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款 iPad Pro 還有一周才上架,但發表的「Crush」廣告卻先惹怒廣大網友

蘋果新款 iPad Pro 還有一周才上架,但發表的「Crush」廣告卻先惹怒廣大網友

ADVERTISEMENT

蘋果公司通常以聰明、製作精良的廣告著稱,但最新一支的廣告卻令人失望。 該廣告描繪了一堆創意工具和物品被壓成 iPad 的形狀。 

蘋果在新 iPad 5 月 15 日上市之前的虛擬發表會上發表了這則長達一分鐘的廣告,名為「Crush」 。 該宣傳片由蘋果公司內部團隊製作,配以 Sonny 和 Cher 1971 年的歌曲《All I Ever Need Is You》配樂,以粗暴的方式壓碎了大部分的東西。 

蘋果新款 iPad Pro 還有一周才上架,但發表的「Crush」廣告卻先惹怒廣大網友

當蘋果試圖重振下滑的 iPad 銷量時,首席執行長提姆‧庫克 (Tim Cook) 在 5 月 7 日網路上稱讚了這則廣告和即將推出的平板電腦,並呼籲「想像一下它將用來創造的所有東西」。 這是庫克的工作,但這位高層似乎幾乎是唯一一個持有自己觀點的人,因為這則廣告引起了幾乎所有人的強烈反對。

蘋果公司事後對該廣告道歉,並取消了電視播放計劃。蘋果公司行銷副總裁托爾‧邁倫(Tor Myhren) 告訴媒體:「我們在這支影片上犯了錯,我們很抱歉。」但蘋果公司拒絕提供進一步的評論。

然而,許多人都對這支廣告產生了負面和強烈的反應,其原因 並不是因為我們看著東西被壓碎。 因為平日就可以看到許多Youtube頻道內容專門呈現碾壓、焚燒、爆炸和一般性地摧毀日常物品。 另外,我們也知道這類事情每天都在轉運站和回收中心發生。 所以破壞東西不是原因。

同時也不是因為這些東西本身有多麼值錢。 當然,鋼琴是值錢的。 但我們經常在動作片裡看到它們被炸毀,也不會感到難過。 很多人喜歡鋼琴,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捨棄一些廢棄的小型鋼琴。其餘的物品也是一樣:它們大多是可以在網路上用便宜的價格購買的舊貨,也可以在或者在回收場免費取得。 

問題不在於影片本身,公平地說,製作和拍攝該廣告的人做得非常好。 問題不在於媒體,而在於傳遞的資訊。 

我們都可以理解廣告表面上的意思:你可以在 iPad 上做所有這些事情。 太棒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前幾代的 iPad 上做到這些,不過新款更薄了,而且性能提升了。 

但大家都知道,我們和蘋果廣告的執行者不一樣,因為我們都活在現實世界中,被壓碎的東西代表著物質的、有形的、真實的東西。 真實是有價值的。 蘋果公司顯然認為他們可以將這些價值壓碎成另一個黑色的鏡子 (指冰冷的科技產品)。 

這種想法令顯然也讓許多其他人感到不爽。 

在音樂影片或「流言終結者」 (Mythbusters) 節目中摧毀鋼琴實際上是一種創造行為。 即使毫無理由地摧毀鋼琴 (或顯示器、顏料罐或鼓組),充其量也只是浪費! 

但蘋果公司所做的卻是為了說服你,你不不需要這些東西,你只需要蘋果的小設備,它可以做所有這些事情甚至更多,而且不需要像琴弦、鍵、按鈕、畫筆或混音台這樣麻煩的東西。 

我們都在應對媒體全面轉向數位化和永遠上線的後果。 在許多方面,這確實是件好事! 科技賦予了人們巨大的力量。 

但在其他同樣真實的情況下,數位化轉型感覺有害且強加給我們,這是一種科技烏托邦的、億萬富翁批准的未來願景,在這個未來中,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人工智慧的好朋友,並且可以在冰冷的玻璃螢幕上學習彈奏虛擬吉他。 

您的孩子喜歡音樂嗎? 他們不需要豎琴;把它扔進垃圾堆。 iPad 就足夠了。 他們喜歡畫畫嗎? 蘋果鉛筆,和鋼筆、水彩畫、油畫一樣好! 書本? 別鬧了! 摧毀它們。 紙張毫無價值。 使用另一個螢幕。 事實上,為什麼不在蘋果Vision Pro上閱讀,體驗更假的紙張感覺呢? 

蘋果似乎忘記了,正是現實世界中的東西——蘋果廣告中摧毀的東西,才賦予了這些東西的虛擬版本價值。 

虛擬吉他無法取代真正的吉他;這就好比認為一本書可以取代它的作者一樣。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出於不同的原因同時欣賞兩者的價值。 但蘋果的廣告傳遞了這樣一種訊息,即它希望的未來沒有油漆瓶、可轉動的旋鈕、雕塑作品、實體樂器、紙質書籍。當然,這就是它多年來一直在銷售給我們的未來願景,只是以往沒有這麼赤裸裸地表達過。

儘管與蘋果 40 年前開創性的反威權主義的《1984》廣告相比差之甚遠,但原始的「Crush」廣告自星期二發表以來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次數已接近130 萬次。 和蘋果公司大多數影片一樣,這部影片的評論功能被禁用。

這可能是蘋果公司在整個事件中做出最好的決定。

另一方面,庫克昨天發表的推文已經獲得了大量瀏覽和評論,其中正面評價少之又少,猶如大海撈針。

蘋果公司一向以行銷和溝通的完美著稱,但對於「Crush」廣告及其引發的回響,他們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資料來源: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