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創作者應用王座:GIGABYTE B650 AERO G 一張就夠

延續創作者應用王座:GIGABYTE B650 AERO G 一張就夠

ADVERTISEMENT

AMD Ryzen 7000 系列的中高階產品線,如 Ryzen 9 7900X、Ryzen 9 7950X 仍然穩佔多執行緒應用的王座,這代表在繪圖或轉檔之類的工作,仍然很稱職。而在主機板的搭配上,新一代 600 系列晶片組也一樣吃香。不必用到 X670,B650 就能有出色的 I/O 承載能力,比上一代的 B550 更具戰鬥力。

充裕的 PCIe 通道以及連接埠口

AMD 600 系列晶片組帶來不少次世代的機能更新,以 E 結尾的型號更是有直接支援 PCIe 5.0 顯示卡的能力。即使不看此點,PCIe 的通道也給得很大方,從處理器出來的訊號,可直接連 4 個 SuperSpeed USB 10Gbps 埠口;而同樣地從處理器出來的一組 PCIe 4.0x4 分給晶片組之後,一共可以形成的連接埠組態是:

  • 1 組 USB 20Gbps、4 組 USB 10GBps、6 組 USB 2.0、4 組 SATA、8 組 PCIe 4.0、4 組 PCIe 3.0。

上述是組態上的最大值,實際板廠在應用時會視情況調整其數量,不同等級的型號當然也會有所差異。然而這也代表板廠可以發揮的空間頗大,在產品的定位上也能更多元,把市場缺口佔滿,玩家的選擇當然就更豐富。

以 GIGABYTE 這張 B650 AERO G 為例,光是後背板的埠口配置就有以下的設置:

延續創作者應用王座:GIGABYTE B650 AERO G 一張就夠

  • 1 個 USB 3.2 Gen 2x2 Type-C,可以當做 DisplayPort 或 10G USB 埠口
  • 3 個 USB 3.2 Gen2 Type-A
  • 4 個 USB 3.2 Gen1 Type-A
  • 2 個 USB 2.0

而這還不包含主機板上的擴充針腳。對於一般玩家來說,要插滿未必容易,夠不夠用?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思考:您有沒有 8 組 USB 3.0 以上的外接裝置或硬碟需要連接上電腦?如果沒有,那就是夠用了。

內部的擴充槽方面,B560 AERO G 採用比較俐落的配置法,分別是 1 個 PCIe 4.0 x16、1 個 PCIe 4.0 x4、以及 1 個 PCIe 3.0 x1。PCIe M.2 插槽的部份,一共有 3 組 PCIe 4.0,SATA 接口則是有 4 個。

把散熱片打開,露出三個 M.2 擴充槽及 Wi-Fi 6E 無線網卡。最外側的 M.2 是走晶片組。

PCIe 4.0 x16 當然是給顯示卡用的。為什麼只有一組呢?因為現在顯示卡幾乎已經不存在串接的需求,在主機板上再做一組 x16 大多是為了應付 PCIe M.2 SSD 的擴充。但是以目前的 NVMe 固態硬碟價格來看,不如把成本讓給外接裝置會比較划算。至於 PCIe 4.0 x4 及 PCIe 3.0x1 可以給一些擷取卡或音效卡容身,算得剛剛好。

四個 DDR5 插槽走 Daisy Chain,插滿是 128 GB。

主機板上直接設開機鈕以及 BIOS 更新鈕,除錯及安裝硬體時比較方便。

這樣的配置還有個好處,就是怎麼插都不必擔心降速問題,每個連接埠都是以全速在跑,也沒有連接埠會失效,只要有辦法插滿,就能把頻寬吃滿。

一共有 4 個 SATA 埠口。在台灣這個內接硬碟比外接硬碟貴的地方,你真的有把 SATA 插滿過嗎?

獨立的音效拉線,這在目前的主機板上算是標配了。

19 相供電,提供處理器充裕效能基底

主機板本身的供電配置是 16+2+1,70 安培智慧供電設計。AMD 7000 系列處理器主打高階版本的多執行緒運算能力已是不爭事實,而且時脈也高,Ryzen 9 7900x 跟 7950x 的耗電量自然不會太客氣,創作型玩家找張電力設計到位的主機板絕對是必要。

處理器的電源插槽是 8+4。

主機板對於超頻的設定是採彈性開放態度,VRM及散熱的配置可以讓處理器全速奔馳。

這次我們便以 AMD Ryzen 9 7900x 實際裝機測試,主軸放在繪圖轉檔型的效能。也因為不是主打遊戲張數,所以記憶體選用了入門版的 AORUS MEMORY DDR5 5200Mhz 32GB(2x16GB)。如果是搭配更高階的記憶體,整體表現還會更好。

測試組態

  •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 記憶體:AORUS MEMORY DDR5 5200Mhz 32GB(2x16GB)
  • 水冷:AORUS WATERFORCE 240
  • 電源供應器:Cooler Master V1000
  • 硬碟:Crucial P5 1TB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2H2

Blender 的測試,光靠 CPU 就能跑出不錯的成績。

Cinebench R23 多核可跑出 28257 pts,單核 1972 pts。

Corona1.3 約 49 秒可算完。

Vray 5.0.2,成績是 22,172 vsamples。

X264 轉檔來到 98.19 fps。

X265 轉檔則是 73.18 fps。

PerformanceTest 的 Memeory Mark 拿到 3641 分,請注意這次使用的只是 DDR5 5200Mhz。 ▲ CPUMark 則是來到 51110 分,指針都要破表了。CPUMark 則是來到 51110 分,指針都要破表了。

貼心到位的 BIOS 及軟體配置

AMD 新平台有個極為重要的功能:EXPO 超頻功能,可以當作是 AMD 版本的 XMP,日後不管是 Intel 或 AMD DDR5 平台,只要記憶體有支援,就能用。GIGABYTE B650 AERO G 在 BIOS 選項裡提供了此設置,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搭配的記憶體只有支援 XMP,所以是透過 XMP 來做記憶體超頻。

之後買了 EXPO 記憶體,記得要來這裡啟用啊!

同時,由於 AMD 7000 系列處理器是帶 RDNA2 內顯的,所以 BIOS 提供了顯示輸出的切換功能,如果沒有插顯示卡,當然就只能用內顯輸出,有插獨顯的話,可以彈性從 BIOS 來切換。

另一個貼心的地方是,技嘉早就有習慣在主機板上存入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的設定工具。玩家在首次安裝系統時,一定需要安裝驅動,尤其是網路卡驅動。部份主機板業者會提供額外的 USB 隨身碟來應付此問題,前提是你要把隨身碟保存好,每次重灌系統時都可能會用到。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更為先進。當作業系統安裝好時,GIGABYTE Control Center (以下簡稱 GCC) 會自動跳出來請示玩家要不要安裝它,它可以自動把包含網路等所有主機板上的元件驅動一次安裝完畢,安裝完打開裝置管理員絕對不會存在問號或驚嘆號。由於該工具的安裝檔是讀取主機板上的資料,自然也不必擔心 USB 安裝碟的保管問題。

只要是主機板上的元件,都可以交給 GCC 管理驅動。

RGB 跟燈效也可以在 GCC 裡設定。

以前的 GCC 對於 Windows 11 的相容性有些問題,現在已經完全解決了。它可以提示驅動程式的更新版本,或是調整 RGB 光效,建議可以常駐在 Windows 系統裡,並不會耗用多少資源。

VisionLINK,讓佈線更精簡

另一個技嘉主機板獨有、只在創作者系列上放置的設計:VisionLINK,是透過一個 USB Type-C 連接埠便供給視訊、電力以及資料的傳輸,將背板插槽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以手繪用途常會見到的 WACOM 帶螢幕手寫板為例,一個裝置要接三條線:供電的電力線、資料傳輸線以及螢幕用的訊號線,一次就能佔去背板的三個插槽。透過 VisionLINK 技術,一條線就能搞定全部。VisionLINK 甚至能供應 60W 的電力傳輸,所以只要規格符合的外接螢幕,一樣可以透過 VisionLINK 直接供應電力跟視訊訊號,非常實用。節省的不只是主機板背板上的插槽,連延長線的插座都能再挪出來,佈線也更俐落。

GIGABYTE B650 AERO G,用紅點設計的品質來做設計

延續創作者應用王座:GIGABYTE B650 AERO G 一張就夠

技嘉旗下的 Vision 產品線主機板在去年得過紅點設計大獎,實際上不管是 AERO 或是 VISION,都是以相同的創作者需求為出發點,不光是外型或 BIOS 介面,在擴充槽配置的考量上處處可尋其跡。

對於真正的創作者來說,無形中會省去很多麻煩,玩家可能還沒想到的問題,它就已經先解決了,不必花太多心思在軟硬體的設定上,也是對創作者的尊重及禮遇。

加上 B650 晶片組本來就極具誠意的設定,代表組一台創作者電腦的成本效益比變高了,不必非得追求 X670 多到滿出來、但也有點貴的頂級 I/O 全餐,AMD Ryzen 9 7900X 配上 GIGABYTE B650 AERO G 絕對夠用,這個組合已經贏過一拖拉庫設計師的電腦啦!

Gongbo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