變得有「智慧」。這種現象會代表智慧家庭是下一波的趨勢嗎? T 客邦特別專訪資策會 MIC 創新研究所所長詹文男先生,為大家解讀未來資訊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詹文男分析,目前所謂「智慧家庭」的產品,主要的概念都是以智慧手機或是平板為中心來發展的,你在手機上安裝一個對應的APP,然後使用Wi-Fi、藍牙或是Internet,去與家中的其他電器進行串接。

這些智慧產品的設計概念,主要都是在現有的傳統產品上,加上一到多個不等的感應器,然後再加上Wi-Fi模組,就可以把產品智慧化了。技術上雖然不算困難,但大多就是將手機變成一個遙控器,去與家電裝置進行串連。

【科技趨勢講座】詹文男:「智慧家庭」其實還不夠智慧

▲詹文男表示,目前的智慧家庭的許多產品在設計上僅把手機當成遙控器,未來應還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智慧家庭還不夠「智慧」

由於這兩年擁有一台以上智慧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的人越來越多,裝置的普及帶動了廠商要推出這些「智慧」產品,但是廠商覺得時機成熟,不代表這些產品真的足夠「智慧」。

詹文男舉例,很多人最常描述智慧家庭的一幕就是:你可以在大熱天工作下班的時候,在回到家門前就先用手機設定把冷氣打開,這樣等你回到家,就可以享受涼快的環境而不用等。

上述的場面好像很美好,但如果你仔細想一下,我們在開冷氣前的動作一定是先把房間的窗門關好,不讓冷氣流失。那麼當你出門在外,要用手機遙控開冷氣時,就有一個問題:那有誰能來幫我關窗戶?

很明顯地,除非一個家庭能夠智慧到連窗戶都能夠遙控開關,或是你打算整個夏天都不把家裡的窗戶打開,否則智慧冷氣就不夠實用。這個例子並不是特例,以現在的技術而言,在缺乏配套的應用搭配之下,這些推出的「智慧家庭」產品大多只針對一個「點」,卻缺乏顧慮到其他「面」的問題。

【科技趨勢講座】詹文男:「智慧家庭」其實還不夠智慧

不過,在眾多關於智慧家庭的應用中,他認為短期內需要優先被滿足的,是居家安全的產品。 詹文男回歸到人類由內而外的五大基本需求來分析,回歸到最基本的層面來看,智慧家庭要解決的,應該還是從最基本的「安全」層面來做起,家庭安全了,之後再來談享受才實際的多。

這裡的安全包括老人、小朋友,以及家中的環境安全。現有很多產品以及服務都在針對這一塊發展,像是放一個網路攝影機就可以監控家中的安全,還可以與家中的小朋友對話;或是家中只要有人移動,就會在你的手機上通知有人進來。這一類的產品都比較具實用性,其他像是瓦斯外洩、氣爆事件,用來保護居家安全的需求也有其必要性。

智慧手錶會比智慧眼鏡容易普及

至於現在很多人關注的穿戴式裝置,詹文男表示其實他自己也用過幾款,但是總覺得目前看起來不管是從外觀或是實用性來講,也沒有那麼的必要。

舉例來說,智慧手錶目前主打的是健康、軌跡記錄的功能,但是大多數的功能其實在手機上裝個App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雖然說在智慧手錶、手環上有些會增加心跳檢測的感應器,但除非有醫療上的需求,必要性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當然,最近Apple Watch的出現是給智慧手錶提出了兩個新的方向,第一是時尚,第二則是Apple Pay,可是這兩者能夠怎麼發展,其實現在也還看不出方向。

【科技趨勢講座】詹文男:「智慧家庭」其實還不夠智慧

至於智慧眼鏡,詹文男表示那又是另一件事了,智慧眼鏡雖然看起來很炫,但是因為它是隨時就戴在你的頭上,其實不免會讓人擔心漏電或是電池爆炸的問題。當然,目前Google眼鏡是最有名的一款產品,而且大家對於這個品牌也比較信任,但是其他廠商的品質則沒有人敢保證。

因此,詹文男認為明年這兩者產品可能都還不會有太突破性的發展,但是就普及率來說,則智慧手錶將會比眼鏡高。至少智慧手錶廠商的進入門檻要比眼鏡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Hiro
1.  Hiro (發表於 2014年11月17日 20:04)
> 那麼當你出門在外,要用手機遙
> 控開冷氣時,就有一個問題:那
> 有誰能來幫我關窗戶?
一般人的房子或房間… 出門前就會先關窗了吧?
SwordDog
2.  SwordDog (發表於 2014年11月18日 17:16)
出門的時候,都會開一下窗戶,讓家裡通風一下。
要回家時,趕快衝回去,開門、開冷氣、關窗戶,前後不用2分鐘。
用智慧型手機控制,還要找出這個程式,然後按了好幾個按鈕才能開啟,是在門外做這些動作嗎?真的有比較方便嗎?╮(╯_╰)╭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