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黃仁勳在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2025的CEO Keynote主題演說中發表了NVLink Fusion,將NVIDIA私有的互連技術授權給合作夥伴使用。
讓合作夥伴融合NVIDIA GPU
NVIDIA向來的態度都是採封閉式生態系統,雖然他們聲稱自家推出的許多SDK(軟體開發套件)或是CUDA運算架構與軟體函數庫等資源能夠開放給所有人使用,但是在實際使用時接需搭配NVIDIA的GPU(繪圖處理器,可以加速AI運算)等硬體,並非真的「全面開放」。
回顧歷史,Linux作業系統之父,也是開源(Open Source)社群最重要精神領袖之一的Linus Torvalds,就曾在2012年的演說中,因NVIDIA顯示卡驅動程式對Linux環境的不友善與封閉,而說出了「So NVIDIA Fucx You!」的經典名言。
雖然事隔多年之後,NVIDIA的態度已經相較先前開放許多,但其CUDA運算架構仍僅能於NVIDIA推出的GPU運作,被視為在AI運算商業競爭的護城河。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 2025的CEO Keynote主題演說中發表了NVLink Fusion,將NVLink以特定型式授權搭配第三方晶片使用,讓合作夥伴能將自己的CPU或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架構搭配NVIDIA的CPU、GPU協同運作,此外也能搭配至NVIDIA Quantum-X與Spectrum-X矽光子網路交換器(共同封裝光學,CPO)、ConnectX SuperNIC乙太網路卡、BlueField DPU(資料處理器)和Mission Control控制軟體平台,存取NVIDIA AI運算軟硬體堆疊的資源。
簡單地說,NVLink Fusion是張進入NVIDIA AI運算的門票,拿著這張門票的合作廠商,能夠在自家產品中置入NVIDIA的硬體元件,並利用對應的軟體資源。
目前Alchip(世芯電子)、AsteraLabs、Marvell、Mediatek(聯發科)、Fujitsu、Qualcomm、Cadence、Synopsys等廠商已加入NVLink Fusion陣營,並規劃客製化AI運算系統。舉例來說,NVLink Fusion讓Fujitsu與Qualcomm等AI創新廠商在機架規模的運算單元中,將旗下客製化CPU搭配NVIDIA GPU使用,大幅提高AI運算效能。
Fujitsu技術長Vivek Mahajan表示下代FUJITSU-MONAKA CPU採用Arm架構與2 nm節點製程,目標為達到極致的能源效率,並連接至NVIDIA GPU以推動 AI演進願景的重大進展。
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則表示Qualcomm先進的客製化CPU 技術與NVIDIA的AI平台相結合,能為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帶來強大高效的智慧,並推進高效能、節能運算的願景。
▲大約在影片49:45處,Linus Torvalds留下有機會角逐科技業10大金句的名言。
NVLink Fusion是橄欖枝還是護城河
NVLink Fusion的優勢在於能向合作夥伴提供技術授權,以利於設計能夠與NVIDIA GPU、互連技術高度整合的運算系統,並靈活運用雙方的軟體資源,發揮1+1大於2的功效。
然而NVIDIA仍然尚未開放直接在第三方運算單元上執行CUDA架構程式,代表著合作夥伴仍需在運算系統中置入NVIDIA GPU或對應單元,才能使用CUDA架構豐富的軟體資源與加速運算函數庫。
如果以DIY組裝的個人電腦舉例,有點類似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各廠牌的處理器與主機板,但一定需要安裝搭載NVIDIA GPU的顯示卡,才能夠執行CUDA架構程式。
另一方面,AMD、Broadcom、Cisco、Google、HPE、Intel、Meta、Microsoft等廠商也共同組成UALink聯盟(Ultra Accelerator Link Consortium),發表最多能夠連接1024組GPU、ASIC等AI運算加速器,且具有高速、低延遲互連特性的UALink。
NVIDIA並未選擇直接與UALink聯盟合作,而是推出半客製化的NVLink Fusion方案,雖然可以此舉是考慮CUDA需要高度最佳化的硬體環境以確保效能表現,但是也可解讀為NVIDIA並不想要完整開放NVLink,或讓UALink取而代之。
NVLink Fusion是與更多夥伴共享NVIDIA建立的AI運算生態系統?或是深掘護城河並將廠商與自家硬體綑綁在一起?或許2者都有,但實際狀況以及這2個互連技術將由誰勝出,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回到系列文章目錄)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