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ADVERTISEMENT

重低音很難搞

理論上,低音單體「物大便是美」,但設計不當卻可能是「災難」一場,如前文所言,越大代表振動後回復靜止的時間越長,如果擴大器輸出電流不夠充沛,無法有效控制、改變紙盆的律動,往往只會讓所有低頻聲音混雜在一塊。

特別是電腦多媒體喇叭的重低音,廠商通常只為它提供簡易的擴大器來驅動。我們使用電腦時不難發現,在鼓聲之類聲音表現力上,多媒體喇叭總是不容易達到乾淨俐落、分明不拖泥帶水的效果,而糊成一大片。如果你有機會親耳嘗試多一點的音響、喇叭組合,下次聽音樂時,應該不再會拘泥一定要有「獨立重低音」了。

事實上,真正的超重低音應該是指Subwoofer,專門用來負責20Hz~200Hz範圍低頻訊號的喇叭裝置。這類喇叭的出現,是為了彌補擬補一般低音單體,無法表現好80Hz以下訊號的缺陷。主要是用在影片觀賞的環繞音響系統上,可以增加低音量感和更為深沉的震撼效果。但是「超重低音」這一詞卻成了常見錯誤用語,有太多打著這名號的喇叭,實際上可能連100Hz都擺不平。再不然就是確實能夠達到80Hz以下,聲音卻是不盡理想的模糊,你說要它有何用呢!

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 電腦多媒體喇叭通常像圖右產品那樣嬌小,無法提供良好的低音表現,唯一好處是不佔空間、容易擺放。

分音器決定唱歌對象

想要設計出讓人讚賞的全音域單體並不容易,成本也是相當難以掌控,所以喇叭常見採用高音搭配低音(有時又稱作中低音)單體的配置方式,混合出中頻音域的聲音。也因此,喇叭各個頻率能否協調的融合在一起;還是貌合神離的,像多組喇叭一同在唱歌那樣不搭調,也是相當重要。

除了單體特性之外,分音器的影響也非常大。無論單體類型與數量怎麼配置,擴大器送出的訊號沒有音域區分之別,都得依靠喇叭音箱內的「分音器」來處理,才能夠讓所有單體發出正確聲音。

頻率銜接通常是2.1類型喇叭的罩門,這類喇叭使用體積小的主聲道喇叭(或稱為衛星喇叭),加上一顆重低音音箱組成。關鍵在於廠商的成本考量,不可能細心挑選、甚至是自行研發喇叭單體,更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去調校分音器。所以聽起來就像是高音和重低音在各自唱歌,往往很重要的中音頻段凹陷、消失,破壞聲音的整體協調平衡。

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 音箱材料密度會影響到抑制共振的效果,有點價位的喇叭通常採用木質材料,從MDF密集板、甘蔗板,甚至是高貴的原木都有。多媒體喇叭則是以塑膠為主,而且很少加入吸音棉處理,吸收掉無用的聲波(駐波),因此容易出現箱音等問題(類似嗡嗡的共鳴聲響)。

成本催生2.1聲道喇叭

事實上,小單體也是能夠呈現低音,未必需要2.1聲道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設計方式。只不過背後所需研發成本和技術能力,並非所有廠商所願意承擔,畢竟這麼一組喇叭才賣你幾百、幾千元,能苛求什麼呢!

說穿了,2.1聲道喇叭不過是廠商成本考量下的產物,使用體積小的主聲道喇叭(或稱為衛星喇叭),加上一顆重低音音箱來補足低音,可以很輕易達到提供「大港」低音效果的目的,成本也相對便宜數倍。這樣的設計並不算有錯,只不過問題始終圍繞在「成本」上,這些因素匯集加總之後,注定了2.1聲道類型喇叭聲音不協調的宿命。也因此,筆者始終認為,聽音樂就是要用標準2聲道喇叭才夠正宗。

要好聽還有撇步

音響圈有個極佳的範例,新手玩家到音響店選購喇叭,現場試聽一對萬元有找的喇叭後讚嘆不已,二話不說就掏錢買單。好不容易拎回家就定位之後,才開機就發現苗頭不對,怎麼聲音表現跟在店家裡面比起來差那麼多?

其實這並不是黑心貨作祟,而是因為喇叭擺放位置影響很大,必需有良好的反射、吸音空間環境,才能讓聲波轉變成為令人陶醉的聲音。多數人家裡並沒有專用音響室,效果自然無法跟砸重金搞試聽室的店家環境相比。

擺對位效果加分

多數使用者並不重視喇叭的擺放位置與角度,偏偏一套音響系統中,對聲音影響最深的是喇叭,訊號源和擴大器反而是其次。

說到喇叭擺位,其實不用去研究複雜難懂的音響學,只要輕鬆掌握幾個基本要點,也能讓聲音產生不同效果。最基本的條件,是將喇叭擺在同一水平線上,不要因為桌面狹小或是堆放雜物等外在因素,讓左右聲道的高度不一。另外,雖然喇叭理想高度是高音單體對著耳朵,但是礙於多媒體喇叭音箱設計千奇百怪,這點不去強求也無所謂。

切記不要拿書本之類的物品墊在喇叭下方就好了,因為喇叭下方墊放物品,不同的材質會對聲音造成不同影響,如果沒把握能夠調整出滿意的聲音,那就別自找麻煩亂墊東西。此外,既然是電腦多媒體喇叭,那麼中間當然少不了螢幕或是筆電作梗。這兩種裝置會成為聲波反射體,對音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明顯差異是聲音不容易凝聚在中央。

在這情況下,以螢幕中間為中心點,將左右聲道喇叭以相同間隔距離擺放,確保左右聲道的聲音分離是第一步。再來也很容易,就是讓喇叭探出頭的在螢幕前面,拉近和聆聽者的距離,多少能夠改善這些問題。喇叭擺放的這門學問,說穿了,玩的是物理學而不是電子技術。每個人的環境和設備條件都不相同,還得親自試驗過後才說得準,只有多玩多嘗試才能找到最滿意的效果。

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 多數人可能是像這樣的擺放喇叭,螢幕、筆電本身是個聲波反射體,喇叭躲在後面只會讓音場更加惡化。

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 既然這是電腦的宿命,那麼將喇叭移到螢幕前面,甚至以所謂的Toe-in處理,讓高音單體對準耳朵,也是一種強化音場和定位的方式。

輸出功率大未必吃香

輸出功率的計算分為R.M.S.(Root Mean Square,連續輸出功率)和P.M.P.O.(Peak Music Power Output,瞬間輸出功率)兩種,所能呈現音質效果也差了十萬八千里遠。R.M.S.代表真實的平均輸出功率,而且排除多數失真雜訊訊號,是音響器材採用的計算標準。至於P.M.P.O.是指聲音失真的狀態下,瞬間所能夠達到的功率值,並沒有多少參考價值可言,家電音響、電腦多媒體喇叭產品倒是很愛採用這種標示方式。

要知道,50W連續輸出功率的喇叭已經可產生驚人的音量了,賣場架上的喇叭動輒標示幾百、上千瓦(W),看起來是很威猛沒錯啦,只是那麼大的功率是要開演唱會嗎?下次選購喇叭請記得睜大眼睛,挑選標示R.M.S.輸出功率值的產品,才不會被謎一樣的數字「誆」了!

品牌擺一旁,聲音見真章

聲音表現的詮釋很主觀,並不容易透過科學方式將它量化,進而建立客觀的評價。或許可以這麼說,所謂的「音響性」是指器材工作特性,背後所代表含意是「頻率」,像高低音的發聲範圍、延伸性,這種能夠透過示波器等設備量測的項目。然而量測數據漂亮的音響,聲音又未必能夠吸引人,這就是「音樂性」奇妙的地方。

這差異就像時下熱門的歌唱比賽節目,有些參賽者技巧很好,總是能唱出錄音室要求的精準度(對應音響性),讓人不自主的豎起耳朵仔細聆聽。但是過於工整的聲音卻可能少了情緒感染力,無法讓人產生共鳴(對應音樂性),融入歌唱者表達的音樂故事之中。

也因此,你看上眼的設備無論評價如何,哪怕只是區區千元價位,都強烈建議你走一趟店家試聽,再決定是否購買它。最後稍微交代一下,小編是怎麼進行試聽。原本想搬台CD播放器來當訊號源,偏偏這些喇叭的訊號輸入端子形式、線材類型都不同,無法統一標準而作罷。最後選擇讓iPod Classic來獨挑大樑,播放自己壓製的高品質MP3來進行,音樂包括古典、流型、樂器演奏、搖滾、人聲等類型。事實上,這樣的環境條件也更為貼近多數使用者吧!

說到個人聲音喜好,或是一個參考指標,大致上是以Acoustic Energy Aegis Evo 1這類低價位書架型喇叭為標的。至於總評價部分,價格當然是重要參考條件,不然就失去比較意義,瘋狂要各位敗家就好了。

拆穿電腦喇叭的規格真相

▲ 中高價位主機板內建音效的聲音並不算太差,未必需要購買昂貴的音效卡來搭配喇叭。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李韋德
1.  李韋德 (發表於 2010年9月14日 12:52)
恩恩 不錯,受益良多。
請問一下bisheng小編,不知道可以再深入討論呢!!
Tast
2.  Tast (發表於 2010年9月14日 15:57)
現在新一代的內建音效晶片可以支援到
24bit 192khz 輸出格式
雖然擴大機不一定能夠支援到這種程度
但可以讓音效的品質上升一個檔次。
bisheng
3.  bisheng (發表於 2010年9月14日 18:45)
@ Tast

其實那幫助很有限,甚至會造成反效果。

電腦上除了DVD Audio訊源有機會達到24bit/192kHz之外,其餘像是CD Audio等低規格訊號,透過音效晶片重新取樣輸出,效果未必會比原始規格輸出好。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人耳辨識能力缺陷,造成聽感比較好的假象,訊號實際上是失真的。

音響CD Player也不乏這類設計,但是透過專門的運算處理器和高級DAC處理,所得效果普遍在音效卡之上。
8d48ec74d9e54418158ca9e44af73d45?size=48&default=wavatar
5.  andyhang (發表於 2010年9月15日 11:33)
看完電腦王月刊了,很棒的專業音響介紹分析,期待您的新作.
4ac3e560d4b0318183215e1c95387e4d?size=48&default=wavatar
7.  JOE (發表於 2010年9月15日 20:12)
受用良多
希望可以再有新的分析
要不要來個耳機的?
XD
Ed6adbd809263027776c7ce261c7587d?size=48&default=wavatar
8.  RB (發表於 2010年9月18日 17:15)
有個老梗...

CD的取樣率44.1KHZ,好像還沒聽過哪張內建音效有真正對應,多半是48KHZ抽掉幾個取樣去裝出來的。這種狀況下24B192K沒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有啦,去FOOBAR2000掛上重取樣外掛然後設定到晶片硬體所能處理的最大規格,對聲音很有幫助(僅限於用FOOBAR2000聽音樂時

但是這不能解決主機板上面的訊號干擾、用料等級差異問題(這裡說的不是全固態什麼東西,聲音的場合麻煩乖乖用上音響用電解電容,固態去做電源用就好了


PMPO這東西印象中他就只是抓個PEAK(突波)然後算功率,但是你可以自己決定要抓多長的時間,於是只要把參考時間縮到無限小,PMPO就可以閉著眼睛標到無限大了...
54fd8f8d03bb1b19569a1f8167990955?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9.  audiofiles (發表於 2010年9月22日 02:06)
編大寫的很實用,但是來挑點小語病順便補充一點

編大寫:「由於擴大器的訊號完整包含高、中、低三個頻率」

事實上,不管喇叭或擴大機或各種音源,訊號頻率應該是一整個「頻寬範圍」,而不是「三個頻率」,「幾個頻率」應該是指某一特定頻率,波長或振幅,例如電台的92.1MHZ,是一個頻率,或或者音頻中的某一頻率,例如120Hz。所謂「低、中、高」只是一種概括泛指,人的聽覺是連續的,並不是只有「低中高三個」,要細分還可以分超低、低、中低、中、中高、高、超高。即使如此,這也只是泛指否一範圍,並非用幾「個」來計算

理論上好理想的音響器材,在「聽覺」範圍內頻率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平直」的,也就是整個音域都分佈均勻,沒有特別突出的音域,才能夠比較完整的還原音源。但是,這所謂的「平直頻率響應」在音源及擴大機都不難做到,一到喇叭就變得非常困難,如果有看過真正的喇叭頻率響應測試圖的,就知道上喇叭頻率響應上下擺幅非常大,只能夠取「大致的平直」,縱使如此,也很難做到很均衡的平直,因此愈平直曲線的喇叭往往非常非常的貴,不是幾萬塊就可以打發的,當然,平直也不代表每個人都喜歡聽

在擴大機及音源上,大多都非常容易在儀器上測出一條極平直的頻率曲線,然而即使曲線一致,實際的聲音特色差別仍然很大,這就是音響有趣之處,也表示音響中有很多差異是儀器無法測出的

另外連續功率RMS或「瞬間輸出」也有一些區別,也可以稱為trick
一:在多少阻抗之下的RMS?(阻抗越高,功率會遞減)
二、在多少的總諧波失真之下(THD)為基準,THD 0.01% 與THD 10%之間又有天壤之別,

而瞬間功率則又關係到多麼「瞬間」,千分之一秒與10分之一秒瞬間之間,又有很大的差別,基本上只有手提或床頭音響或以PMPO做標示,基本上是能大就大,就如編大說的,沒啥意義。

嚴謹正規的擴大機功率在標功率示輸出功率時至少會有3個基本條件,例如:10W RMS(at 8ohm) 0.01% THD。少了阻抗與失真後面兩個,尤其是阻抗,其實參考性也不完整。

此外,從驅動阻抗也可大至看得出擴大機的真實驅動能力。雖然說阻抗愈高,輸出功率會相對變得愈小,然而低阻抗對擴大機的輸出負載卻也是一大考驗,一般家用音響喇叭大多是8歐母阻抗,車用音響或床頭音響大多是4歐母(用以增加擴大機的輸出效能),然而,一般擴大機到了2歐母的持續負載時,往往會受不了而燒毀(接近短路)。因此如果擴大機能夠連續驅動2歐母的負載而正常工作,則表示這台擴大機的驅動能力極強,通常這種擴大機也非常的貴。

至於喇叭上的功率標示,指的是「承受功率」。承受功率當然也有「連續」與「瞬間」的差別。
54fd8f8d03bb1b19569a1f8167990955?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10.  audiofiles (發表於 2010年9月22日 02:28)
另外,實際聽音樂時的「音量大小」也不完全取決於「擴大機功率」,另一個更重要,卻較少人注意的是喇叭的「效率」,又稱靈敏度,一般來說,增加3分貝的音量會吃掉一倍的功率,拿效率82dB w/m的喇叭與88dB w/m的喇叭相比,82dB的這支喇吧要吃掉4倍的功率才能得到與88dB相同音量。所以就「音量」來說,喇叭的效率往往比功率影響更大,但悲哀的是,喇叭的效率卻與音質沒有太大關係,也因此,有許聲音很好但效率去卻很低的喇吧,就不得不用花更多錢買大功率或區動力更強的擴大器才能發揮了
阿貴
11.  阿貴 (發表於 2013年10月30日 14:05)
那像我這台OZAKI WOW WR325 2.2聲道喇叭低頻率才60HZ中頻率卻只有18KHZ RMS輸出功率達25W像這類喇叭還算OKㄅ??哪重低音單體表現如何?聽說這款喇叭CP值高,音質還不錯,哪他該搭配哪款音效卡才配得上他?囧rz
稚空
12.  稚空 (發表於 2014年2月16日 14:40)
※ 引述《阿貴》的留言:
> 那像我這台OZAKI WOW WR325 2.2聲道喇叭低頻率才60HZ中頻率卻只有18KHZ RMS輸出功率達25W像這類喇叭還算OKㄅ??哪重低音單體表現如何?聽說這款喇叭CP值高,音質還不錯,哪他該搭配哪款音效卡才配得上他?囧rz

這...
說實在大部分有玩音響的人都會反推OZAKI
因為他只是重低音很大聲
實際上音質有點糟,重低音也很糊
建議如果要換還是換真正的2.0喇叭比較實在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