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nheiser贊助「造音翻土」展覽 聲海耳機重現珍貴聲音

Sennheiser贊助「造音翻土」展覽  聲海耳機重現珍貴聲音

ADVERTISEMENT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於北師美術館開展,研究及策劃團隊以一年的田野研究與史料收集、準備,「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結合了文件、檔案與藝術創作,呈現並探索戰後台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Sennheiser採用MOMENTUM On-Ear獨家贊助展場所有耳機,讓展覽聲音影像作品能夠完美原音重現。

MOMENTUM On-Ear耳機憑著簡約的設計和紮實的高品質用料和手工,打造出簡潔獨特的外觀,有象牙白、藍色、綠色、粉紅色、黑色、棕色及紅色共7色。耳罩和頭帶均使用在義大利生產的高科技材料Alcantara®所製成,該物料是一種在室內設計界、時裝界及汽車應用產品等多個業界一致高度評價的用料,令耳機的耐用性與透氣度兼備,即使長時間佩戴,仍能提供極致的舒適感。MOMENTUM On-Ear耳機的頭帶部份亦用上高級磨砂鋼材製成,承襲Sennheiser一貫在用料上絕不會作出任何妥協的宗旨。在音色上,Sennheiser當然同樣力臻完美,為此展聲響作品做出最好的詮釋。

Sennheiser 全力贊助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期自2014年2月22日至2014年4月20日,展覽首先以1997年由前水晶唱片所發行的專輯《浪來了:傾聽‧台灣的話》作為議題開展的起點,考掘「本土化」這個台灣現代性形塑歷程下難以迴避的課題,舖陳台灣戰後歷經戒嚴時期的禁歌管制、美國熱門音樂、追尋自己音樂的「民歌採集運動」與「民歌運動」,到解嚴後的地下音樂場景、噪音運動、瑞舞運動和實驗聲音創作等等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以系譜學的方法爬疏聲響「本土化」的軌跡,並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極具紀念性的珍貴聲音文化透過聲海耳機的詮釋,能將聲音中細膩的情感與細節完整傳達,透過聽覺與視覺的感受激發群眾對於聲音藝術的共鳴。

報馬仔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