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 將與 Android 深度整合,向蘋果的一條龍使用體驗學習

Windows 10 將與 Android 深度整合,向蘋果的一條龍使用體驗學習

在手機、平板普及的數位時代,使用者愈來愈重視流暢且一致的使用體驗。像是有使用蘋果產品的讀者們,相信早已習慣在 iPhone、iPad、Mac 上都能接收通知並回應,也能跨裝置回覆訊息、存取檔案、喚醒 Siri 等。而蘋果的競爭對手──微軟 Windows 也逐步朝這目標努力,而且是與 Google 領導開發的 Android 進行深度整合。

表面上看來,Windows 與 Android 是兩大相互競爭的作業系統,分別在不同的硬體上運作:筆電、桌機大部分搭載的是 Windows,手機、平板則是 Android 的天下。兩者以自家平台建立網路服務,例如微軟推廣文書軟體 Office、瀏覽器 Microsoft Edge、雲端硬碟 OneDrive 以及語音助理 Cortana;相對地 Google 也力推 Google 文件、Chrome、Google 雲端硬碟以及 Google Assistant。

由於 Windows 10 行動版的支援有限,蘋果長久以來又採取封閉政策,微軟只能藉助 Google 的 Android 平台讓手機對電腦同步協作,以確保一致的使用體驗。上個月微軟公開 Windows 10 秋季創作者更新,更加確立 Windows 邁向與 Android 深度整合之路。

以 Cortana 建立初步連結

首先,欲連結 Windows 10 電腦與 Android 手機,可從安裝 Android 版 Cortana 著手,以微軟帳號登入 App 並且綁定用戶的電腦即可。

在 Cortana 的設定選單可看到【Cross device】選項,有許多功能可讓手機與電腦連結。例如,用戶能在 Windows 10 電腦的控制中心接收 Android 手機的訊息、漏接電話、低電量等通知;甚至可在電腦端直接回覆訊息內容,然後推送到手機端發出。此外,還能將任何 Android Apps 的通知同步到電腦來直接查看。

Windows 10 將與 Android 深度整合,向蘋果的一條龍使用體驗學習▲Source:Fast Company

雖然 Windows 10 部分功能也支援連結 iPhone,但從訊息、通知等同步功能即可看出微軟是如何讓產品與 Android 進一步整合。由於 Android 屬於一個開放的作業系統,微軟利用網路同步功能;但蘋果只允許健身追蹤器、智慧手錶等裝置透過藍牙獲得鏡像通知,更無法將訊息發送到非蘋裝置上。蘋果的立意純粹為了保護隱私與安全,但這種做法卻無法提供像微軟與 Google 一樣的整合體驗。

整合 Windows 與 Android 如同蹣跚學步

對於微軟而言,目前 Windows 10 與 Android 的功能整合仍然只有初步階段,甚至還比不上一些第三方服務。例如出現在電腦端的通知只能讀取,用戶不能進一步刪除電子郵件、或回應社群軟體的互動;如果錯過來電,控制中心雖然會提醒用戶,但不能從電腦端直接回電。

此外還有一個奇特的狀況:每項來自 Android 手機的通知,在電腦端都會顯示【Request app】按鍵,引導用戶前往「WinStore Requests」網頁,告訴用戶要求開發者也製作符合 Windows Store 的應用程式。這個網頁底部的免責聲明顯示,此網站不是由微軟員工營運、管理,也不隸屬於微軟或 Windows 團隊,又為什麼要與 Windows 10 的官方功能綁在一起呢?

Windows 10 將與 Android 深度整合,向蘋果的一條龍使用體驗學習▲Source:Fast Company

微軟深知發展狀況與不足之處,於是今年 5 月推出「Timeline」功能,根據時間順序與使用紀錄,在 Windows、Android、iOS 跨裝置產生快照,當用戶離開某一裝置轉移到另一裝置,依然可以繼續之前的操作;這項功能不僅適用於自家 Apps,還兼容第三方 Apps。此外,微軟同時還會推出雲端剪貼簿功能,讓用戶跨裝置複製、貼上內容。

▲ Timeline 功能示範。

微軟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不過,即使微軟完成上述的 Timeline、雲端剪貼簿等功能,要真正讓 Android 手機對 Windows 10 電腦完美協作仍舊受限於現實狀況,畢竟 Google 仍在持續發展 Chrome OS,而且除了 Chrome 瀏覽器以及 Google 雲端硬碟、Google 相簿等同步工具,Google 尚無願意開發其他 Windows 程式。

微軟若要複製蘋果 iPhone 對 Mac 的使用體驗,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不僅要優化產品,還要心甘情願依賴 Google 這個競爭對手。

TechNews科技新報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