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評測,PS5016-E16 高速存取更有低溫全銅散熱片!

ADVERTISEMENT

AMD 新平台飆速

這次 Phison 推出支援 PCIe 4.0 傳輸介面的 PS5016-E16 控制器,消費市場只有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與 X570 晶片組主機板能夠支援,因此我們也將測試平台移往 AMD 品牌。首先來看看 AORUS NVMe Gen4 SSD 加裝銅質散熱片的效果,在室溫 25℃ 環境 IOMeter 一致性寫入劇烈操駕測試測得 56℃,相對於前一世代 AORUS RGB M.2 NVMe SSD 為 60℃,降溫效果相當有感。

▲ AORUS NVMe Gen4 SSD 不但規格提升,IOMeter 劇烈操駕測試亦只有 56℃(室溫 25℃,官方標示運作室溫為 0℃~70℃),銅質散熱片貢獻不少功勞。

效能測試首先由 CrystalDiskMark 打頭陣,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循序讀寫可測得將近 5000MB/s 和 4450MB/s 速度,與廠商宣傳值相符。另外在 4KBQ8T8 讀取、4KBQ32T1、4KBQ1T1 等隨機部分也有不錯的成長幅度。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不僅是循序讀寫受惠於 PCIe 4.0 x4,控制器效能升級也影響 CrystalDiskMark 4K 隨機讀寫數據往上飆。

IOPS 佔最後得分比例相當重的 AS SSD Benchmark,AORUS NVMe Gen4 SSD 2TB 能夠獲得總分 8185,直接大腳用力踩下去,超車 Samsung 970 Pro 和 Intel Optane SSD 905P,循序讀寫突破 4200MB/s 和 4000MB/s,4K-64Thrd 寫入甚至接近百萬 IOPS。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項目,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循序讀寫突破 4200MB/s 和 4000MB/s,4K 讀寫頻寬也有不小的增幅。

▲ 由於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IOPS 表現良好,因此 AS SSD Benchmark 測試項目可獲得 8185 高分。

▲ PS5016-E16 控制器於 AS SSD Compressrion-Benchmark 表現平緩,代表傳輸速度不受資料可壓縮性影響,且已無過去 PS5012-E12 特殊起伏曲線。

ATTO Disk Benchmark 則是擅長以不同的資料傳輸大小,對待測儲存空間進行量測。AORUS NVMe Gen4 SSD 2TB 最大讀寫頻寬表現可分為 3 個區塊,傳輸區塊大小 512Byte~16KB 為加速區間,32KB~512KB 寫入比讀取表現為佳,1MB~64MB 讀寫最高速度可達 4.2GB/s 和 4.1GB/s(佇列深度均為 32)。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在 ATTO Disk Benchmark 呈現 3 個效能區間,16KB 以下為加速區,32KB~512KB 則是寫入速度占上風,1MB 以上則達最高速區間。

▲ ATTO Disk Benchmark IO/s 表現,AORUS NVMe Gen4 SSD 2TB 高速區為 512Byte~32KB 之間。

綜合測試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則是一舉突破 2 萬分大關,與 Optane SSD 905P 平起平坐,只是雙方得分的子項目略有差異。AORUS NVMe Gen4 SSD 2TB 以寫入拿到其中 1 萬 2 千分,Optane SSD 905P 則以優異的 4K 表現,分別於讀取和寫入各拿到一半分數。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於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項目突破 2 萬分,讀取和寫入大約相較前一代 PS5012-E12 產品各自提升 2500 分和 2000 分左右。

模擬實際日常電腦操作,以遊戲、內容創意軟體、辦公室軟體等 3 大部分進行測試的 PCMark 8 Storage,因為 NAND 型快閃記憶體天生的存取延遲限制,相對於一般 PCIe 3.0 x4 NVMe SSD 就沒有太大的亮點,但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仍舊以突破 600MB/s 頻寬位列前段班。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控制器效能提升,並同時導入 PCIe 4.0 x4 介面,但仍舊採用 NAND 型快閃記憶體,因此 PCMark 8 Storage 分數並未特別突出,頻寬仍然位居 600MB/s 等級。

不出意外,AORUS NVMe Gen4 SSD 2TB 繼續使用 TLC 快閃記憶體時代經常可以見到的 SLC 快取寫入加速策略,只是新一代產品置換冷、熱資料的速度相當快,HD Tune Pro 已無法量測到 SLC 快取大小,SSD 全部空間寫入速度均為 2300MB/s 左右;若是另外以 IOMeter 量測,則 SLC 快取寫入空間為 4460MB/s 左右,以外 TLC 區域真實寫入速度約為 990MB/s,真實寫入速度與先前採用 BiCS3 快閃記憶體 SSD 相近。

▲ HD Tune Pro 已無法量測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SLC 快取大小,全部空間寫入速度為 2300MB/s 左右。

▲ IOMeter 量測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SLC 快取空間寫入速度約為 4460MB/s 左右。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SLC 快取空間以外 TLC 真實寫入速度約為 990MB/s。

寫入效能一致性測試,採用 IOMeter 這款能夠客製化測試腳本的軟體,正式測試之前,先填入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容量 2 倍以上的隨機資料,以便達成髒碟狀態,藉著再以 3 小時 4K 100% 隨機寫入方式量測 IOPS 數據。此次 PS5016-E16 控制器搭配 BiCS 4 快閃記憶體,可將寫入一致性上推至 23000IOPS~24000IOPS 左右。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IOMeter 寫入一致性表現良好,測試末段斜率為 0,表現位於 23000IOPS~24000IOPS 之間,比前一代增長 15% 以上。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IOMeter 寫入一致性詳細數據。

佇列深度對於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的影響,筆者設定 IOMeter 4K 隨機讀寫比例為 70%/30%,量測 1~65536 佇列深度 IOPS 數值。結果顯示此代產品仍保有前一代的相同水準,佇列深度 8 以後即可達最高表現 200000IOPS 以上,且表現相當平穩、順暢。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IOMeter 4K 隨機讀寫 70%/30% 測試,佇列深度 8 之後即可達 200000IOPS 以上,且表現相對平穩許多。

▲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AORUS NVMe Gen4 SSD 2TB 的 IOPS 效能資料。

PCIe 4.0 搶先機、銅散熱片再降溫

目前首批支援 PCIe 4.0 的 SSD,均採用 Phison PS5016-E16 公版參考設計,因此各家品牌產品表現都差不多,GIGABYTE AORUS 則是額外加上純銅散熱片。在效能增加的前提之下,還能夠降低劇烈操駕溫度達 4℃,是個對於市場宣傳和實際效果均有利的特色。

AORUS NVMe Gen4 SSD 尚未在台正式上市,以美國 Amazon 售價敘述,1TB 容量版本為美金 259 元、2TB 為 459 元,採用相同 Phison 參考設計的 Corsair Force Series MP600 1TB 和 2TB 分別為 249.99 元和 449.99 元,4 者售價換算成新台幣約為 8050 元、14,300 元、7,800 元、14,000 元,1TB 容量版本幾乎是現行 PS5012-E12 的 2 倍價,2TB 版本漲幅約是 55%,玩家也別忘了目前 PCIe 4.0 正統支援性僅出現在 AMD X570 晶片組主機板。

 

產品資訊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X
  • 主機板:GIGABYTE AORUS X570 Master
  •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oyal F4-3600C16D-16GTRG 8GB x 2 @DDR4-3200
  • 顯示卡:AMD Radeon RX 5700
  • 系統碟:Transcend M.2 SSD 800S 256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你知道電腦王也有 Telegram 頻道嗎?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R.F.
1.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8日 04:18)
To Wu ChiKong:
請觀賞全文,溫度降低的同時,效能還有增加。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