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Premiere Pro CC影音剪輯入門11招,字幕導入、子母畫面、360度影片怎麼做?

Adobe Premiere Pro CC影音剪輯入門11招,字幕導入、子母畫面、360度影片怎麼做?

說起專業的影片剪輯工具,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由 Adobe 公司出品的 Premiere Pro。雖然說在 Mac 平台上,使用者有免費且內建的 iMovie 軟體可以進行簡單的影音編輯,但若要做到專業的後製手法,Premiere Pro 仍然是現今的首選。

有些人會將蘋果公司的 Final Cut Pro X 與 Premiere Pro 進行比較,但筆者認為,這兩套軟體雖然都可以用於非線性剪輯,但因為 Adobe 較為完整的軟體生態系,以及廣大跨平台使用者的教學資源,無論對新手或老手來說,如果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Premiere Pro 得到解答的機率會比 Final Cut Pro X 來得高一些。Premiere Pro 在進入 CC 時代後,軟體授權同樣改為訂閱制購買,最新版本要求系統升級至 El Capitan 以上才能使用。值得一提的是,Premiere Pro 至今沒有內建繁體中文而僅有簡體中文,若考量到進階學習需求,調整成英語介面也是個可考慮的選項。

Adobe Premiere Pro
作業平台:Windows、Mac
軟體售價:訂閱制,每月640元
官方網站:https://goo.gl/fnRHQq

第1招:各式影片導入與檢視,掌握素材資訊

由於 Adobe Premiere Pro 沒有繁體中文語系可以選擇,簡體中文版本雖然可以看得懂,但有些較專業的用詞對於接觸 Premiere Pro 不深的使用者而言,可能會有點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本次主題學習先從素材導入的步驟開始,用新建專案的方式,教導讀者如何匯入需要被剪輯的影片素材,並且檢視導入的檔案類型;值得一提的是,由於 Premiere Pro 進入 CC 時代後頻繁進行更新,所以無論是4K 影像或者360度、VR 影片也都可以正常匯入、剪輯。

1.開啟 Adobe Premiere Pro 後,如果系統語言為繁體,預設介面即是簡體中文,點選「新建項目」來新增專案。

2.在跳出來的視窗中,設定專案名稱和儲存位置,其他項目理論上不用進行修改,再按下「確定」。

3.接著就會進入 Premiere Pro 的主要工作區,要匯入剪輯素材,用滑鼠連點兩下左下角的素材庫視窗。

4.跳出 Finder 視窗後,可以選擇導入單一或多個素材,若是導入資料夾,則素材庫中也會自動分類;選擇檔案後點擊右下角的「導入」。

5.如果要檢視導入影片的屬性,先點選左下角素材庫的影片,接著在文件、獲取屬性的地方點擊「選擇」。

6.在資訊視窗中不僅會顯示該影片的解析度和幀率等資訊,如果是 VR 影片,也會自動識別並指出投影方式。

第2招:利用內建功能增加對白字幕超方便

剪輯有許多對白的影片時,如果能適時加上字幕,對於觀眾的收視體驗有很大的幫助。Adobe Premiere Pro 自從更新成 CC 版本之後,變更了原本的字幕設計邏輯,不僅更加人性化,操作起來也更為方便。唯一要注意的是,台灣觀眾一般習慣「內崁字幕」,即字幕壓在影片上,而非單獨將字幕檔案匯出,再上傳至影音平台,所以新增字幕檔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項目,才不會導致明明打上了一堆對白,卻顯示不出來的情況發生。

1.首先需將素材庫所導入的檔案拉進 Premiere Pro 的影片軌道,用滑鼠將素材往右邊拖拉並放開。

2.影片進入編輯軌後,在文件、新建的部分,找到「字幕」選項並點擊。

3.在新增字幕視窗中,於「標準」的下拉選單找到「開放式字幕」,而視頻設置的解析度部分,應該已與編輯軌的素材一致,接著點選「確定」。

4.新建的字幕檔會被放進素材庫中,點兩下即可進行編輯,按「+」新增字幕,按「-」則是移除。

5.將編輯好的字幕檔案由素材庫拉進影片編輯軌,要注意字幕軌的順序必須高於影片軌,影片才不會將字幕給遮住。

6.透過「入點」和「出點」設定字幕出現、消失的時間;每條字幕的入出點時間不能有重複區段。

第3招:簡單步驟美化字幕,打造個人化風格

Adobe Premiere Pro 的字幕功能雖然很強大,但預設的字幕效果卻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尤其在中文字的表現上;幸虧 Premiere Pro 也提供了許多可自訂的屬性,讓使用者得以打造自己喜歡的字幕風格,從基本的字體、顏色和底色,細至字幕位置的調整和字體邊框粗細,都可以透過單一介面輕鬆的辦到。不過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Premiere Pro 的字幕功能不適合用來呈現特殊效果,僅適宜用於正規的字幕,若需要特別一點的文字設計,就得透過新增文字的功能來達成。

1.先點兩下字幕檔進入編輯畫面,接著全選所有字幕,在上方的「字體」選單中,選擇喜歡的風格進行變更。

2.若要更換字幕的底色,使用者需要先點選字幕面板上的正方形框框,代表接下來要針對底色進行編輯。

3.接著按一下右邊的顏色選擇選項,即會跳出「檢色器」讓編輯者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

4.同樣的做法也可以應用在文字顏色上,先點選「T」按鈕,再點一下顏色選擇選項,挑選顏色後就會看見字幕的色彩發生改變。

5.文字的大小與邊緣寬度也可以在字幕面板進行調整;調整時建議一邊看著預覽窗格一邊進行更改,以確定最佳的字幕大小。

6.如果要改變字幕的位置,則有兩種方式可以達成;一是點選字幕面板上的九宮格;二是直接調整九宮格旁的 x、y 數值。

第4招:製作子母畫面很簡單,加上邊框更突出

在某些影片內容中,透過子母畫面的安排,可以有效呈現出對比感或互動感,是非常實用的功能。而在 Adobe Premiere Pro 裡,因為擁有多軌道影片剪輯能力,所以製作子母畫面非常簡單,唯獨要注意的是子母畫面是將兩個影像同時播放,硬體效能能否承受要視個人電腦能力而定。若只是將畫面疊在另一個畫面上進行播放,影片容易有不協調感,所以本次教學也特地帶讀者設計一個小邊框,讓子畫面變得較為突出、明顯,避免子、母影像融合在一起。

1.要製作子母畫面,首先得將兩個素材分別拖拉到不同的編輯軌道上,並重疊在同一個時間軸區段上,注意子畫面順序需高於母畫面。

2.接著在右邊的影片預覽區上,用滑鼠連點兩下,會出現可以放大、縮小的邊框,將子畫面拉至想要的大小。

3.同樣在影片預覽區,用滑鼠將調整好大小的子畫面,拖拉到想要顯示在影片上的位置,例如右下角,即完成子母畫面製作。

4.要製作簡易的子畫面邊框,先點選文件、新建中的「顏色遮罩」,在跳出來的檢色器中選擇邊框的顏色。

5.將新增的顏色遮罩拉進編輯軌道,並放在子、母畫面之間,接著在影片預覽區連點兩下,調整遮罩的大小,使它稍微比子畫面大。

6.將調整好大小的顏色遮罩放在子畫面之後形成邊框,就可以達到突出子畫面的效果了。

第5招:調整素材加減速效果,使影片更富趣味

慢動作鏡頭在現代影片剪輯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既可以表現影片的張力,也能讓內容變得更有趣。雖然有些手機的相機可以透過軟體調整,達到慢動作拍攝的功能,但利用相機、DV 拍攝的影片,還是將素材匯入電腦進行後製剪輯,會較為容易操作。要在 Adobe Premiere Pro 中調整影片速度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此外,影片拍攝時本身的幀率也會影響到放慢之後畫面的流暢性;要是素材本身的幀率較低,Premiere Pro 也提供了 AI 輔助功能。

1.要調整影片的速度,同樣得先將剪輯素材拖拉至軌道上,請注意本次教學使用的原始影片長度為7秒。

2.放置素材到編輯軌後,按一下滑鼠右鍵展開選單,找到「速度/持續時間」的選項。

3.在跳出來的視窗中,可以直接輸入百分比來調整速度;100%為原始速度,數字變小是放慢,數字增加是加速。

4.由於影片的速度放慢了,所以影片的長度也增加了,原本7秒的影片減速50%變成15秒。

5.如果只是想放慢影片速度而不影響素材的長度,使用者就必須在「速度/持續時間」頁面,將時間和速度的連結取消。

6.「光流法」適用於影片幀率較低,但又想將影片減速的使用者;光流法會透過AI運算,將慢動作影片變得較為流暢。

第6招:匯入VR素材,切換模式預覽360度影片

Adobe Premiere Pro 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對 VR 影片的支援,不僅可以讀取、匯入,也可以進行剪輯、後製和匯出,只要格式正確,所有 VR 影片進到 Premiere Pro 裡都會自動識別。值得一提的是,Premiere Pro 將 VR 影片和360度影片視為相同的東西,主要是因為透過 VR 裝置如 HTC Vive、Oculus Rift 等觀賞的影片,其實也都是360度環景影片。要拍攝 VR/360度影片需要特殊攝影機,一般的手機、相機理論上是做不到的,但想嘗試的讀者仍然可以下載網路上的素材檔進行匯入,體驗最新型態的媒體樣貌。

1.匯入 VR 影片並預覽時,由於透過平面檢視,所以會呈現扭曲感,必須轉換成 VR 模式,先按一下影片預覽區右下角的「+」。

2.在跳出來的「按鈕編輯器」中,將「VR模式」的球形按鈕拖曳到下面的功能欄中,方便未來快速切換。

3.按下球形按鈕後,會發現影片預覽區縮成了一小格,模擬眼睛能看見的範圍,並且多了可以轉動的方向圖示和滑桿。

4.下方的滑桿可以視為Y軸,即模擬人類平行左右轉頭時,所能看見的畫面。

5.右方的滑桿為X軸,即模擬人類垂直上下襬頭時,眼睛可以看見的畫面。

6.要從 VR 模式切換回平面預覽模式,除了功能欄按鈕外,也可以直接在影片預覽區按右鍵,在選單中找到 VR 影片的啟用/關閉選項。

下一頁還有更多實用技巧!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