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ADVERTISEMENT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2004.4創刊~2005.12

1、 Pentium 4時代最終核心Prescott(2004.4)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隨著Prescott的推出,Intel Pentium 4處理器製程從0.13微米跨越到90奈米,由於製程精進可以在相同面積中塞入更多電晶體,比起先前的Northwood核心,Prescott的L1快取由8KB提升為16KB,L2快取也由512KB增加到1MB,同時也加入SSE3指令集。不過Intel的黑歷史之一,就是Prescott帶來的31階超長管線。(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

2、Apple iBook G4(2004.6)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Apple靠著iMac擄獲眾多人心以來,每一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在業界引起一陣旋風。在iBook G4推出的年代Apple尚未投往Intel懷抱,採用的是Power G4處理器,配合擁有32MB視訊記憶體的ATI Mobility Radeon 9200,不過現在的Mac都改以InteL Core i處理器加上NVIDIA GeForce顯示核心為主。

3、推行不力的BTX機殼規範(2004.8)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在2004年的Computex大展上有許多廠商展出了BTX主機板,雖然它只是個Intel試圖拖著往前跑的規範,但是在市場上卻不容易找到對應的實體產品。由Cooler Master推出的STC-T01是款同時支援ATX與BTX的機殼,為了要相容兩者左右相反的空間規劃,它的整個背板可以拆卸、更換安裝方向。

4、HyperThreading(2004.10)

在2004年秋季的Intel Developer Forum(Intel開發者論壇)中,Intel不再大幅強調產品的時脈,而是著重於資料分散處理的效能與整體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改變便是雙核心架構以及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的引進,讓個人電腦從只能同時處理1個執行緒,躍升為可以處理4個執行緒的雙核四緒架構。

5、Geforce Go 6800(2004.12)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過去NVIDIA桌機版與筆電版的顯示晶片曾經發生過型號無法匹配的案例,然而這次的Geforce Go 6800是「實實在在」的GF6800,它有12條像素管線,核心時脈為300MHz,並可搭配256MB顯示記憶體,此外還完整支援DirectX 9.0c與Cine FX3.0,一點也不遜於桌上型顯示核心。

6、聯想收購IBM(2005.1)

由於IBM個人電腦部門在市場上的獲利越來越低,於是他們決定將營運重心轉到利潤較高的電腦軟體及服務事業,並將個人電腦部門轉賣給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集團:聯想電腦。對IBM來說此舉等於丟掉了燙手山芋,而聯想電腦也可以接收IBM在管理與生產的技術。

7、高時脈九核心處理器Cell(2005.2)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雖然Intel放棄了將處理器衝上4GHz的夢想,但是由IBM、SonyToshiba等3間廠商聯手推出的Cell處理器,在原型機版本時脈就是從4GHz起跳。採用Cell最廣為人知的裝置就是Sony PS3,它具備1個PowerPC架構的PPE核心與8個SPE協同處理器,並以3.2GHz時脈運作。

8、Imation Disk Stakka(2005.3)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這個像電鍋的東西是什麼?它是專門用來管理光碟片的機器,使用者只需將光碟放進去,並且在管理軟體中輸入光碟名稱,往後只需要透過軟體中的搜尋功能,機器就會吐出你需要的光碟。這台機器可以儲存100張光碟,但是建議售價高達新台幣6,900元,真的有人會買嗎?

9、Turion 64(2005.4)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AMD為了要與Intel所建立的Cenrtino筆電帝國對抗,推出了針對筆記型電腦設計的Turion 64處理器,它採用Socket 754腳位,可以搭配NVIDIA C51DM、ATI RX480、SiS 756、VIA K8N890、ULi M1695等晶片組使用,比Pentium M御用915晶片組多出不少選擇。

10、WiMAX(2005.5)

WiMAX是由Intel主導的高速無線數據網路標準,主要應用於城域網路,與短距離區域傳輸之IEEE 802.11通訊協定有著相當大的不同。Intel於此時正式發表WiMAX晶片:Intel Pro/Wireless 5116,並計劃於同年秋季推出對應產品,讓WiMAX能夠走入市場。但於2010年7月,Intel宣布退出WiMAX計畫,也讓台灣佈建的WiMAX網路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11、X-Fi(2005.6)

Creative推出的X-Fi音效晶片與自家前代晶片EMU10K相隔了7年之久,象徵eXtreme Fidelity(極度真實)的X-Fi無疑是音效卡市場的一劑強心針。X-Fi最大的改善就是解決了前代產品SRC(取樣頻率轉換)的問題,大幅降低44.1KHz與48KHz間的音質衰退。

12、CrossFire(2005.7)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CrossFire是ATI的雙顯示卡串連技術,它可以運用2張不等的顯示卡進行協同運算,提升效能表現。初代CrossFire與現在版本的不同是使用的2張顯示卡中必需要有1張特殊的CrossFire Edition卡,並且使用特殊線材串接2張顯示卡的DVI端子,也由於線材具備橋接器特性,與NVIDIA的SLI相比它不需要使用橋接器。

13、Rambus XDR2(2005.8)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Intel Pentium 4上市之際,Rambus 的RDRAM曾經紅極一時,但是因為與DDR SDRAM的效能差距不夠大,價格又太過高昂,因此不幸成為炮灰,隨後Rambus 推出的XRD除了PS3之外,並沒有太多裝置支援,事隔2年,新一代的XDR2將運作時脈推向8GHz,但是誰知道這是否又為一次重蹈覆轍之舉?

14、elio Photo Jukebox(2005.9)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當快閃記憶體成本很高的年代,採用快閃記憶體的MP3隨身聽容量大多在128MB到256MB之間,因此採用硬碟做為儲存媒體成了解套的好方法。不可否認的,當時最紅的產品的確是Apple iPod,但是讀者們可曾記得大同公司也曾推出過硬碟隨身聽?

15、AVIVO(2005.10)

ATI在R500系列顯示晶片中引入AVIVO技術,它支援10 bit色彩顯示,可以在10 bit模式下進行Gamma校正、色彩校正,讓一般6 bit或8 bit的螢幕也能享有更平順的色彩表現。此外它還支援MPEG 2、VC-1、H.264等格式的硬體解碼,並且支援2組Dual Link DVI輸出。

16、Toshiba Portégé R200(2005.11)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早在Intel喊出Ultrabook的6年前,Toshiba就已經推出了厚度為20mm、重量為1.2kg的輕薄型筆電,它的處理器和記憶體分別為Pentium M 1.2GHz與DDR2 400 512MB,儲存裝置採用自家1.8吋、4200rpm的硬碟。雖然與Ultrabook差了一大截,不過這可是2005年代的產品阿!

17、史上最優C/P值處理器Opteron(2005.12)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Opteron是採用Socket 940的伺服器用處理器,但是AMD佛心來著,把Opteron下放到Socket 939平台,時脈為2.0GHz的Opteron 146大約可以超頻至2.7到2.8GHz,以新台幣5,000元的價位,狂電要價30,000元的FX-57,蔚為一代佳話。(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

18、NVIDIA併購ULi(2006.1)

NVIDIA繼收購3dfx、Exluna、MediaQ之後,再度以近5,200萬美元的價碼併購ULi(宇力電子),也成了國產晶片組廠商首次被外國公司收購的案例。受併購案影響最大的苦主大概就是ATI了,由於NVIDIA停止了ULi的生產線,等於斷了ATI南橋晶片的供應,只好轉為自己生產。

19、光華商場進入鐵皮屋(2006.2)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在921地震的摧殘下,光華陸橋因為結構安全因素被迫拆除,當時位於陸橋下方的光華商場決定遷移至現在光華數位新天地的位置,在新大樓施工期間商場就以臨時鐵皮屋的方式安置。或許大家都很喜歡橋下的光華商場,但是為了安全,有些事情還是讓它停留在回憶中吧。

20、Logitech G15(2006.3)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電競鍵盤的一定要有許多功能鍵、巨集之外,才能滿足玩家的需求,那內建螢幕呢?一定更加搶眼。Logitech的G15不但具有18顆功能鍵,上方的螢幕還可以讓支援的遊戲用來顯示諸如玩家狀態、彈藥等資訊,不過可惜的是支援的遊戲太少,讓螢幕淪為華而不實的裝飾品。

電腦王發展

創刊!完全看懂,榨出極限(2004.4)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在早年電腦雜誌逐漸流行的年代,許多玩家都曾經歷過看著雜誌、按圖索驥的學習過程,但是當讀者的功力漸漸進步之後,以初學者為主要對向的PC home似乎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於是編輯部推出了PC home的升級版PC home Advance,帶給讀者更多進階的內容。

什麼都可以改的年代(2004.10)

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從創刊到今日,見證資訊科技的發展(上)

相信與多資歷較深的玩家,對於近期的電腦產品都會有種失落感,這種感覺並不是來自產品的缺陷,反而是因為產品太過完善,或是廠商封鎖可以改造的地方,而失去了可以動手腳的空間。像是當年處理器超頻需要用銀漆筆,將處理器上被切斷的銅橋接上,來解除倍頻限制,這麼有趣的「秘技」,在如今產品上已經不容易看到了。

超頻、開管、刷BIOS(2005.6)

當年除了銀漆筆傳奇之外,另一個足以流芳百世的產品就是NVIDIA GeForce6200。他的核心時脈可以從300MHz超到約440MHz,刷入GeForce GT 6600的BIOS後不但可以開啟被屏蔽的4條像素管線,還可以讓時脈極限提升到520MHz,此外還可以刷入Quadro繪圖卡BIOS,C/P值高到不像話。

 

(後面還有:伴隨電腦王的100項科技:2006.1~2007.12)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K.Su
1人給推

2.  K.Su (發表於 2012年11月21日 11:39)
電腦王現在也是我唯一每個月會買的雜誌
雖然說 很多消息看網路就好, 不過我還是會買
因為後面篇幅有些比較艱深的文章
那才是這本雜誌對我來說另一個賣點<( ̄︶ ̄)>

希望你們可以永遠保有核心價值,有話直說!!
ps.電腦王的廣告真的不算多,看其它的,我覺得半本都是廣告
又重又不值得╮(╯_╰)╭
小白
1人給推

3.  小白 (發表於 2012年11月21日 12:51)
※ 引述《PCABC》的留言:
> 呵呵呵
>
> 找時間我也來寫一篇紀念好了
>
>

期待「PCABC」大 的紀念文分享。另外,看了本篇文章後才知道科技的進步有多麼快,以前很好很強大的產品,現在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
dsfajl
6.  dsfajl (發表於 2012年11月21日 18:27)
最近T客邦好多文章都跟雜誌內容有所重複
很多都還是一字不改
這種感覺怪怪的...
印象中之前還有雜誌"收錄"網站的文章
覺得這樣不太好
E0a67554aacda12b8b22a6d1de8ae15d?size=48&default=wavatar
7.  tobe (發表於 2012年11月21日 22:48)
國中開始買大概十多期開始追
其實第一本電腦雜誌比較了很久 就是電腦王特別亮眼(≧▽≦)
只是或許最年來電腦沒甚麼新鮮事 或是網路太發達
看雜誌真的不若早年每月初寄來的期待

在這邊跟PCADV編輯們說聲加油!!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