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ADVERTISEMENT

這次取得 180GB 的 SSD 530,甚少廠商推出這容量配置產品,故缺乏同級比較競爭對象。因為其控制器為 8 通道設計,理論上 8 個通道各配置 2 顆顆粒,而所採用顆粒為 2CE 類型,是當前 LSI SandForce 與 Marvell 控制器能跑出最佳效能的組合。 180GB 容量的 SSD 530 只使用 12 顆顆粒,從其電路板線路布局來看,不排除是只利用到其中 6 個通道,唯一符合最佳效能組合規則的只有顆粒部分。

當然了,以上只是推論而已,官方標示性能倒是和 240GB 的相仿。循序最高存取速度為讀取 540MB/s、寫入 490MB/s,較 SSD 335 240GB 款讀取 500MB/s、寫入 315MB/s 高出一截,而隨機 4KB 存取 IOPS 性能是讀取 41000IOPS、寫入800000IOPS,同樣較 SSD 335 的讀取 20000IOPS、寫入 800000IOPS 優異,韌體調校顯然仍占有相當重要性。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LSI SandForce 控制器韌體層設計,可經由 CrystalDiskInfo 之類軟體查看資料寫入累計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除了 自動噪音管理(AAM),其餘常見 S.M.A.R.T. 功能全數支援。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I/O Comparison 循序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I/O Comparison 隨機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Overlapped I/O 模式 QD 4。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Neither 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MB/s 數據單位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IOPS 數據單位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Compression 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SSD Benchmark 測試。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CrystalDiskMark 測試:預設隨機亂數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HD Tune Pro 測試:讀取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HD Tune Pro 測試:寫入模式。

Intel SSD 530 固態硬碟效能實測
▲ PCMark 7 測試:Secondary storage 模式。

雖然缺乏比較基礎,但 SSD 530 終究是 SSD 520 的接替產品,依據 SSD 520 先前的表現來推論 SSD 530 實力,即便和市場眾多產品比較下未必是佼佼者,也不至於會辜負其價格應有表現。

SSD 530 當前市場價格約為 240GB 5,950元、180GB 4,900元、120GB 3,150元,而 SSD 335 是 240GB 4,930元、180GB 3,780元、80GB 2,450元,相同容量價差大約 1020~1120 元不等,兩者間有段明顯差距,並不難從中做出抉擇。以其硬體配置而言,會比較推薦選擇 240GB 款,相信其效能和同級產品相比,性價比表現是不會令人失望。

產品資訊:

  • 容量:180GB
  • 介面:SATA 6Gb/s
  • 尺寸:2.5吋、7mm
  • 指令集:Trim、NCQ
  • 保固:5 年
  • 廠商資訊:英特爾  (02)2716-9660

測試平台軟硬體配置

  • 處理器:Intel Core i7-3770K
  • 主機板:GIGABYTE GA-Z77X-UD3H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x 2
  • 顯示卡:Asus ENGTX560 TI DCII/2DI/1GD5
  • 硬碟機:Kingston SSDnow V100 64GB
  • 作業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bisheng
2.  bisheng (發表於 2013年11月30日 00:06)
※ 引述《Sac》的留言:
> 可惜9mm套件是用黏的,如果用鎖的就好多了

鎖在機殼上的螺絲孔位有標準規範可遵循,
其實是沒有使用那片的必要,機率微乎其微。
Yang Fu-Chieh
3.  Yang Fu-Chieh (發表於 2013年12月01日 21:38)
※ 引述《Sac》的留言:
> 可惜9mm套件是用黏的,如果用鎖的就好多了

這個加厚工具是給那些只能裝 9mm 厚度硬碟在用的吧~

如果是拿來裝在 PC 上,硬碟直接鎖在轉接架或者是用側邊螺絲孔直接鎖在機殼專門放 2.5吋設備的機架上,這塊也用不到..

所以是不是用鎖的應該是沒啥差別吧
Yang Fu-Chieh
4.  Yang Fu-Chieh (發表於 2013年12月01日 21:39)
※ 引述《Yang Fu-Chieh》的留言:
> ※ 引述《Sac》的留言:
> > 可惜9mm套件是用黏的,如果用鎖的就好多了
>
> 這個加厚工具是給那些只能裝 9mm 厚度硬碟在用的吧~
^的 NB (漏字了~)
bisheng
5.  bisheng (發表於 2013年12月01日 23:44)
※ 引述《Yang Fu-Chieh》的留言:
> ※ 引述《Yang Fu-Chieh》的留言:
> > ※ 引述《Sac》的留言:
> > > 可惜9mm套件是用黏的,如果用鎖的就好多了
> >
> > 這個加厚工具是給那些只能裝 9mm 厚度硬碟在用的吧~
> ^的 NB (漏字了~)

硬碟側面螺絲孔位都是靠近機體下緣,而廠商推出薄型產品
都從上方刪減厚度,故不會影響到公制的螺絲孔位固定。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