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4 19:00

手工改造成 USB 3.0 機殼,升級享受極速快感

ADVERTISEMENT

Part 2:內接插頭換USB 3.0

1.電線去皮

▲先將USB 3.0線材外部的塑膠皮除去,露出內部的銅線。

2.連接接腳和線材

ADVERTISEMENT

▲拿出杜邦接頭的接腳,接腳靠內側的金屬片用以夾緊銅線,外部的金屬片用以夾住電線外皮,使用一般的尖嘴鉗夾住即可。

3.上錫固定

▲由於我們並不是使用專用夾具固定,筆者建議可以再以焊錫固定。不過錫也別上太多,等一下接腳會塞不進接頭裡。

ADVERTISEMENT

4.接腳插入杜邦接頭

▲八支接腳都和線材連接後,依據前頁USB 3.0接腳定義,依序插入杜邦接頭裡。插入時請將接腳夾住電線那面朝向杜邦接頭固定卡榫。

5.做上記號

ADVERTISEMENT

▲杜邦接頭雖然和USB 3.0內部接頭相容,但是並沒有防呆裝置,插上主機板時容易插錯。此時便可使用油漆筆或是立可白在缺口處塗上記號,或是直接利用烙鐵溫度,將那支空腳位的洞封死。

6.插上主機板

▲插上主機板時請再三確認沒有插反,到此改裝完畢,接下來就是實際開機測試了。

ADVERTISEMENT

改裝後效能不減

下方上圖為隨身硬碟(USB 3.0介面、JMicro JMS539晶片、Hitachi 250GB 5400轉硬碟)直接連接USB 3.0擴充卡(Etron EJ168晶片)的傳輸測試結果,下圖為經過我們自製的USB 3.0機殼前方面板。經過比較發現,在速度上無明顯差異。直接連接擴充卡,硬碟最外圈讀取速度可達83.7MB/s;藉由自製的前面板,讀取速度可達83.MB/s。直連的突發速率(只在硬碟快取操作)為144.3MB/s,經由前面板為140.3MB/s。證實自行改裝USB 3.0是可行的,並不會因為是土砲而影響傳輸效能,如果讀者在市面上找不到自己喜歡的USB 3.0機殼/擴充面板,到不如自己動手DIY一下吧。

▲接擴充卡USB 3.0埠。

▲接自行改造USB 3.0埠。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