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無論是攝影界還是航空模型界,「到手即飛」的無人機都是給固有玩法帶來了一些衝擊。玩攝影的人可能沒想到,曾經自己要冒生命危險爬樓也不一定能拍到的城市風光,無人機只要幾十秒就能拍到。玩遙控飛機的人也沒有想過,曾經要自己組裝、自己調試、親自炸機的航模,會進化成 Apple Store 裡到手即飛誰都能玩的無人機。

從當初在發表會上發佈到現在過了半年,DJI 飛行眼鏡終於從發佈會上的體驗產品,到正式量產的商用機種。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正式版 DJI 飛行眼鏡在外觀和體驗上都沒有太大變化。向來能夠用高科技誘惑人們掏錢的大疆,這回能說服我們購買這台新台幣約13000元(2999RMB) 的飛行眼鏡嗎?

 

為什麼會有 DJI Goggles?

問題來了,為什麼大疆會推出 DJI Goggles?用戶需求是關鍵。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在無人機的玩家圈子裡,FPV眼鏡一直有其固定的一批擁護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眼鏡的主要用途都是操控「穿越機」,一種幾乎純粹手動操控的四軸多旋翼機種。

由於穿越機飛行速度極快,還要在一些狹窄的空間中飛行,所以為了強化飛手對於飛機的控制能力,增加飛行的刺激性,FPV 眼鏡應運而生。一般來說,FPV 眼鏡最典型的特點之一就是採用了延遲性極低的圖傳性能,各方面設計都是為監視穿越機飛行狀態服務。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FPV 眼鏡與穿越機的搭配儼然成為了一個「黃金搭檔」,但是當這群老鳥們開始玩消費級航拍無人機時,FPV 眼鏡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了,而無人機廠商也發現,頭戴式顯示器能夠優化航拍無人機的飛行體驗,吸引更多的用戶跳入這個「坑」,也有一些廠商想趁著 VR 眼鏡話題正熱也來湊一腳。

無人機廠商怎麼滿足用戶的需求?

航拍無人機的重點是「拍」,而不是「飛」,所以對圖傳清晰度的要求更高,而圖傳延遲則可以適當的放低標準,因此數位圖傳在航拍無人機上取代了類比圖傳;由於業餘的航拍玩家對於飛行趣味性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航拍無人機的眼鏡支持體感操控雲台和飛行;考慮到這些用戶幾乎沒有改裝的需求,反倒是有很高的易用性要求,所以航拍的飛行眼鏡完整度更高,有些品牌甚至直接利用手機當本體……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航拍無人機的用戶需求決定了圖傳眼鏡會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前提是性能和功能都要有所改變。這些變化我們能在 Parrot Bebop、蔡司 VR ONE 虛擬現實眼鏡等之前的嘗鮮者上看見。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大疆實際上是站在無人機、VR 前人的高度上,開發了最適合自家用戶使用的 DJI Goggles。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外觀:遊戲玩家會覺得似曾相識

DJI Goggles 可能是大疆第一個「模仿」了其他同類產品的設計,畢竟在大疆之前,PlayStation VR 很早就有了這樣一個環形頭帶的頭戴式顯示器的設計方案,而後小米也用類似的設計推出了基於手機的 VR 外接裝置。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我們不討論是否存在「抄襲」,因為在實際體驗中,想要佩戴方便又穩定的話,環形頭帶是最好的選擇。

DJI Goggles 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頭帶和顯示模組。

顯示模組中擁有兩塊 5 英吋的 1080P LED 螢幕,大疆非常巧妙地把螢幕分別放在了顯示模組的前方和頂部。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顯示模組上集合了電源鍵、觸摸板、返回鍵、Fn 鍵、瞳距調節旋鈕以及 HDMI、Micro-USB、Micro SD 卡幾個常用的接口,所有的按鍵都排布在了顯示器右側,可以非常方便地單手操作。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DJI Goggles 的主要動作都需要透過觸控板完成。這塊觸控板支持雙指、單指的滑動和按,回應非常迅速,甚至太靈敏,偶爾會出現滑動被識別成按,或者摘眼鏡時誤觸的情況,好在我們可以雙指向後滑動鎖定觸控板。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顯示模組四周使用了矽膠作為緩衝墊,戴眼鏡的用戶也能很輕鬆地佩戴,沒有明顯的漏光現象。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對比顯示模組,環形頭帶似乎不那麼重要,但是不裝上環形頭帶,我們也沒法開啟 DJI Goggles,因為 Goggles 的電池和天線其實都在頭帶上。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 DJI Goggles 頭帶和顯示模組的連接處用了這麼複雜的一個接口。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圓形的是天線接口,中間的是電池接口)

最後來說一個問題——可攜性,開車玩無人機的可以直接跳過。Mavic 的出現讓一些無人機愛好者告別了過去精靈系列的大箱子,只要一個日常通勤背包,就能把全套 Mavic 隨身攜帶。不過 DJI Goggles 的出現又會讓用戶重新撿起自己的大包。

雖然 DJI Goggles 和 Mavic 的搭配仍然要比精靈 4 的箱子小很多,但是比 Mavic 本體大三倍的體積會擠佔背包內原本用來裝其他東西的空間,DJI Goggles 確實算不上是便攜的無人機配件。

但站在一個攝影愛好者的角度,相機也好,無人機也好,想要獲得更好的拍攝體驗,難免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輕便如 Sony 微單,性能越強大的機型、鏡頭肯定會更重、更大,無人機也是同樣的道理。或許未來的飛行眼鏡可能會進化到跟普通眼鏡一樣大,至少在當下,DJI Goggles 的做工、性能對得起它的重量和體積。

 

佩戴:在方便與牢固之間,大疆選擇了前者

只要知道了它是一個頭戴式顯示器,DJI Goggles 的佩戴方式就不難理解了,這也是它兩段式設計的好處——方便簡單。

一個完整的 DJI Goggles 佩戴流程應該分為這幾個步驟:

調整旋鈕鬆開頭帶——套在頭上並調整至合適的位置——調緊頭帶並確保不會鬆脫——把顯示模組拉到眼前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比起一些穿越機 FPV 眼鏡使用鬆緊帶固定,DJI Goggles 的佩戴速度更快,一隻手都能輕鬆戴好。頭帶四周的海綿墊也柔軟得恰到好處,很舒服。

 

顯示:iPad 終於找到了對手

DJI Goggles 出現之前,最好的大疆消費級無人機圖傳顯示器應該是 9.7 英吋的 iPad,看不見像素點的 Retina 螢幕配上 1080P 圖傳,方便了無數專業飛手進行精確取景。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有的人甚至在遙控器裝了 iPad Pro……圖片來自:Phantom Pilots

有了 DJI Goggles,iPad 就不再是最佳之選。螢幕尺寸 Goggles 更勝一籌,兩個 5 英吋 1080P 螢幕貼在眼前,可視範圍達到 85°,還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顯示效果。

有的人可能會問,VR 眼鏡的標準視角應該是 120°,這樣才能提供最有沉浸感的觀看體驗,為什麼 DJI Goggles 的視角只做到 85°?這跟 DJI Goggles 的使用情境有關係。

在 VR 軟體工具、遊戲的設計中,設計師會刻意把一些需要用戶重點關注的元件放在用戶可視範圍的中央,至於一些在可視範圍邊緣的元素,就需要用戶自己轉頭去看。但是 DJI Goggles 顯示的圖傳畫面中,幾乎所有訊息都是不可忽略的,飛行狀態數據只能夠排布在鏡頭拍攝到的畫面四周,而且 DJI Goggles 顯示的畫面也會跟隨著用戶頭部轉動,也就是說想看見位於畫面底部的飛行高度,轉頭是沒用的,只能使勁轉動眼球去看。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中間展示的是飛機的飛行姿態,戴上眼鏡之後想看清右上方的電量,著實不容易)

如果 DJI Goggles 的可視範圍真的達到 120°,就很容易會讓眼睛感到疲勞,還增加了飛手忽略關鍵飛行數據的風險。在這前提下,甚至橫向 85°的視角都太寬了。

至於解析度,Goggles 的這兩塊螢幕沒有明顯顆粒感,配合 1080P 圖傳綽綽有餘,螢幕的色彩也很正,沒有明顯的偏色或為了觀感過度飽和的現象。

 

相容性:Mavic 套餐的一份子,也能相容新飛機

別忘了,DJI Goggles 是和 Mavic Pro 一起亮相的,當時就被看作是 Mavic Pro 的賣點之一。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Goggles 和 Mavic 搭配的最大優勢在於:

直連飛機。DJI Goggles 搭載了和 Mavic Pro 一樣的 OcuSync 圖傳,所以只要將飛機與 Goggles 對頻,就不需要透過 USB 線連遙控器,用起來更方便。無線連接還允許同時將圖傳畫面輸出至手機、Goggles 上,與別人分享無人機飛行的快樂(誘惑用戶買更多的 DJI Goggles)。

固定翼模式。Mavic Pro 的最新版韌體增加了「固定翼模式」,就是在飛機直線加速到 3m/s 之後,以一個相對固定的速度像固定翼飛機一樣飛行,飛手可以透過左右轉頭控制飛機的航向,DJI Goggles 的畫面中還會顯示虛擬的飛行輔助線,方便避開障礙物。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除此之外,體感操控飛行,體感操控雲台、智慧跟隨、指點飛行這些功能在 P4 系列、悟 2,甚至是改裝了 HDMI 模組的精靈 3 Advanced、精靈 3 Professional 上都可以正常使用,所以 Goggles 配 Mavic 固然好,但和其他飛機搭配使用也不差。不過不同飛機連接 DJI Goggles 的延遲可能會有細微的區別,詳情請參見大疆官方數據: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體感操控:很好玩,但實用性一般

DJI Goggles 的出現,讓 Mavic Pro 更多了一分趣味性。

以前玩無人機,畫面再怎麼美,都跟飛機之間隔著一個手機,現在可以把圖傳畫面直接戴在眼前,還能透過體感控制實現近似於 VR 的觀看效果,很有意思。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不過,這些體感控制的意義也就是停留在「玩一玩」的階段,很難長期堅持或用在拍攝任務中,原因如下:

一、更新率略低,還有延遲

借用經典的管理學概念「木桶效應」,無人機圖傳的性能就是 DJI Goggles 體感操控體驗的缺點。Mavic Pro 的 OcuSync 圖傳和手機、iPad 搭配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了,但是在 DJI Goggles 上卻成了造成眩暈感的一個根源。

想要減輕眩暈感,VR 應用理想的更新率是 120fps,PSVR 的 90fps 已經招致不少批評。但是在 DJI Goggles 上,這個數字進一步降低至最低 30fps,再加上最低 110ms 的圖像延遲,任何一點雲台的轉動都容易讓人頭暈。

這也很難怪大疆,不是 OcuSync 或 Lightbridge 圖傳做得不夠好,而是它很難滿足 DJI Goggles 這種近似於 VR 的體驗要求。

當然了,是不是真的頭暈也因人而異,實際體驗中這種「眩暈」沒嚴重得不能忍受,關閉體感操控就可以緩解頭暈症狀。

 

二、太靈敏

三軸雲台的使命是消除相機不必要的抖動,拍攝穩定順滑的影片,而 DJI Goggles 體感功能的出現相當於「重現」了那些抖動,只不過現在的抖動不是來自相機本身,只是三軸雲台「聽命於」飛手腦袋姿態的結果。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我已經儘可能保持穩定了,然而還是很難用體感拍流暢的影片)

這個感受很難言傳,結論就是想用體感控制代替遙控器左上方的撥輪來控制雲台俯仰,基本不可能。如果真想戴著 DJI Goggles 拍片,那還是關掉體感功能吧,讓它安安靜靜地當個頭戴式顯示器。

順帶一提,DJI Goggles 確實可以直連電腦、PS4 看片打遊戲,但是體驗嘛……同樣的成本足夠買個 28 寸的 4K 顯示器和萬向支架了。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用 DJI Goggles 代替 PS VR?想太多了~)

大疆要你花台幣13,000元買一個「飛行眼鏡」,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數位航拍體驗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