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ADVERTISEMENT

PCIe Gen4 平台已經十分成熟,現今主流的 SSD 資料碟容量是 2TB,系統碟則為 500GB~1TB 不等。玩家們裝機時,考量的無非是容量與介面,以及要拿固態硬碟做什麼應用,十銓這次推出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 剛好滿足資料碟與系統碟的兩種需求,方便玩家一次購齊。

雙重散熱,很涼爽的 T-FORCE CARDEA Z44Q

NVMe SSD 方面,由 T-FORCE CARDEA Z44Q 挑起大樑。SSD 的價格組成其實是有可依循的規則,若是使用同樣的顆粒、同樣的控制器,基本上容量與價格會有等比關係。以目前的市場來看,5000MB/s 的讀寫速度是 Gen4 的主戰場,1TB 的價格會落在 3,500 新台幣上下,2TB 則差不多是加倍。

T-FORCE CARDEA Z44Q 定位在高速資料碟,因此沒有出 1TB 的型號,起跳就是 2TB,預算充裕的玩家也可以直上 4TB 的版本。當然了,以現在的 SSD 價格容量比來看,買兩顆 2TB 仍然會比買一顆 4TB 划算些,端看玩家的插槽是否足夠。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Z44Q 使用的控制器是 PHISHON PS5016-E16,讀寫的上限是 5000MB/s 與 4400MB/s,在群聯的消費級產品線裡,是落於中間階級。這裡也再複習一下 Gen4 SSD 的速度現況:讀寫速度落在 3500MB/s 左右的,是入門款式;5000MB/s 則是效能主流,6000~7000MB/s 是頂級規格,E16 這顆控制器,算是主流效能 SSD 裡的熟面孔。

(資料來源:https://www.phison.com/zh-tw/technologies-gen4/pcie-gen4-awareness/1161-ps5016-e16_tr)

快取是使用 SK Hynix H5AN8G8NCJR-VKC,正反面各有一顆。記憶體本身則是使用美光的解決方案 Micron IA7HG66AWA 3D QLC NAND,組成總容量 2TB 的固態硬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大家都知道,影響固態硬碟效能的主角除了介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顆粒與控制器。然而 NVMe SSD 體積小,這個優勢也讓它成為了雙面刃:不易散熱,因此 T-FORCE 產品線通常會在散熱上特別做加強,儘快在效能上的影響不大,也能有效確保固態硬碟穩定運作,使其能達到理想的使用壽命。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T-FORCE CARDEA Z44Q 提供了兩種選擇,一種是較為基礎的石墨烯散熱片,另一種則是效果更佳的鋁鰭片。散熱片對於愈來愈高速的 NVMe 固態硬碟至關緊要,既然原廠有附,最好就把它裝上去。莫以為這薄薄的一層對溫度沒啥影響,以下是比較後的結果:

不裝散熱片,待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不裝散熱片,全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加裝石墨烯散熱片,待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加裝石墨烯散熱片,全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加裝鋁鰭片,待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加裝鋁鰭片,全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經過比較可以得知,不加裝散熱片容易讓 NVMe SSD 溫度過高,滿載時高達 64 度,閒置時,也有 47 度之譜。相較下石墨烯散熱片可以達到約 8~10% 的降溫效果,鋁鰭片則是上看 15%。

觀察閒置溫度的意義較不大,但鋁鰭片可以把滿載時壓到 52 度以下,光是讓 CrystalDiskInfo 的溫度指標維持藍色,就讓人安心不少。儘管如此,原廠出貨時還是提供玩家選擇需要的散熱方案,在空間的運用上也會比較性靈活,如果玩家自備散熱效果更佳的元件,一樣能搭配使用。

讀寫達標,存放遊戲爽度高

消費級應用究竟需要多快的固態硬碟?這個問題一直挺熱門。影音及遊戲的存取,在進入 NVMe 世代後,速度每上升一階所帶來的邊際效益會逐漸示微,不似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的對比,躍升的幅度自然也不會有 SATA 至 NVMe 來得大。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以上幾個遊戲都是載入時間較長的遊戲,可以看出在SATA 固態硬碟、Gen3 及 Gen4 固態硬碟上的速度落差。如果已經有 Gen3 SSD,那麼遊戲的載入會快個一兩秒,至於與 SATA 固態硬碟及傳統硬碟的落差就不必強調了。

再從檔案的搬移來看,絕對是有感提升。尤其是常變更資料存儲政策、或者常需要跨硬碟置換大體積影音檔的玩家,能省下不少時間成本。

CrystalDiskMark,讀取幾乎就是 5000MB/s,寫入落在 3600~3700MB/s 之間。

TxBENCH 的結果約略相同。

ATTO DiskBenchmark,讀寫在 256KB 之後趨於穩定。

有什麼大檔案需要那麼快的頻寬?遊戲資料檔以及影音檔是最常見的類型。最近受電影火紅而釋出資料包的微軟模擬飛行就是一款體積大、載入時間也久的遊戲。如果要幫它搬家,省下的時間會很可觀。

當然啦,影音玩家一次要搬移繁多 GB 級的檔案,也會很受用,尤其是要編輯 8K 影片時,光拷貝個檔案的工時就能體現高速固態硬碟的能耐。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8-12900K
  • 主機板:Z690 AORUS ELITE AX DDR4 
  • 記憶體:Crucial DDR4-3600 8GB x 2
  • 散熱:MasterLiquid ML360R RGB
  • 電源:Cooler Master V1000

系統碟,交由 VULCAN Z 來代勞

如果你只有一顆 SSD,當然會優先拿來做系統碟,達到最佳的隨機讀取效能。系統碟的容量通常就不必那麼龐大,Windows 系統加上記憶體置換空間、以及 Office、Adobe 等軟體,其實 256GB 已經綽綽有餘,考量到影音暫存檔,1TB 會是很合適的選擇。

1TB 容量的 SATA 固態硬碟,價格尤其誘人,加上其隨機讀寫效能與 NVMe 固態硬碟的落差不似循序讀寫來得大,反而更適合用來做系統碟。T-FORCE VULCAN Z 提供 240GB / 256GB / 480GB / 512GB / 1TB / 2TB 多種容量,可以有效利用主機板上的 SATA 插槽,達到 SATA III 的速度上限,或是用它來做較冷的備用儲存空間也不為過,畢竟現在傳統硬碟也不算便宜。

SATA SSD 的速度就是 500MB/s。系統碟很夠用了。

SATA 版本的 SSD 是三年保固。

非常好辨認的 SSD 封面。

T-FORCE CARDEA Z44Q 與 VULCAN Z,萬元以內打造高速系統碟與遊戲資料碟

價格親民的 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系統碟加遊戲碟一次搞定

固態硬碟目前唯一的罩門是容量。4TB 以上的型號,坦白說離平民應用能接受的價格還有一段距離。但是 2TB 以下的容量,加上體積與效能的考量,其實價格已經跟傳統硬碟接近了。

而且台灣的硬碟市場有個眾所皆知的怪現象:外接硬碟比內接硬碟便宜,如果真的需要大容量、6TB 以上的硬碟,建議買顆外接傳統硬碟最實際。至於內接硬碟、或是要帶著走的隨身碟,實在沒有理由不選擇固態硬碟。

T-FORCE CARDEA Z44Q 出色之處,在於其主流效能及超值價格,而且散熱片給得很大方。VULCAN Z 雖然是採用 SATA 介面,要當成系統碟加資料碟雙棲也不是不行。部份玩家可能會誤以為硬碟只會愈來愈便宜,這倒未必,現在要組新電腦,儲存空間的成本不算低,能用低於萬元的價格同時享有主流效能加充裕的容量,T-FORCE CARDEA Z44Q M.2 SSD 與 VULCAN Z SSD 算是很超值的組合。

購買連結:

Gongbo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