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三星S7剛剛在MWC現場發表不到24小時,這款手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還不清楚細節的時候,俄國的媒體hi-tech.mail.ru卻已經搶先一步,把S7進行了大卸八塊的工作,搶走了這項原本是屬於ifixit的飯碗。

雖然不清楚俄羅斯的媒體為什麼這麼神通廣大,不過既然他們都已經拆解了,還是讓我們跟著他們的過程一起來看看,S7內部長什麼樣子吧!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開始拆解!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因為沒有用螺絲固定,對後蓋進行加熱之後,直接用塑膠撥片將後蓋揭開。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雖然 S7&S7 edge 提供了 IP68 級防水防塵,但是並沒有採用傳統的橡膠圈防水結構,僅靠周圍一圈粘膠來保證水密性。這種防水設計更加簡潔和節省體積,可靠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從機身頂部抽出 SIM 卡托架。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之後就是夾在後蓋和 PCB 以及電池之間的金屬骨架,分為上中下部分。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再下一步就是將“L形”的 PCB 取出。在金屬中框上面我們終於找到了輔助散熱的熱管,也就是官方宣傳中的“水冷散熱”。值得注意的是,熱管對應的遮罩罩變黑,是否由於溫度引起不得而知。

不過熱管的走向很明顯是將熱量從發熱元件導流到金屬中框之上,與熱管接觸的位置在使用時溫度變化應該會最明顯。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通過特寫可以看到機身下部的資料介面、喇叭還有震動單元。並且通過同軸線以及排線與上部主 PCB 相連。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某個按鈕的微動開關特寫。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實際採用的電池,標稱電壓 3.85V,容量 3000 mAh 、11.55 Wh。應為中國生產。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去除遮罩之後的電子元件特寫。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機身背部閃光燈旁的感光元件,對於最終拍照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校正作用。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同樣位於機身頂部的進水指示貼。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兩個被拆下來的小元件(實在無法分清是哪個部分的)。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因為螢幕和中框的連結相對比較牢固,而且他們並未打算破壞這台機子,所以最終選擇了到此為止,上面是最終拆下來的元件大合照。

整體從做工來看,三星 S7 並不算太過複雜,但是做工還是相當精細,就是後蓋只靠粘膠達到防水防塵目的的方式比較少見,是否在使用中會出現防水失效的問題則值得研究。

 

發表不到24小時,俄羅斯網站就發表了Samsung Galaxy S7全球首拆報告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