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4 11:50

詳解AMD次世代平台:780G+北橋/SB800南橋

ADVERTISEMENT

 
▲下一代780G+北橋,外觀將與780G(左圖)相同,而AMD從SB600南橋(右圖)開始支援SATA2,SB800將提供SATA 6.0Gbps(SATA3)連接埠。

因為AMD享有購併ATI的優勢,在與競爭對手對抗時,採用整合型平台的「團體戰」,靠著較佳的IGP功能與效能,在先天上就比教有利。而依照實際狀況而言,採用IGP晶片組的整合型主機板,多半是中低價位的產品。適逢AMD即將在第二季,推出採用K10架構與45nm製程,主流級的Athlon II處理器,競爭力將會比上代的Athlon X2強很多,給了AMD一個很好的發揮空間。

ADVERTISEMENT

為了迎接Athlon II的到來,AMD就計畫更新主流平台的晶片組,預計由目前的780G/SB700,升級成下一代的780G+/SB800。既然說是「升級」,或多或少都有新技術與新功能,現在就一起來了解。

 

ADVERTISEMENT

780G+北橋晶片特點:
1.繪圖核心命名為Radeon HD 4200。
2.採用55nm製程,與780G、790GX相同。
3.整合RV620繪圖核心,跟780G的RV610差別不大,3D效能應也在伯仲之間。
4.主機板廠可添加side port memory,提昇3D繪圖效能(與780G同)。
5.支援SM 4.1、DirectX 10.1(780G僅有DirectX 10)。
6.支援UVD2技術,除了780G已有的視訊硬體解碼以外,還具備upscale成高解析度的功能。
7.支援AVT技術,在影像編碼、壓縮時,可以利用IGP作加速,減少工作時間。
8.預計2009年9月發表、上市。

看到這裡,如果期待下一代晶片組780G+(RS880),在3D效能上有什麼明顯進步的話,可能會讓你失望了。畢竟繪圖核心還是採用相同架構,晶片外觀與大小也相同(懷疑根本就是同一顆晶片),在時脈相近的前提下,很難得到令人眼睛一亮的效能成長。雖然研發代號叫「RS880」,但AMD沒把它命名為880G,事實上並不過份。如果你原先以為RS880的繪圖效能增長,就如同HD 4350與HD 3450之間的關係,而遲遲不敢購入780G主機板的話,現在可以放心下手購買了。

其實不難發現,780G+針對其他規格做了不少補強,雖然DirectX 10.1與SM 4.1的繪圖技術,對於低效能IGP晶片的意義並不大。但在影片播放、壓縮編碼的應用方面上,加入視訊upscale與AVT兩大實用功能,對使用者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依照目前的規格來看,除非其他競爭對手(Intel、NVIDIA)推出新產品,否則等到2009年9月的發表日後,AMD 780與790系列,仍是功能最強的北橋晶片,缺點真的只是無法應用在Intel平台上吧。

ADVERTISEMENT

 

SB800南橋晶片特點:
1.共14組USB 2.0連接埠
2.共6組SATA 6.0Gbps連接埠
3.HyperFlash 2.0技術(HyperFlash技術首見於SB700,2.0多了什麼還不得而知)
4.APCI 1.1(某些非官方的來源寫APCI 1.2)
5.整合時脈產生器

除了SATA3 6.0Gbps傳輸介面,以及14組USB 2.0連接埠以外,SB800南橋似乎就沒有重要的賣點。此外,這份平台方塊圖中,並沒有標明目前在SB750南橋上,非常重要的ACC超頻功能,會不會保留在SB800南橋當中。畢竟ACC超頻功能的原意,僅是突破第一代Phenom處理器的超頻瓶頸,等到SB800實際上市後,第一代Phenom處理器已經漸漸絕跡,而Phenom II又不存在超頻性的問題,在SB600舊南橋主機板上,時脈照樣可以跑得非常高,ACC功能如果被拿掉,也不需要感到意外。

ADVERTISEMENT


▲搭配SB800南橋,新一代AMD平台的詳細架構圖。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