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hone之前攻佔口袋的產品:B.B.call、Walkman、Game Boy

相機不再是笨重的機器

另一個由掛在身上的,也在慢慢進化之中,推出了越來越薄進入口袋的產品:相機,由早期底片機到後來數位相機經過了不少演化。相機進入口袋的風潮應該算是由 Sony T系列開始,把相機做的像是名片盒這麼薄,就算是女生的口袋都能輕鬆進入。

在iPhone之前攻佔口袋的產品:B.B.call、Walkman、Game Boy

▲Sony DSC-T系列相機是名片相機的經典產品,上圖為T3。

隨著網路的發展,分享照片也變成了全民運動。不只是出去玩耍拍照,就連平時吃飯前也要拍照,無聊的時候就會拿出相機來拍照。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相機變成了另一個口袋必備的科技產品。但在口袋型消費相機進化到一個程度之後遇到了一個微妙的瓶頸,手機的相機品質慢慢地追上了消費機所拍照的品質。

高階的智慧型手機的相機開始支援500萬以上畫素,鏡頭成像品質也改變了過去手機照片不能看的情況。我們開始在吃飯前不拿出相機,而是拿出智慧型手機來拍照。

遊戲也可以拿在手上

另一個解決人們出門在外無聊的產品就是掌上遊戲機,由紅白機引發遊戲流行的任天堂在1989年推出的 Game Boy,沒多久就變成了人們手上最火紅的遊戲產品,即使到了2004年還是銷量最高的遊戲機種。由一開始機身有點大的灰階畫面 Game boy,到後來比較迷你,可以比較容易放進口袋的彩色主機 Game Boy Color 都可是不少人童年的回憶。

在iPhone之前攻佔口袋的產品:B.B.call、Walkman、Game Boy

▲你也有這台經典的 Game Boy 嗎?(照片來源:Wikipedia

掌上型遊戲機後來也慢慢變成二分天下的局面,由 Nintendo DS系列、PlayStation Portable 平分大部的遊戲市場。SEGA 的 Game Gear 雖然風行一段時間,但因為體積問題和續航力不足,也沒有強勁的接班機,就沒再推出。

終極統一的口袋產品

口袋中的科技產品由早期只能通話的手機、只能聽音樂的隨身聽、只能拍照片的相機,變成了一台可以做所有事情的智慧型手機。現在的手機不但能拍能聽,而且更多人拿來的是上網、玩遊戲。不知不覺之中,口袋的科技產品全部的功能已經整合到了手機身上,而且每項功能都能發揮的不錯。手機的處理器也由雙核心跨到四核心的領域,效能甚至比過去電腦還要強,就連運行3D遊戲都不是問題。

要說下一個進入我們口袋的科技產品是什麼的話,也許就是能做到和電腦一樣工作的裝置,也就是整合筆電功能的手機。這一天什麼時候會來呢?我想我們很快就能體驗的到。

延伸閱讀:

Sony 牌手機 Xperia Ion、Xperia S 新機亮相

Fujitsu Arrows 四核心手機亮相,搶頭香在 CES 2012 現身

無敵小恩恩
作者

我只是個打字的。

使用 Facebook 留言
D4549247d8ac2e8b667e3380305f5ca5?size=48&default=wavatar
1.  Alex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09:53)
補充一個小故事,黑金剛被稱為大哥大的原因:
==========
行動電話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素有「大哥大」之稱,據聞此稱號的由來來自於武打明星洪金寶。他是當時電影業界第一位使用行動電話的人,而他在業界素有「大哥大」之稱(成龍當時被尊稱為「大哥」,因洪金寶是他的師兄,故被稱為「大哥大」),故當時的行動電話就被稱為「大哥大」。[1]此稱呼也在中國大陸及台灣通行,如今在台灣「大哥大」依然可以用來指代一切手機。而在中國大陸則專指這種體積巨大的老式手機。
===================
此說有相當的可信度...但我亦無法考證就是了。
A8cb1a0229a99511155ca2cf849f2271?size=48&default=wavatar
2.  Daryl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15:37)
軼聞:
早期香港電影裡的"大哥大"其實都是同一支. 因為當時香港就這一支手機. 所以片組人員都常常互借.
5b49c94dddf1ec5828720262fe193c30?size=48&default=wavatar
3.  5D小78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22:32)
「能做到和電腦一樣工作的裝置」?

不可能一樣,光是大螢幕、大實體鍵盤這兩點就是行動裝置永遠辦不到的。十年後頂多是語音功能變得比較強大而已,到時滿街都是自言自語的白痴,我猜:P
凌武
4.  凌武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23:22)
Nokia 3310 我資工系老師前陣子還有用哩XD
最後好像是 電池買不到~
跟我媽一樣 才換的
6fdaefa5997a2e8ece3a27ed753c3200?size=48&default=wavatar
5.  小明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23:30)
同意樓上說法:

就算到了五到十年,筆電與智慧型手機仍是不同定位的產品。但從這次CES 2012電子展可發現幾件事:

1.輕薄筆電邁向14/15/17吋、加入觸控螢幕以及另一設計思維之下的翻轉/折合/滑蓋/可拆式筆電。大尺寸筆電與AIO的差距僅剩下電池,小尺寸筆電也能擁有平板的觸控與良好的文字輸入能力。

2.利用雲端服務方式,裝置管理將變得易用。
無敵小恩恩
6.  無敵小恩恩 (發表於 2012年1月13日 23:58)
如果把影像投射到空中的話,那就沒有螢幕大小的問題了,至於鍵盤就看看語音輸入的表現,或是未來說不定會有投影操控之類的東西。
6fdaefa5997a2e8ece3a27ed753c3200?size=48&default=wavatar
8.  小明 (發表於 2012年1月14日 12:35)
首先:與其投影顯示,不如用無線顯示螢幕,簡報演講時情況更為明顯。

其次:目前語音輸入尚須改善問題,在於語調、語言、語意以及環境干擾這類因素。到目前為止:鍵盤與手寫輸入,精確程度與語言支援方面,仍高於語音輸入模式。為了開啟瀏覽器等應用程式,點擊或觸控就能做到的事,用語音輸入豈不是多此一舉?

最後: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易於攜帶與隨時上網閱讀。但比起PC/NB等裝置而言,就算兩者皆為雙核處理器,不論在效能、閱讀尺寸以及文字輸入方面皆無法相比。

真正的變革在於改進使用效率:從蒸氣機關車演變為子彈列車、往復式飛機演變為噴氣式飛機、底片演變為數位影像檔案、甚至是網路革命,皆為縮短時間與距離,便利生活的最佳詮釋。

但是:網路革命改變了世界,但對於實體物品的運送,仍需要傳統運輸模式。智慧型手機/平板之於PC/NB,這是另一回事:使用模式的不同,不同的尺寸與使用模式,也造就了這類產品不同定位。
705966e027d0e5a71bec41df14d3e582?size=48&default=wavatar
9.  劉志宏 (發表於 2012年1月15日 11:03)
我相信以後的手機大概就跟手錶一樣大,
另加無限傳輸的3D眼鏡和耳機就構成完整的移動設備。
加上雲端就擁有和現在的超級電腦一樣強大的能力。
到時候筆記本和平板就只能在博物館看到了。
6fdaefa5997a2e8ece3a27ed753c3200?size=48&default=wavatar
10.  小明 (發表於 2012年1月15日 22:19)
1.雲端服務是否全面普及,端賴有線/無線網路的佈署數量。另外:雲端服務即使盛行,離線功能仍有必要,"網路電腦"從90年代中葉問世,到了Netbook/Nettop才逐漸所接受,重點仍在於效能提升以及離線服務功能。

2.問題在使用習慣:這不是五到十年就能完全改變(除了CRT螢幕演變為LCD螢幕、底片演變為數位檔案等情形)。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