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訂閱制服務Adobe篇:Photoshop每月只要300元,還送雲端空間

解析訂閱制服務Adobe篇:Photoshop每月只要300元,還送雲端空間

在電腦上最具備生產力的兩大軟體套裝,一個是微軟的 Office 辦公室系列,另一個就是 Adobe 旗下的影像編輯工具!其實說到軟體訂閱服務,Adobe 算是非常早就跨入了這個領域,可見他們認為一次性的買斷無法為公司帶來太大的利益,所以數年前就將原先的 Adobe Creative Suite 系列,更名並重塑為 Adobe Creative Cloud。

加入了「Cloud」不僅代表 Adobe 將其軟體與雲端工作緊密配合,更代表訂閱制的全面上線,希望為使用者打造隨時隨地都可以順暢工作的環境,並觸及更普遍的非專業消費者。Adobe Creative Cloud 雖然立意良好,但其付費方案也是當前各種訂閱制軟體中最為複雜,本篇主題學習的主要重點就是將「如何訂閱Adobe Creative Cloud」這件事情給說清楚、講明白!

我真的需要Adobe Creative Cloud嗎?

眾所周知,Adobe 旗下的系列軟體以「專業應用」為主要出發點,或許會有讀者認為,自己平常的工作習慣中,並不會用到 Adobe Creative Cloud 所包含的各項軟體,那為什麼還需要購賣或訂閱?但是就筆者的個人經驗而言,這些軟體常常是當你需要「快速」、「有效率」的執行某項工作時,才發現「沒有它不行」。舉例來說,「圖片去背」這項工作不是只有 Adobe Photoshop 可以處理,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免費、開源的軟體,甚至還有線上的網頁版服務可用,就連微軟 Office 中的 PowerPoint 都有圖片去背功能,但實際使用這些替代方案後,就會發現上述這些軟體的呈現效果,都沒有 Adobe Photoshop 來得好。所以說「你真的需要Adobe Creative Cloud嗎?」雖然還是個視乎個人需求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當你很需要它手邊卻沒有它的時候,肯定會令人感到著急。 

在Adobe旗下有許多知名軟體,過去只有專業人士才會特意入手,化身Creative Cloud後,無論價格或取得方便性都變高許多。

訂閱制的好處顯而易見

以往一套 Adobe Creative Suite 要價不菲,除非確實有強烈的使用需求,或者用來當作生財工具,否則普通消費者並不會輕易入手。這時候,Adobe 推出的 Creative Cloud,將專業軟體全面改為訂閱制後,就為一般大眾帶來了非常大的福利,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即是購買的門檻降低了!以「急用」的角度來說,假設使用者突然接到了一個需要開啟、編輯向量圖形的工作,Adobe Illustrator 現在就提供了月費訂閱方案,消費者只要付出一筆很小的金額,足以在時間內應付任務需求,利用完畢後也不必繼續訂閱,既節省開銷又能完成工作,這就是過去「買斷制」Adobe軟體所辦不到的事情。

 如Photoshop這類軟體雖然十分專業,但即便是簡單的製圖或修改照片等工作,用它就是比操作其他的軟體更加順手。

別忘了還有PDF編輯

不得不承認,PDF 格式雖然已經成為了世界標準(ISO 32000-2),但如果要編輯、處理 PDF 檔案,那麼最佳的搭配軟體還是Adobe Acrobat。即便有其他免費、付費的軟體可以替代,但功能通常也沒有 Acrobat 如此齊全,純粹就使用體驗來說,Acrobat 確實有它的厲害之處。同樣的,一般消費者如果只是要開啟 PDF 檔案,免費的 Adobe Reader 就足堪重任,但突然有建立 PDF 檔案或複雜工作的需求,如複製文字、調整格式等,手上沒需要授權 Adobe Acrobat 就會覺得窒礙難行。

雖說PDF檔連Google Chrome都可以讀取,但說到編輯,確實沒有其他軟體,會比Acrobat更具備相容性。

Adobe Creative Cloud 訂閱方案詳解!

相較於微軟 Office 365或其他訂閱制服務,Adobe Creative Cloud 的各項收費方案,可以說是其中最複雜、最難一眼看穿的了。基本上,Adobe 考量到使用旗下軟體的主打客群「五花八門」,每個使用者都會有自己所需要特定服務,所以客製化了許多獨特的收費方式。只不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有個大原則是:「單獨訂閱一套軟體」絕對最貴,而且其價格與套裝或年費方案相比,差距十分之大,所以筆者建議,即便消費者真的只需要一套軟體,都該轉而購買年費方案,會較為節省支出,除非你很確定不會使用該服務超過一個月以上。

Creative Cloud的訂閱方案既多且雜,加上本身軟體數量也不少,所以Adobe也一直在調整、推出各種計劃與價格,試圖照顧所有使用族群。

全包、獨訂或攝影

目前面向一般消費者市場的 Adobe Creative Cloud 訂閱方案,可以粗略分成三種,第一是「完整應用程式」,即提供超過20款以上的桌面版 Adobe 軟體,給予消費者使用,相當於過去的Adobe Creative Suite,另外再附贈如基本100 GB的雲端儲存空間和 Adobe Portfolio、Adobe Fonts、Adobe Spark 等功能。第二種訂閱方案就是「單一應用程式」,消費者要Photoshop就只訂 Photoshop,要 Illustrator 就只訂 Illustrator,同樣附加100 GB雲端空間與額外功能使用權。第三種比較特別,稱為「攝影」計劃,內含 Lightroom、Lightroom Classic與Photoshop 三套軟體,加上少量的雲端容量,顯然是主打「修圖」等專業的影像工作者而來。

在「攝影」計劃中,包含了一般消費者也很常用的Lightroom與Photoshop,不少業餘愛好者或職業攝影師,都會付費進行訂閱。

月繳、年繳和每月年繳

個人的 Adobe Creative Cloud 訂閱方案,其付費方式分成三種,第一是「月繳型計劃」,即不綁約且每月扣款,與其他公司的月費型方案無異。第二種是「預付年度計劃,聽起來好像很繞口,但其實就是一次付清12個月的軟體訂閱費用,相對於月繳方案,預付年度計劃扣會比較多,但也相對要求消費一次付出大量金錢。第三種就很複雜了,Adobe 將它稱為「每月繳費年度計劃」,怎麼年跟月同時湊在一起呢?其實這種付費方式並不難理解,簡單來說就如同「有綁約期限的電信資費」,選擇「每月繳費年度計劃」就等於跟 Adobe 簽了一年的軟體使用權合約,消費者可以用每月扣款的方式,用接近年繳的優惠價,享受 Adobe 軟體提供的服務,但若在合約中途退出,Adobe 也將要求消費者一定比例的「違約金」,算是一種「年繳但分期付款」的概念。 

【專業軟體、雲端空間,怎樣訂閱最省錢?】iCloud篇:從50GB到海量2TB,省錢升級容量靠這招

Adobe Creative Cloud常見問題Q&A 

接著筆者整理了關於 Adobe Creative Cloud,許多使用者可能都會有的疑惑。基本上 Adobe 是一家非常擅於跟消費者溝通的公司,很多問題的解答,在他們的支援網站上都會有圖文並茂的教學,但有些事情Adobe卻也常常「藏得很深」,不用正確的方式搜尋,可能還是會找不到。

Q:「每月繳費年度計劃」的違約金要怎麼算?

如果消費者選擇用「每月繳費年度計劃」來訂閱 Adobe 旗下服務,而年約中途又退出訂閱的話,就必須付出「未完成合約」總值的50%違約金,但若在訂閱後14天內解約,原本已扣款的月費可以全數退還。舉例來說,今天小明透過「每月繳費年度計劃」來訂閱每個月672元的 Illustrator 軟體,但使用了六個月後,小明選擇退出訂閱,但由於合約還有半年沒有走完,所以小明必須再付給 Adobe 公司6個月672元,共4,032元的一半,即2,016元的違約金。從以上例子可以得知,選擇「每月繳費年度計劃」卻中途退訂,確實會虧上很多錢,而且軟體的存取權限,還只能使用到當月的計費周期結束為止,所以真的不如乖乖的把合約走完,避免無謂的浪費。

關於訂閱條款和違約金相關的規定,就寫在這一份密密麻麻的合約條文章,相信沒多少人有時間、精力一字一句看完。

Q:使用者可以訂閱多個單一應用程式嗎?

答案是可以!根據 Adobe 官方說法,即便消費者想一個一個分別訂閱,該公司旗下的各式軟體或服務,而非購買「完整應用程式」套裝,亦是沒有問題,不過前提是每個「訂閱」的軟體都得是不同對象,如不能先購賣月費制的 Illustrator,再購買年繳方案的 Illustrator。而針對「攝影」專案,理論上只要單獨訂閱軟體不涉及 Photoshop,Adobe 也會允許消費者分開進行購買。另外,Adobe Creative Cloud 的各項軟體,其訂閱方案都可以隨時切換,覺得隨付的雲端空間不夠用,或是突然想要年繳改月繳,Adobe 基本上不會進行任何限制。

Q: Adobe Creative Cloud內含軟體,可以安裝在幾台裝置上?

無論「Adobe Creative Cloud」這套軟體本身,或者 Adobe Creative Cloud 所內含的各項應用程式,都可以無限制、無限量的安裝在使用者的任何裝置上。只不過,同時只能有兩台裝置,允許從付費軟體訂閱會籍相關連的帳號進行「啟用」。換句話說,一套的正版的 Photoshop 或 Illustrator,雖然可以安裝無數次,但僅有兩台裝置可以同時具備「合法授權」,而且 Adobe 更限制同一套軟體、同一個訂閱帳號,只能在單一台裝置上使用,即兩台「合法授權」的裝置無法同步開啟,十分嚴格。不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中的所有軟體,基本上都具備「離線使用」的能力,只要於程式再度要求連上網路檢查授權之前,使用者或許可以試著小小「偷吃步」一下,讓其中一台有授權的電腦離線後,再開啟應用程式,但不保證絕對會成功就是了。

Q:是否還有任何辦法「買斷」Adobe的專業軟體?

有,但並不能買到最新的 Adobe Creative Cloud 產品,而且一般人基本上也沒有機會買到。 Adobe 其實針對企業用戶,依然提供了一次性買斷的付費方案,但所提供的軟體是舊版,如 Adobe Acrobat Pro 2017等,而且還不是全部的軟體都可以買斷授權,如 Illustrator 現在除了舊款的實體序號外,並沒有其他任何能夠買斷的方法。簡單來說,Adobe 現在針對企業用戶,也推出了一到三年,可自訂內容與使用者數量的期限合約方案,所提供的自然是 Adobe Creative Cloud 所包含的產品,比微軟 Office 更全面轉向訂閱制。以 Adobe 旗下專業軟體而言,由於其不可取代性,企業對於「不能買斷」這件事情,也只能含淚面對;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雖然絕大部分軟體,在入手的價格門檻上,相對過去的「直接買斷」降低了許多,表面上算是好事情。

訂閱Adobe Creative Cloud軟體,請跟我這樣做!

雖然 Adobe Creative Cloud 可以安裝在無限多個裝置上,但同時只能授權兩個裝置啟用付費訂閱後的軟體,若有第三個裝置需要使用,登入時就會跳出視窗,提示使用者要踢除哪一台已啟用的電腦。不過這個步驟,消費者並不需要等到事情發生時再來處理,透過網頁端的 Adobe 帳號管理,我們可以清楚、快速掌握每個裝置的授權情況,並允許哪些裝置可以繼續使用訂閱軟體。此外,如果消費者「主動登出」已啟用裝置上的 Adobe 帳號,Creative Cloud 也會將其行為視為「撤銷啟用」,如果有某一台電腦中,非常需要 Creative Cloud 裡的某一套軟體,使用者就得注意帳號的登入狀況,尤其有多個裝置共用時更要留心。

1.首先到「https://tinyurl.com/yxaa8h9j」選擇自己想要的方案與付費方式,再按一下「立即購買」。

 

2.接著跳轉至輸入電子信箱的畫面,已經是Adobe會員就直接輸入E-Mail,非會員後續可以設定密碼,再按「繼續付款」。

3.在此輸入信用卡或簽帳卡資訊,點「提交安全訂單」後即購買完成!

4.接著到Adobe帳號的管理頁面,往下拉找到「檢視和下載我的應用程式」,即可開始下載、安裝方才購買的訂閱軟體。

5.如果沒有購買某套軟體,或者是未付費的免費會員,同樣可以在上一步驟點入的頁面中按「試用」來限時體驗。

網頁端管理登入裝置,避免無法啟用訂閱授權

雖然 Adobe Creative Cloud 可以安裝在無限多個裝置上,但同時只能授權兩個裝置啟用付費訂閱後的軟體,若有第三個裝置需要使用,登入時就會跳出視窗,提示使用者要踢除哪一台已啟用的電腦。不過這個步驟,消費者並不需要等到事情發生時再來處理,透過網頁端的 Adobe 帳號管理,我們可以清楚、快速掌握每個裝置的授權情況,並允許哪些裝置可以繼續使用訂閱軟體。此外,如果消費者「主動登出」已啟用裝置上的 Adobe 帳號,Creative Cloud 也會將其行為視為「撤銷啟用」,如果有某一台電腦中,非常需要 Creative Cloud 裡的某一套軟體,使用者就得注意帳號的登入狀況,尤其有多個裝置共用時更要留心。

1.首先登入網頁版的 Adobe 帳號管理頁面,在「總覽」處找到訂閱產品的「檢視計劃」。

2.接著往下拉就可以在「已啟用的裝置」中,找到獲得已登入帳號,獲得授權的電腦,再點右邊的「停用」。

3.網頁會再提醒一次是否要撤銷該電腦的啟用權限,確認電腦名稱無誤後,點選「停用」。

4.使用者也可以直接從軟體中登出帳號,藉此撤銷啟用。開啟任一 Adobe 軟體,在「說明」選單找到「登出」即可。

5.若要取消訂閱,登入網頁版 Adobe ID 的帳號管理頁面後,點上方的「計劃」頁籤,往下拉找到產品按「取消計劃」即可。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水水肉
1.  水水肉 (發表於 2019年11月17日 22:58)
Adobe軟體上手的門檻不算低,通常會操作的人不會刻意中斷使用,而不會操作的人,也很難透過「急用」,就輕易上手這些軟體。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