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ADVERTISEMENT

筆者在上期技研堂單元中,探討了在進行影片轉檔時,使用硬體加速與純軟體運算,對畫質的影響。其中也稍微提到在使用同一套轉檔軟體的前提下,更改細部編碼設定,也會對畫質造成影響。

從容量反推畫質

以往筆者都是PSNR或SSIM等指標分數,做為評斷畫質的依據,這次筆者將換個方式,以x264編碼器CRF(Constant Ratefactor)編碼模式。由於我們固定CRF的Ratefactor參數,並更改細部編碼設定,理論上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畫質但大小不同的影片,這時只需要比較影片壓縮率,即可反推當固定輸出影片大小時的畫質表現。

CRF模式的運作方式是會固定編碼器內建的品質指標,好處是只需執行單一pass,轉檔速度比較快,而且不會因為速度較快而對畫質造成負面的影響,其缺點則是無法預測輸出檔案的大小。

Medium速度畫質平衡點

筆者將測試影片以AVC High Profile Level 3範本進行轉檔,並套用x264編碼器內建的10種速度範本,並將轉檔速度與輸出檔案大小收錄於下方表格。我們可以看到輸出檔案大小在Very Fast開始明顯地變小,速度除了在Very Fast有明顯落差外,在Slow也有另1個落差。因此筆者推薦使用Very Fast、Fast、Medium這3種範本,能在速度與畫質間取得不錯的平衡,如果比較注重畫質則選Slower,超級注重畫質的話,選Very Slow就好,Placebo的速度太慢,且效果不明顯。

此外筆者也將部分因速度範本不同而異的細部設定收錄於下表,其中差異比較大的部分,是動態預測搜索方式,其意義為比對前後畫面,只將有變動的地方記錄下來時所用的預測方式。diamond僅搜索上下左右4個像素,效果非常有限,hexagon,為向周圍6個方向搜索,multi hex則使用更複雜的六邊型形狀,能提供更精確的結果。SATD Exhaustive則是使用演算法進行詳細搜索,雖然可以更精準地抓到動態向量,但是效率非常低,除了會讓速度變慢外,效果並不明顯,不推薦使用。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將所有數據除以Ultra Fast數據標準化之後,可以看到從Very Fast開始檔案容量明顯減少。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同樣將所有數據標準化後,發現Very Fast、Fast、Medium的速度比Slow快上不少。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編碼結果與編碼工具一覽

延伸閱讀:

軟體轉檔?硬體加速?影像品質大檢驗

影像順暢度深度解析:破解 FPS 盲點、找出影像頓呆的主因

新一代影像編碼格式 H.265 完全析解,流量省一半,檔案更小更美

硬轉影片上字幕,硬體加速也要嵌入字幕

顯示卡 4 大反鋸齒技術探討:鋸齒的產生與消除,前處理、後處理之爭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影片轉檔速度範本怎麼選:尋找轉檔速度、畫質平衡點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falken
2.  falken (發表於 2014年1月08日 22:39)
※ 引述《樵哥》的留言:
> 似乎不同的轉檔軟體
> 數據應該也會有所不同
那應該掛了 Filters 的關係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