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1 09:30

找出最佳性價比,二代 APU、FM2 主機板完全解析、搭配

ADVERTISEMENT

說起來 CPU 加 GPU 的概念還是由 AMD 率先主導,而實體產品 APU 也從一代進階到二代產品。由於腳位變更為 FM2,失去了以往 AMD 強大的無痛升級優勢。目前 APU 有 A4~A10 多種產品,該搭配 A55、A75 還是 A85 主機板,應該是很多人的煩惱,究竟二代 APU 怎麼配才最好,繼續看下去就知道。

快速目錄:

便宜夠用是APU最大賣點

AMD與Intel的陣營優劣戰個三天三夜也戰不完,雙方也各自有支持的玩家,在此不多做贅述。筆者認為,APU最大的賣點仍是「便宜」、「強力的內顯」。二代APU最便宜的版本A4-5300僅1400元,同價位帶只能買到Ivy Bridge架構的Celeron G1610。最貴的A10-5800K也不過約3890元,還附增了效能頗不錯的HD 7660D。對於文書機或不想裝顯卡的電腦來說,APU能夠發揮最佳的效益。但若要外加顯卡打造中高階水準的遊戲機,筆者認為會無法發揮APU顯示效能的優勢,並不特別推薦這樣的組合。

ADVERTISEMENT

▲A85X是APU平台最新的晶片組,但相較於A75並無太大的差異。

APU腳位有2種、晶片組有3種

現在應該是AMD產品線最混亂的時期,市面上仍在流通的處理器腳位共有AM3、AM3+、FM1與這次的主角FM2。其中FM1與FM2是APU專用腳位,二代APU是採用FM2腳位,並依照效能高低區分為A10、A8、A6與A4,另外還有X4-740、X4-750K這種沒有內建GPU的版本。

FM2主機板使用的晶片組與FM1相同,只是新增A85X,舊款A55與A75也有搭配FM2腳位的版本。雖然FM2共有3種晶片組,其中A55晶片組並不支援USB 3.0。筆者認為現在USB 3.0隨身碟200元有找,已不適合再挑不支援USB 3.0的主機板。因此不論選購AMD或是Intel平台,還是從支援USB 3.0的開始找起。

ADVERTISEMENT

▲前後代APU並不相容,二代APU僅適用FM2腳位。

ADVERTISEMENT

▲前後3款晶片組規格差異很少,A75便宜又好用。

K系列是附加優勢

APU平台除了處理器世代(挑效能好的二代)、處理器規格(挑內建GPU的版本),與晶片組(挑支援USB 3.0的A75與A85X)外,另外一點就是可考慮不鎖倍頻的K系列。雖然對於日常應用,處理器普遍效能過剩,超頻似乎已經不是處理器的賣點,但是對於部分應用而言,處理器效能還是很吃香。目前內建GPU的二代APU中,僅有A4-5300與A10-5700鎖倍頻,多數都是「開放」狀態,既然不鎖倍頻,那就不妨用主機板內建的超頻功能,試圖榨出所有效能,否則就沒辦法達到最高的性價比。

ADVERTISEMENT

▲各產品線幾乎都有K系列,超頻可以榨出更高的C/P值。

排列組合找出最佳用途

這次我們找來A4-5300、A6-5400K、A8-5600K、A10-5800K,幾乎囊括市面上絕大多數二代APU,要來看看這幾款處理器在A75與A85X平台上的表現如何?主機板方面,找來華擎的FM2A75 Pro4-M、FM2A85X Extreme4-M與FM2A85X Extreme4共計3款主機板。會找2張microATX版本,是因為中低價平台擴充機會有限,相較於給你「用不太到的擴充介面」,不如選擇體積較小的microATX版本,還可以節省使用空間,外加機殼的選擇空間還比較大。

▲ATX與microATX雖然只差了那塊空間,但是機殼尺寸可就差了很多。

<後面還有:效能篇:A75、A85X效能差多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