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ADVERTISEMENT

Asus 散熱片面積加大

隨著 GeForce GTX 1070 Ti 推出,Asus 準備 3 款不同產品滿足消費者,其一為雙槽鼓風扇形式,其一為雙槽雙風扇形式,最後一種即為筆者收到的 2.5 槽位 3 風扇版本,正式型號為 ROG-STRIX-GTX1070TI-A8G-GAMING。這款為 Advanced 版本,意即晶片經過挑選,另外還有採用同樣設計的 ROG-STRIX-GTX1070TI-8G-GAMING。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ROG-STRIX-GTX1070TI-A8G-GAMING 隨包裝附贈的零組件較少,但有實用性頗高的魔鬼氈束帶。

這張顯示卡的散熱片面積加大 40%,因此需要 2.5 個介面卡擴充槽位,採購之前請玩家先行衡量主機板與機殼內部是否有空間裝設。電路板高度比 I/O 檔板高出 25mm 左右,長度因為風扇較多的關係逼近 300mm。當然越大的散熱器就擁有越大的表面積,運作溫度也得以下探。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ROG-STRIX-GTX1070TI-A8G-GAMING 配備較為碩大的散熱器。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加裝金屬背板,使用線條構築產品意象。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散熱片面積加大,因而需要佔去 2.5 個介面卡擴充槽位。

該散熱器以 6 支 6mm 熱導管加上 MaxContact 鏡面鍍鎳銅底導出繪圖晶片廢熱,使用回流焊與散熱鰭片連接,電源轉換區域正上方的鋁製鰭片甚至直接延長接觸到 MOSFET。為了支撐如此巨大的散熱器設計,本顯示卡具備金屬強化背板,電路板正面也有加上一片金屬支撐片,可惜此金屬片厚度較薄支撐效果有限,也沒有順便覆蓋全部的記憶體幫助散熱。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MOSFET 的散熱藉由延伸鋁製散熱片與其接觸。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金屬支撐片厚度不足,也沒有沖壓肋條加強,實際支撐效果有限。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運作時需要 1 組 PCIe 8pin 輔助電源,卡榫為方便拆卸轉向 180 度,未正確連接時會亮起 LED 提醒使用者注意。

散熱器 3 組風扇均為直徑 92mm,葉片邊緣經過特殊設計,宣稱能夠加大風壓至 105%,轉動軸心刻意壓低間隙,避免長期運作後累積灰塵影響壽命,並通過 IP5X 防塵認證。此 3 組風扇分別監控對應位置的溫度,並依據該區溫度自行調整轉速,達成不同步工作的功能。電路板尾部另外提供 2 組 4pin 風扇針腳 FanConnect II,便可以依據 GPU 溫度調節機殼風扇轉速。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葉片邊緣經過特殊設計加強風壓。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額外提供 2 個 4pin 風扇針腳,讓機殼風扇轉速能夠依據 GPU 溫度進行調節。

RGB LED 燈光效果擺放位置位於散熱器塑膠蓋造型縫隙、側邊 ROG 標誌,以及金屬背板 ROG 眼型標誌,均可透過軟體控制顏色與閃爍效果。本款視訊輸出安排 2 個 DisplayPort、2 個 HDMI 2.0、1 個 Dual Link DVI-D,最高同時輸出至 4 組螢幕。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金屬強化背板 ROG 眼型標誌內嵌 RGB LED 燈光特效。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視訊輸出一覽,相較常見的配置方式,其中 1 組 DisplayPort 變更為 HDMI。

卸下碩大的散熱器之後,即可觀察正面金屬支撐片覆蓋記憶體的狀況,僅有 3 個顆粒獲得關照,其餘 5 顆就沒有覆蓋得那麼完整,甚至有 2 顆完全裸露在外。主要核心供電與記憶體供電安排 6 相與單相規模,主要核心供應的電力來源為 PCIe 8pin,記憶體電力則來自 PCIe 插槽。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散熱器熱導管組裝時沒有被壓扁,盡量不減損導熱性能。

uP9022P 負責控制主要核心供電,每相使用驅動器和上、下橋合一的 Vishay SiC620 和 1 個 0.15μH 電感,6 相最後並聯 10 顆 820μf 固態電容以及 7 顆 470μf SMD 鋁聚合物電容(位於電路板背面)。uP1666Q 負責控制記憶體供電,上橋採用 2 顆 ON Semiconductor 4C09B 並聯,下橋則是 2 顆 4C06B 並聯,後端再接上 1 顆 0.3μH 電感以及 3 顆 820μf 固態電容。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主要核心和記憶體使用 6 相與單相供電規模。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NVIDIA GP104-300 A1 晶片。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同樣採用 Micron MT51J256M32HF-80 GDDR5 記憶體顆粒,等效時脈 8GHz,單顆容量 8Gb,電路板安裝 8 顆組成 8GB。

GPU Tweak II 和 Aura

這張顯示卡的發光造型部分均可改變顏色與閃爍效果,透過 Windows 作業環境下使用 Aura 軟體達成。使用者能夠調整顯示顏色以及常見的數種效果,或是依據 GPU 溫度改變顯示顏色。GPU Tweaker II 顧名思義用以調整產品運作時脈,內建多種設定檔供玩家選用,或是自行拖拉滑動條增減時脈,風扇與其它相關功能也在這套軟當中。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Aura 讓玩家依據喜好自行改變 RGB LED 燈光校果。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GPU Tweak II 預設多種設定檔。(顯存、優化……)

抗衡 Radeon RX Vega 56!Asus 與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分析實測
▲玩家也可以進入專家模式自行決定運作時脈。

 

(下一頁:與 AMD Radeon RX Vega 56 同場較勁)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