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4 08:20

藍光 燒錄機正要普及,要買名機趁現在

ADVERTISEMENT

早買享受到的不只是快感

如你所知,完全自行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的成本最高,特別是在日本這類高工資的國家,不過通常來說,品質與性能理應當都是最好的。當產品價格屢創新低紀錄時,你可曾想過其中奧妙?

在一部光碟機裡,OPU(Optical Pickup Unit,光學訊號拾取器)占去約30%~40%成本,其次是主控晶片等零組件,最後則是組裝成本。OPU生產良率提高和供應商數量增加,以及主控晶片供應商選擇變多,是零件成本降低的主要關鍵。而組裝成本則是和量產規模成正比,產量越高相對需要的人工數量也多,任誰都會想要降低這部分成本。

更遑論,市場滲透率提高前景看好時,越多碟機廠投入市場推出產品,在價格競爭壓力驅使下,也會帶動售價下滑,碟機廠自然會想盡辦法來維持獲利。OPU等關鍵零組件價格掌握在上游供應商難以改變,因此除了精簡用料之外(所謂的cost down),降低生產組裝成本是最通俗的做法。

ADVERTISEMENT

組裝成本降低三部曲

降低組裝成本的第一階段普遍是轉移至海外工廠,理論上,除了爽度和母國製造的不同之外,品質與性能不會有什麼差異。再進一步的則是轉交專業碟機廠代工生產,這通常也顯示,廠商認為該技術產品已經具備相當成熟度,準備轉移研發重心到其他產品上,是否還會下重本、重料來設計與製造產品,可想而知。

再來就是所謂的「貼牌」階段,一般而言,只要進入ODM階段,那麼該技術世代產品,技術應該是成熟到爛掉,而且在市場上已經相當普及。對碟機廠而言,可獲利空間很有限,自然不願意投入太多成本,進而轉向ODM途徑來維持毛利。

ODM這部分的操作手法相當多,例如碟機廠選定合作廠商之後,開出特定規格要求,像是指定部分料件採用碟機廠自家貨、強化部分規格設計、由碟機廠進行韌體檢測認證把關等。不過最終極的手法,則是碟機廠不提出特殊要求,這就屬於完完全全的貼牌。

ADVERTISEMENT

從這業界生態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何玩家口中的「名機」,通常只出現在普及前的機種,而且是原廠自行設計甚至是自製的產品居多。當然,也許你會想說廠商賺那麼多幹啥?廠商並非公益事業單位,賺來的錢除了要分攤當代技術產品的研發成本之外,還得累積研發下一世代技術的資金,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循環,科技怎麼可能一再進步呢!

有需要就出手吧!

簡單來講,燒錄器價格能夠變便宜,主要是因為關鍵零組件成本降低,不過這同時間也壓縮到廠商獲利空間,因此會以各種手法來維持毛利。雖然說便宜的產品不等於性能差,但是在品質與爽度這一部分,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的(燒錄器貌似老機種特別耐用……)。所以說,如果對品質有所要求要求、對產地有所執著、對產品原始設計廠商有所講究,那麼現在何嘗不是最好的採購時機!

對了,礙於主軸馬達轉速與碟片物理限制,12X寫入速度算是目前的設計極致,相信短時間之內不會有所突破,並不需要擔心現在買的機器很快就會淪為落後規格產品。最後,嘴砲完畢收工前,隨手附上幾張ODD產品照,大家一同來懷舊吧~~

ADVERTISEMENT

▲Yamaha CRW8424S CD-R 8X。


▲Plextor PX-W1210S CD-R 12X。


▲Sanyo CRD-BP4 CD-R 16X。

ADVERTISEMENT


▲Ricoh MP7200A CD-R 20X。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