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RGB就是潮!會變色的燈光效果,怎麼會變成電競玩家間的一種流行?

有RGB就是潮!會變色的燈光效果,怎麼會變成電競玩家間的一種流行?

如果有在長期關注電腦硬體市場的讀者,應該會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凡是掛上「電競」二字的電腦零組件與相關周邊,都要配上很炫很漂亮的RGB燈光效果,才有辦法獲得玩家的青睞。詭異的是,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潮流究竟從哪裡開始的。

什麼是RGB?

RGB指的是紅色光(Red)、綠色光(Green)與藍色光(Blue)所組成的「三原色光模式」;人類透過將RGB三種單色光按照不同比例進行合成,就可以產出各種顏色的色光。

透過紅、藍、綠三個單色光的互相調和,可以產出多種不同的色光。三原色光是電子媒體呈現「顏色」的重要基礎,後來被延伸到了DIY主機領域,廠商就將「會發光」且「可變色」的產品加上「RGB」前輟,方便DIY玩家挑選和購買,而RGB三個字經過長久以來的發展,就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分類。

這邊要特別強調的是,在RGB燈效還沒有在玩家間成為顯學之前,用燈條來裝飾電腦的行為其實很早就已經有了;舉例來說,早期選擇使用透側機殼的DIY玩家,幾乎都會在主機內部加上燈光,讓旁人(或自己)可以看清楚主機內部,要不然裝設透側機殼裡面卻是一片黑也沒什麼意義。

透側機殼內部一定要有燈光,不然在全黑的房間中一點意義也沒有。只不過,由於當時DIY玩家所使用的LED燈泡(或風扇燈)大多為單色,可能是普通的白光、黃光,或者酷一點的冷藍光或紅光,可變燈光的產品尚未出現,RGB這概念也尚未在玩家間形成。

直到後來,LED產業持續發展,可變換不同顏色的主機燈條、燈飾、機殼開始出現,DIY玩家才逐漸開始有了「會發光」且「可變色」的產品得以選擇;這些發光裝飾品通常就是用紅、綠、藍三原色光進行調和,藉此創造出多采多姿的色彩,到此RGB才算是正式跨進了DIY主機領域中。

超酷炫的RGB LED燈條,已經是裝飾電腦的必需品。

當然RGB燈條也可以拿來裝飾三太子就是了。

電競周邊的發展

當然RGB裝飾產品的出現,讓DIY玩家擁有更多樣性的選擇,藉由可變色裝飾燈條等方式,打造自身主機強烈的個人化風格。RGB產品的大量出現,大約是在2012、2013年左右,此時正好是全球開始熱衷於電子競技,同時也是開始有產品掛著「電競」名義開始銷售的時期。

TPA獲得《英雄聯盟》世界冠軍,已經是2012年的事情了;大概從此時開始,電子競技及相關產品,開始走向大眾面前。

電子競技產品的外觀設計,一開始是以「實用」及「玩家取向」為強調主軸,多是打造特殊功能,或者強調比普通產品更好的耐用性;舉例來說,當時掛著「電競」名稱銷售的滑鼠,多是帶有額外的功能鍵,可以進行巨集設定,DPI較高的產品;鍵盤的話,也比較多強調反鬼鍵、低延遲、可設定額外功能鍵等,外型上也並非十分突出。

2014年雷蛇推出的電競滑鼠《煉獄奎蛇》,跟現在的電競產品相較,還真的是十分「樸素」。

隨著電子競技變得越來越火紅,電競產品也越出越多,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技術上的瓶頸,例如已沒有新功能可以加入,或者達到了物理上的硬體極限;電腦周邊廠商在發現「沒產品可出」這樣的窘況之後,轉而從「造型」下手,打造玩家在產品上的視覺體驗。

低調沉穩卻又不失熱血澎湃的紅色、黑色,成為周邊廠商對電競產品配色的首選;一些本來就擁有代表色的製造商如雷蛇(Razer)則更大力推展以綠色為基調的產品,造型與色彩搭配成為了電競產品的顯學,「電競」就是從這裡開始與RGB結下了不解之緣。

現在的電競產品若沒有RGB燈光,就好像少了什麼。

零組件廠商也參戰

周邊廠商對電競產品色彩搭配的舉止,很快的被零組件廠商給意識到;他們發現,會購買電競產品的玩家與DIY主機玩家,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重疊,因為他們都追求效能、追求新穎、追求最佳的遊戲體驗。

同時零組件廠商也發現,這些重疊的玩家們有自己的美學,他們會用自己喜歡的外型、顏色去挑選相關周邊,同時用它們來搭配自己裝飾的電腦,這讓電腦零組件廠商們開始嗅到RGB燈效的商機;同時也是從這一刻開始,RGB的世界有了極大的變化。

原本只專注於製造電腦內部零件的廠商,開始將旗下的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等任何看起來能裝上燈的東西,通通套用RGB燈光效果;這股「有燈就是潮!」的風氣開始被廠商和玩家給帶起來。

RGB風扇、RGB顯示卡之類不算什麼,連記憶體都RGB這才叫專業!

更進化的RGB

發展到現在,DIY主機有RGB燈條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連筆記型電腦及套裝主機,只要有「電競」兩個字出現,幾乎都避免不了擁有RGB燈效;反過來說,現在的玩家想要購買「沒有RGB」燈光效果的電競產品,反而變得有點困難。

此外,推廣RGB燈光效果的廠商發現,或許是因為這群會買單的玩家,本來就與會DIY主機的玩家有所重疊,才讓玩家從「有燈」發展到「會變色的燈」還不滿足,他們更希望有「可以自己控制的燈」。

於是,各家廠商開始朝「軟體」方面下手,先是在主機板上設計「RGB接頭」,接著打造可以調整RGB燈效的專屬軟體,讓RGB燈光的變化可以讓使用者任意調整;事情發展至此,RGB三個字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ASUS的所開發的軟體Aura,能夠可以整合擁有RGB燈光的硬體,並讓使用者進行一致性的調效。

零組件廠商加入RGB的行列之後,原本製造電腦周邊的廠商,也確信了為產品加上RGB燈光效果,絕對是條正確的道路,於是這股潮流又吹回到電競周邊,從電競螢幕、電競專用椅到電競專用桌,只要你想到的電競周邊,不是已經加入了RGB,就是正在加入RGB的路上。

會發光的RBG電競椅,夠潮吧!

會發光是一種浪漫

綜觀來看,RGB、電競產品、電競玩家三者間的羈絆,可以說是密不可分;不過也因為RGB的發展有些過度「氾濫」且「意義不明」,導致許多人對RGB所造成的「光害」抱持著負面態度。

在夜裡看到這樣一台RGB主機,還真的會讓人有點受不了...

追本溯源,RGB燈光效果的誕生,本來玩家就是為了裝飾電腦,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所以才會有其後大量的相關產品出現。換句話說,筆者認為就算不把RGB產品看成是當代(或未來)的一種潮流,至少也會是屬於個人的一種浪漫。

以上分析源自於小編對RGB產業鏈的個人觀察,未來的RGB會怎麼發展,我們尚不得而知;但小編認為只要廠商還在持續投入這塊七彩的產業,RGB就會一直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綻放彩色的光芒。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