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ADVERTISEMENT

 

光碟

不要懷疑,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使用光碟了,但是它依然是不錯的冷儲存媒體。所謂的冷儲存指的是當資料寫入後,就很少會去更動,例如旅遊照片就是一例,通常在旅程結束後,將照片燒錄至光碟後,就不會再修改其中資料了。

光碟儲存有著相當大的擴充彈性,使用者只需購買價格從5至100元不等的CD、DVD、Blu-Ray等規格空白燒錄片,就能儲存650MB、8.5GB、50GB資料,Blu-Ray XL甚至能夠提供128GB的容量,而且在燒錄後能夠分散至不同地方儲存,也能發揮異地備份的效果。

然而燒錄片的品質差異相當大,有些劣質光碟可能存放3年之後就無法讀出資料,而品質較好的光碟可能具有10年左右的保存年限,而強調具有超耐久的M-Disc則宣稱具有超過1,000年的保存能力,但價格當然就不便宜了。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NAS(自有雲)

NAS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縮寫,中文翻譯為網路連接儲存裝置,簡單地說可以視為具有連接網路功能的外接硬碟,使用上具有更多彈性。

通常NAS具有多槽(Bay,代表能安裝的硬碟數量)的設計,依價格不同可以看單槽、2 Bays、4 Bays或更多槽的產品。多槽除了便於安裝多顆硬碟擴充容量之外,還能搭配磁碟陣列功能,提升資料儲存的可靠度。

由於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將資料傳到NAS,所以無論是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的資料,都可以方便地複製到NAS中備份。也就是因為NAS具有這種雲端儲存的特性,且為自行架設的設備,所以也稱為自有雲。

NAS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滿足多款裝置的備份需求,且連接上相當方便(許多廠商提供專用的備份工具軟體),也能發揮異地備份的功效(比方將NAS寄放在父母家),但是有著儲存成本較高,且傳輸速度較慢的缺點,如果使用者覺得資料的重要性勝過成本的話,也是不錯且可以自動化進行的備份方案。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雲端儲存(公有雲)

相較於NAS需自行架設儲存設備,如Google網路硬碟、Dropbox等由廠商提供的雲端儲存服務則稱為公有雲,它們大多以月費、年費制為主(也提供容量較小的免費服務),讓使用者能將資料儲存在服務商準備的主機中。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使用者不需購買、架設設備,儲存容易也具有相當彈性(可付費加購容量),而且大多具有自動化備份工具軟體,能夠大幅降低人力需求。另一方面服務商大多具有可靠的備援措施,基本上不容意發生資料毀損的意外,可以說是最好的異地備份方案。

但是這類服務的收費為持續性,而不像自己購買儲存設備只需一次性支出,需衡量長期使用成本。而且這類儲存畢竟是將資料透過網路傳輸且儲存在它人的設備中,仍有資料外洩的風險存在,但相較於企業的機密資料,個人使用者的資料並沒有太多「商業價值」,所以不需太過擔心這個問題,只要注意過於私密的資料(比方說……某種自拍影片)不要儲存於公有雲即可。

無論使用私有雲或公有雲進行備份,要特別注意是否啟用同步功能,在開啟的狀態下,很可能會和RAID一樣,在本機的檔案遭感染或刪除時,連同雲端的檔案一併受到影響,失去備份的意義。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根據3-2-1原則,使用者需要至少要選用2種不同的媒體進行備份,其中1份為異地備份。以筆者自己的使用習慣為例,我會將重要的資料分別存於工作用且RAID的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中,並定期以外接硬碟與光碟進行備份。

看到這邊,讀者是否也對備份更有概念了呢?感快趁著3月31日世界備份日的時候將手上的資料進行備份,並注意這不代表1年備份1次就夠了,頻率越密集,就越能保障資料的安全。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