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0 08:30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效能篇:對決 GTX 680 SLI、功耗、超頻、拆解通通來

ADVERTISEMENT

尬效率:功耗、熱量雙重優勢

雙核心加持下,GTX 690在HD 7990出現之前肯定難有敵手,效能面大幅超前當今單核心卡王。在這樣的環境下,GTX 690又有些什麼特點值得注意?2個字簡而言之就是「效率」。

電力效率成指標

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這幾個月我們開始導入電力效率的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計算每瓦(W)電力所能換到的效能(幀)。之所以導入新測試,主要還是顯示卡已經碰到遊戲效能瓶頸,現在多數熱門遊戲都會注重硬體平衡性,讓低階電腦也能有一定的流暢度,而不會像Crysis一樣用什麼硬體玩都很不順,效能已經不是評測顯卡的唯一指標。

透過計算電力效率,可以很快速了解效能與功耗的增長,並看出同級產品的差異。最近Tahiti與Kepler經過28nm的加持,不僅效能強化,電力效率也有大幅增強。以GTX 690而言,DirectX 11的電力效率可達0.262幀,而以前的雙核心顯卡像是HD 6990、GTX 590大約只有0.197幀,效率提升的幅度約為32.9%,可看到經過製程強化後的明顯效益。

ADVERTISEMENT

▲FurMark滿載功耗部分,可看出GTX 690能將平台功耗壓在400W左右,而SLI模式下的GTX 680則要接近500W。

ADVERTISEMENT

▲雖然是雙核心顯卡,但是意外地電力效率相當出色,在DirectX 11環境下每瓦可換到0.269幀的效能,比GTX 680還要高。

雙核還比單核涼

散熱表現上,以往雙核心顯卡受到散熱器的限制,即使降頻也難逃高溫的影響。不過GTX 690這次表現意外令人欣賞,核心滿載溫度分別只有76度與82度,甚至比單核心的GTX 680還要低溫。或許是受到降頻的影響讓溫度較低,但是雙核心顯卡能有這樣的表現仍屬出色。

這次在散熱設計上,老實說與先前或是多數高階卡相比,並沒有特別之處,仍採用均熱板(Vapor Chamber)技術。整張顯卡重達1030公克,其中有730公克是散熱器。雖然散熱器比重很大,但是比起過往一些雙核心或是Tri-Slot顯卡而言,這比例並不誇張。

ADVERTISEMENT

這次GTX 690能抑制功耗與發熱,最大的原因還是28nm製程之故。不論AMD的Tahiti或是NVIDIA的Kepler,製程精進之後在功耗與發熱量方面都有十足的進步。即使是使用2顆GK 104核心的GTX 690,在發熱量方面竟然與GTX 680相當。

雖然說散熱設計不同、時脈也有差距,但是以往很少雙核心顯卡能比單核高階產品表現相當,這也讓人更期待雙Tahiti核心的HD 7990,能否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ADVERTISEMENT

▲閒置時受到省電、降頻技術的影響,普遍而言溫度都在30~40度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滿載時受到散熱器差異,各顯卡間並沒有客觀的比較基準,但是仍可看出GTX 690即使有2個核心,也能把溫度降到80度左右。

均熱板(Vapor Chamber)

均熱板內部是個真空腔體,並有用於熱量轉化的工作介質(大多為純化後的水)。運作時工質吸收熱量逐漸氣化,氣相工質接觸到均熱板冷面會凝結回液態,並釋放吸收的熱能,此為均熱板的基本循環。均熱板內壁十分粗糙,並有許多小區塊所構成,可增加接觸面積。由於均熱板微結構具有毛細現象,因此循環不受到重力所影響。(圖為GTX)

(後面還有,拼超頻:超上1GHz榨乾效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