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 遊戲生力軍: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實測

2K 遊戲生力軍: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實測

ADVERTISEMENT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 Ti 版上市後,總算是補足今年中高階顯示卡的最後一塊拼圖。其中,GeForce RTX 3070 Ti 打著「2K 再升級、4K 入門磚」的態勢,極力地補足市場價格帶上還存在的一個缺口。

GIGABYTE 針對 GeForce RTX 3070 Ti 一共推出了 4 個型號,GAMING OC 是次高階的產品,支援硬體超頻、RGB 燈效及使用 WindForce 散熱,算是主力戰將。比起風評已經很好、但不太可能買得到的 NVIDIA 原廠公板卡,GAMING OC 的效能及規格究竟做了哪些提升?

光線追蹤及 Tensor Cores 再提升,升級有感

先來說說 GeForce RTX 3070 Ti,同樣是基於第二代的 RTX 架構,RT Core(第二代)與 Tensor Core(第三代)都做了升級,硬體的編解碼能力也有增強。除了有 HDMI 2.1 的輸出能力,熱門的 AV1 編碼也在支援的行列,所以不管是遊戲或影音串流應用,都能看出 NVIDIA 勢在必得的決心。

Ampere 規格重點:

  • 新的核心在 FP32 有 2 倍效能,電源效率也更好
  • 第二代 RT Cores 享有加倍的吞吐量,光線追蹤及著色處理雙開帶來的畫質讓人驚豔
  • 第三代 Tensor Cores 效能也是雙倍,這從 DLSS 2.0 的效果就能看出來,AI 的算力也變得更有效率

而 GeForce RTX 3070 Ti 最突出的特色,則是 VRAM 變更為 GDDR6X,這對頻寬有莫大助益,就算不看遊戲,在 AI 及算圖應用非常吃香。若要直接與 GeForce RTX 2070 SUPER 比較,遊戲張數的成長約為 1.5 倍,跟 2017 年發佈的 GeForce GTX 1070 Ti 比較則是 2 倍,升級極具意義。

豪華散熱,硬體超頻

顯示卡通常能客製化的部件並不多,加強散熱部署後,進而提升晶片的運作頻率,並把噪音及溫度控制在一定範圍,是協力廠商們最能發揮的空間。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在散熱配置上與旗艦級產品線對齊,在主動式與被動式散熱元件上做了多重設計,突顯其在噪音及溫度控制上的細膩。

若仔細比對,會發現顯示卡上的三個風扇是由兩個 9 公分及一個 8 公分風扇構成,身為整張顯示卡的散熱心臟,風扇的設計策略以「將風流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為出發點。 ▲ 風扇的扇葉上,增加了立體鋸齒,此舉是為了讓扇葉的表面像刀鋒一樣突起,形成導流溝槽,在相同轉速達成最大進風量。進風量大了,再透過三個風扇彼此反方向旋轉的作法,讓相鄰風扇間的風流方向是一致的,來減少擾流發生的機率,同時也能增強風壓。

由於風流效率提高了,代表可以用更低的轉速來達到散熱效果。加上軸承透過奈米石墨烯油潤滑,顯示卡全速運轉時,幾乎聽不太到明顯的風扇運轉聲。同時顯示卡的尾部是封閉式的設計,一來是為了風流考量,二來也能避免機箱走線直接接觸到高溫的散熱鰭片。

體積與面積誇張的散熱銅板與鰭片也發揮了一定功用。散熱片覆蓋的範圍細至電容與記憶體,最大化的塞滿整張三槽顯示卡的空間。 背板的設計也刻意做了縷空,不同於它廠強調背板材質有益於散熱,這張背板直接將氣流的效益最大化。 ▲ 機身上直接設置了硬體超頻鈕,當切換成 OC 時,GPU 時脈為 1830MHz,Silent 則為 1785MHz。實際測試後,兩者的風扇轉速跟溫度差異不大,溫度至高為 75 度,風扇轉速不超過 7,000 轉。 ▲ 顯示卡頂部的 GIGABYTE 燈條相容於 RGB 燈效,可透過 RGB Fusion 2.0 直接控制。

採雙 8 pin 接頭,建議的電源是 750W。

分解後的內部示意,可以看到龐大的散熱片以及與顯示卡本體的接觸面。

GA104 晶片、固態電容以及 GDDR6X 記憶體,都被導熱墊完整的覆蓋著。

效能優於公板,2K FPS 再升級

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出廠預設就把超頻鈕開啟,因此時脈也高於原廠公板。技嘉官方的建議電供為 750W。超頻一定會帶來效能增益,僅管幅度有限,GeForce RTX 3070 Ti 的定位就是要在 2K 解析度的效能再上層樓,努力讓遊戲張數往上衝、尤其在最高畫質下衝破 60 張會是首要目標,以下的測試皆以 OC 模式為基準,以求逼發此卡的最大效果。

測試環境的設置方面,處理器開啟 TVB 及 ABT,功耗上限設置最高,此外不做手動 CPU 超頻,記憶體開 XMP。僅管不做 CPU 手動超頻,Intel Core i9-11900K 的發熱量還是挺驚人,所以散熱採用 AORUS LIQUID COOLER 240,來保持整機運作穩定。

對中小型機殼很友善的 AORUS LIQUID COOLER 240,比起 360 體積小很多。

測試環境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散熱器:AORUS LIQUID COOLER 240
主機板:GIGABYTE Z590 AORUS MASTER
記憶體:Team Xtreem ARGB DDR4-4000 8GB x 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 Founders Edition、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s Edition
儲存裝置:Crucial P5 1TB
電源供應器:Cooler Master V1000 Platinum
軟體環境:Windows 10 20H2 專業版,GeForce Game Ready 471.11

在軟體的設定上,建議一律開啟 Resizable BAR,Resizable BAR 是現有 PCIe 規範中其中一條功能,CPU 可一次存取所有 GPU 記憶體,讓部分遊戲的執行效率進一步提升,運行遊戲基本上不會有負面作用。由於本次測試的型號清一色為 NVIDIA RTX 顯示卡,因此在開啟 RT(Ray-tracing,光線追蹤)時,也會一併啟用 DLSS。畫質上若無特殊考量,則一律設定為最高畫質,以 DirectX 12 為優先模式。

GIGABYTE Z590 AORUS MASTER 的 BIOS 選項裡,進入 Settings,先將 Above 4G Decoding 設為 Enabled,即可將 Re-Size BAR Support 設為 Auto。建議使用最新 BIOS 版本。 ▲ 打開 GPU-Z,若右下角的 Resizable BAR 為 Enabled,便萬無一失。3DMark Time Spy 所做的 DirectX 12 測試,成績比 RTX 3070 高了約 8~12%。先看 3DMark 的部份,隨著解析度等級的提升,顯示卡之間的差距會愈來愈小。如果要粗糙地單憑 3DMark 的分數來評估顯示卡在 2K 效能上的表現,與 GeForce RTX 3070 大概是 7~10% 的落差。

3DMark Time Spy 所做的 DirectX 12 測試,成績比 GeForce RTX 3070 高了約 8~12%。遊戲的部份,由 8 款 3A 遊戲及 4 款 RTX On! 遊戲來比對,與 GeForce RTX 3070 之間的效能增益趨近於 3DMark,RTX On! 在開啟光線追蹤時,對效能會是明顯壓力,所以差距會縮小。只是都買了 NVIDIA 顯示卡,不開實在浪費,建議將其當為重要參考。

1080p 對 GeForce RTX 3070 以上的顯示卡都是小菜一碟,超過一半以上的遊戲甚至可以跑到 144 張。

2K、也就是 1440p 基本上成績也都及格(以 60 張來算的話)。

4K 就只有部份遊戲能達到 60 張的門檻了。在開啟光線追蹤及 DLSS 後,數字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先不提如果加入 AMD 陣營的型號,RX6800XT 會被打得落花流水,隨著解析度的提高,GeForce RTX 3080 與 GeForce RTX 3070 Ti 之間的張數差距也會變大,至於 GeForce RTX 3070 Ti 與 GeForce RTX 3070 的距離則是趨於穩定。

1080p 開啟光線追蹤 + NVIDIA DLSS,大家都還能應付。

1440p 開啟光線追蹤 + NVIDIA DLSS,門檻提高了,但 GeForce RTX 3070 Ti 還是有 60 張以上。

2160p 開啟光線追蹤 + NVIDIA DLSS,可能還是要 GeForce RTX 3080 Ti 以上比較有辦法。

由於支援光線追蹤的遊戲,通常在 VRAM 上也有一定要求,比如:《惡靈古堡:村莊》雖然沒有在這次的評測裡,但它就需要 6 到 8 GB 的 VRAM 方能流暢運行。就 2K 開啟光線追蹤加 DLSS 的設定上來看,這次只有《看門狗:自由軍團》無法突破 60 張。

為了求數據的精準,這次測試的遊戲大多有內建跑分工具。如果你有常玩的遊戲在以下列表,那麼也非常建議用 GeForce RTX 3070 Ti 來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光線追蹤及 DLSS 2.0 的加持下,是如何把 AMD 顯示卡壓在地上磨:

  • Battlefield
  • Call of Duty
  • Cyberpunk
  • Fortnite
  • Minecraft
  • Tomb Raider
  • Cyberpunk 2077

除了遊戲本身的效能成長,GeForce RTX 3070 Ti 同樣支援 NVIDIA Reflex,透過「零渲染序列」的技術讓 CPU 與 GPU 之間的溝通暢行無阻,降低延遲時間,連線競技類遊戲特別受用,以下幾款遊戲可以馬上享受到此機能:

  • Apex Legends
  • Call of Duty: Black Ops
  • Cold War
  • Call of Duty: Warzone
  • Fortnite
  • Overwatch
  •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 Valorant
  • Escape from Tarkov 
  • Crossfire

示範影片如下:

遊戲之外,最近不少人可能還要 WFH 一陣子。NVIDIA Broadcast 也能派上用場,用 AI 生成智能背景、補捉動作(用過虛擬背景就知道為何要補捉動作XD)以及消除環境雜音,建議入手顯示卡後可以玩玩看。

智能去背跟背景模糊是視訊時的好幫手~

消除麥克風的雜訊,別人可以更清楚聽到你說的話。

同樣地,若是喇叭輸出的雜訊,也可以做處理。

示範影片: 

自訂調校工具,爽度再上層樓

AORUS ENGINE 是技嘉一直不斷升級的顯示卡調校軟體,舉凡超頻或是 RGB 燈效的設置,直接一套搞定。如果主機板也是技嘉型號,當然就一舉兩得,不必假手第三方軟體,乾淨又穩定。

以超頻為例,選擇好屬意的 GPU 及 VRAM 頻率,按下「套用」,就能生效。AORUS ENGINE 附設監控機能,與顯示卡相關的任何參數,都能被精細的記錄並顯示,在超頻時可以當作很有用的參考。

AORUS ENGINE 首頁,功耗、轉速、溫度也都在調整的範圍內。

監控視窗,可自訂要顯示的項目。

AORUS ENGINE 預設會一併安裝 RGB FUSION 2.0,直接調整顯示卡燈效。

2K 60FPS,靠這張可以

2K 遊戲生力軍: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實測

整體測試下來,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在大多數遊戲的 2K 畫質下都有超越 60 張的達標成績。部份 4K 遊戲也是,但多為 3 年前的作品會比較有可能(如古墓奇兵:暗影),而且勢必得在畫質上做些犧牲。

以目前的市場定位及價格區間來看,要全面進攻 4K 仍然以 GeForce RTX 3080 或以上為佳,2K 解析度 GeForce RTX 3070 Ti 則是可以應付地很好,而且因為縮減了挖礦機能,「理論上」應該會好買些。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Ti GAMING OC 的價值在於「超頻」與「散熱」,讓 GPU 以較高的頻率運行雖然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這張顯示卡的散熱設定做得很細膩,硬體上就是給人一股安心感,基本上就是要你恆開超頻了。

Gongbo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