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7 2700U 與 Radeon RX 560X 全配,純正 AMD 血統 Acer Nitro 5 AN515-42-R66N 遊戲筆電測試

Ryzen 7 2700U 與 Radeon RX 560X 全配,純正 AMD 血統 Acer Nitro 5  AN515-42-R66N 遊戲筆電測試

ADVERTISEMENT

AMD 藉由 Zen 微架構處理器,在消費與企業市場奪回不少 x86 處理器市占率,並以 U 系列處理器重返行動市場。Acer 採用 Ryzen 7 2700U 和 Radeon RX 560X,推出市場上少見的純 AMD 血統遊戲筆電,提供不錯的表現參考機會,一窺 Intel/NVIDIA 以外的選擇。

自從 AMD 發表 Zen 微架構處理器以來,憑藉大幅增加的 IPC 效能,一掃過去一系列工程機械代號處理器 Clustered Multithreading 設計運算效能偏弱的問題,也在晶片層級加入眾多感應器,達成自動超頻與省電機制,並以多核心設計對 Intel 造成不小的壓力。

在桌上型與伺服器市場,AMD 憑藉良好的處理器效能和連結埠 I/O 數量,不斷蠶食鯨吞對手市場占有率,但在行動運算方面,AMD 始終沒有獲得太大的青睞,即便是過去 K8 Athlon 64 那段輝煌的時光,Turion 64 缺乏足夠的電池續航力表現,反而是僅能支援 32 位元,由 Intel P6 微架構改良而來的 Pentium M 和 Core 處理器繼續稱霸(當時強力宣傳的處理器、晶片組、無線網路 3 者均使用 Intel Centrino 平台解決方案也要記上 1 筆功勞)。

Zen 微架構目標市場其實相當貪心,不僅想在消費市場與單、雙路伺服器企業市場與 Intel 競爭,額外結合 Vega 顯示繪圖架構,代號 Raven Ridge 處理器也要進入行動市場,首波鎖定輕薄型筆記型電腦 TDP 15W。上市初期並不於台灣發售,我們也無緣實際碰觸實機,但隨著時間過去,部分採用 AMD Ryzen 處理器的筆電已可透過代理經銷商購買。

此次編輯部借測到國內廠商 Acer 所設計的 Nitro 5 AN515-42-R66N,採用 Ryzen 7 2700U 處理器,它還是台瞄準遊戲市場的筆記型電腦,額外加裝 Radeon RX 560X 4GB GDDR5 顯示卡,主要運算晶片均由 AMD 包辦,不僅可以觀察 AMD 行動處理器的電池續航力,更能夠連帶觀察在電競筆電市場的效能競爭力。

Acer Nitro 5 AN515-42-R66N 規格

  • 處理器:AMD Ryzen 7 2700U 2.2GHz 四核心八執行緒
  • 顯示卡:AMD Radeon RX Vega 10、AMD Radeon RX 560X
  • 記憶體:DDR4-2400 8GB x1(SO-DIMM x 2)
  • 螢幕面板:15.6” IPS、1920 x 1080
  • 儲存裝置:256GB M.2 SSD(SATA 6Gb/s)、1TB 2.5” HDD
  • 有線網路:Realtek RTL8168
  • 無線網路:Qualcomm Atheros QCA6174A
  • I/O連接埠:USB 3.1 Gen1 x 1、USB 3.1 Gen2 Type-C x 1、USB 2.0 x 2、HDMI x 1、3.5mm Stereo/Mic x 1、RJ45 x 1
  • 電池:48Wh
  • 其它:SD 讀卡機、720p 網路攝影機、麥克風、19V/135W 變壓器
  • 尺寸:26.8 x 390 x 266(mm)
  • 重量:2.7kg

中階遊戲筆電

Acer Nitro 5 共有許多採用不同零組件組合方式的型號,但是在台灣販售並採用 AMD 晶片僅有本文 AN515-42-R66N 1 種,喜愛 AMD 的使用者應不至於買錯。除了內部晶片型號不同之外,外觀、螢幕、連接埠、電池等規格均相同,外殼部分也是如此,A 殼上蓋採用類碳纖維紋路設計,觸摸具有凹凸紋路質感,藉由不同光線反射角度可以欣賞到不同的樣貌。

Nitro 5 AN515-42-R66N 為 1 台具備 15.6 吋螢幕、數字鍵盤的 AMD 遊戲筆電
▲Nitro 5 AN515-42-R66N 為 1 台具備 15.6 吋螢幕、數字鍵盤的 AMD 遊戲筆電。

Ryzen 7 2700U 與 Radeon RX 560X 全配,純正 AMD 血統 Acer Nitro 5  AN515-42-R66N 遊戲筆電測試
▲A 殼上蓋使用凹凸表面設計類碳纖維紋路,隨著反射角度不同而有著不同花紋外貌,中央貼上 acer 字樣貼紙,開機時並不會亮起。

轉軸處採用參雜細微亮片的紅漆點綴,並陰刻 NITRO 字樣
▲轉軸處採用參雜細微亮片的紅漆點綴,並陰刻 NITRO 字樣。

機身最大厚度來到 26.8mm,長寬並未刻意縮減為 390 x 266(mm),重量是稍重的 2.7kg,加上變壓器的重量,攜行時一定要雙肩背包的幫忙。I/O 連接埠位於左右 2 側,右側包含 2 個 USB 2.0、1 個 3.5mm 立體聲/麥克風複合孔、電源輸入孔,左側為 1 個 USB 3.1 Gen1、1 個 USB 3.1 Gen2 Type-C、1 個 HDMI、1 個 SD 讀卡機、1 個 RJ45 網路孔。

機身前方左右 2 側具有箭形開孔,並非為揚聲器開孔,揚聲器的對外開孔在 D 殼朝下。雖然揚聲器朝下,沒有額外安排低音揚聲器,其聲音表現在一票遊戲筆電裡算是數一數二,並不會覺得聲音悶悶的。筆電後方為散熱系統排風處,支援低溫停轉機制。

機身右方靠轉軸處由左至右,分別為 3.5mm 立體音/麥克風複合孔、2 個 USB 2.0、電源輸入孔
▲機身右方靠轉軸處由左至右,分別為 3.5mm 立體音/麥克風複合孔、2 個 USB 2.0、電源輸入孔。

機身左方由左至右為 Kensinton 相容鎖點、RJ45 網路孔、USB 3.1 Gen2 Type-C、HDMI、USB 3.1 Gen1、SD 記憶卡讀卡機,插入 SD 記憶卡時無法完全沒入機身
▲機身左方由左至右為 Kensinton 相容鎖點、RJ45 網路孔、USB 3.1 Gen2 Type-C、HDMI、USB 3.1 Gen1、SD 記憶卡讀卡機,插入 SD 記憶卡時無法完全沒入機身。
前方 2 側具備箭形開孔,並非為揚聲器開孔
▲前方 2 側具備箭形開孔,並非為揚聲器開孔。

機身後方左半側為散熱器排風口
▲機身後方左半側為散熱器排風口。

由 Delta Electronics 製造的 19V/135W 變壓器,轉換效率為 VI 級
▲由 Delta Electronics 製造的 19V/135W 變壓器,轉換效率為 VI 級。

鍵盤部分採用 6 列配置加上數字鍵,功能鍵預設值為 F1~F12 功能,配合 Fn 鍵按下才是無線網路開關、睡眠、關閉螢幕等功能;第一列為了擠進 PrintScreen、Pause/Break、Delete、Home 等鍵,F1~F12 鍵位往鍵盤左方靠攏,因此需要一些時間適應。鍵盤採用單一紅色背光,可開關背光但亮度不可調整,W、A、S、D 另外以紅框區分。

鍵盤採用包含數字鍵在內的6列配置,並設有紅色背光。觸控板位於鍵位 F、J 定位點下方,內部設有實體按鈕,依據觸碰按下位置判斷左、右鍵,並支援多指手勢操作
▲鍵盤採用具備 9 宮格數字鍵在內的 6 列配置,並設有紅色背光。觸控板位於鍵位 F、J 定位點下方,內部設有實體按鈕,依據觸碰按下位置判斷左、右鍵,並支援多指手勢操作。

Ryzen 7 2700U 與 Radeon RX 560X 全配,純正 AMD 血統 Acer Nitro 5  AN515-42-R66N 遊戲筆電測試
▲置腕區一隅貼上 Ryzen 7 與 Radeon RX 貼紙,此處也可看到 C 殼採用模內漾印類碳纖維圖樣。

與多數強調遊戲專用筆電相同,W、A、S、D 額外以紅框區分
▲與多數遊戲專用筆電相同,W、A、S、D 額外以紅框區分。

電源開機鍵位於鍵盤區,上方另外以陽刻方式標示 DOLBY AUDIO 技術
▲電源開機鍵位於鍵盤區,上方另外以陽刻方式標示 DOLBY AUDIO 技術。

螢幕採用 15.6 吋 LG Display LP156WF6-SPK6 AH-IPS 面板,色域為 NTSC 45%。實際量測最高亮度設定值可達 284.68nits,色溫 7650K,此時黑色亮度為 0.251nits,對比為 1134:1,最低亮度則可設定至 17.68nits。實測色域僅涵蓋 sRGB 54.3%、Adobe RGB 37.4%,受限於這台筆電的定位,面板並不支援 FreeSync 動態調整更新頻率。

螢幕面板大約可以開啟 140 度左右
▲螢幕面板大約可以開啟 140 度左右。

Nitro 5 AN515-42-R66N 採用 15.6 吋 AH-IPS 面板,最大亮度可達 284.68nits,對比為 1134:1
▲Nitro 5 AN515-42-R66N 採用 15.6 吋 AH-IPS 面板,最大亮度可達 284.68nits,對比為 1134:1。

螢幕面板色域表現僅達 sRGB 54.3%,背光最亮時的色溫為 7650K
▲螢幕面板色域表現僅達 sRGB 54.3%,背光最亮時的色溫為 7650K。

720p 網路攝影機安排在螢幕面板上方,旁邊 2 個小孔為麥克風拾音處
▲720p 網路攝影機安排在螢幕面板上方,旁邊 2 個小孔為麥克風拾音處。

將筆電翻至 D 殼底面,可以查覺到眾多的通風孔,其中 2 個艙蓋各自卸下 1 顆螺絲即可開啟,較大的區域安排 1 顆 2.5 吋/7mm 高度、容量 1TB 傳統硬碟,較小的區域則是住著 2 個 DDR4 SO-DIMM 插槽,廠商預設安排 1 條 DDR4-2666 8GB 容量(僅以 DDR4-2400 運作),另外還有 1 個空白 SO-DIMM 可供使用者自行升級。

D 殼底部具備多個通風散熱孔,並有 2 個艙蓋可供使用者替換零組件
▲D 殼底部具備多個通風散熱孔,並有 2 個艙蓋可供使用者替換零組件。

大艙蓋內部安裝 1 個 2.5 吋/7mm 1TB 硬碟,為 Toshiba MQ04ABF100,轉速 5400RPM 配上 128MB 快取緩衝記憶體,碟片為 SMR 紀錄形式
▲大艙蓋內部安裝 1 個 2.5 吋/7mm 1TB 硬碟,為 Toshiba MQ04ABF100,轉速 5400RPM 配上 128MB 快取緩衝記憶體,碟片為 SMR 紀錄形式。

打開小艙蓋可見 2 個 DDR4 SO-DIMM,預設安裝 1 條 DDR4 8GB 模組
▲打開小艙蓋可見 2 個 DDR4 SO-DIMM,預設安裝 1 條 DDR4 8GB 模組。

 

(下一頁:卸下 D 殼看內部)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