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09:00

用4萬塊台幣打造超高CP值遊戲電腦!Intel i5-12600K小資平台實測

ADVERTISEMENT

隨著 Intel 第 12 代處理器終於登場,在先前的評測文章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採用全新混合架構的 Alder Lake CPU,於效能上有著相當顯著的進步,更為半導體產業的「紅藍大戰」,吹響了另一波響亮的號角。

但是,Intel 第 12 代處理器中,最高等級的 Core i9-12900K,由於售價比起過往來得更高,所以終究還是屬於極限效能發燒友的珍貴玩物;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若要以遊戲為主要目的,在這個時機點打造全新電腦平台,那麼隸屬於中規產品線,價格更加親民的 Core i5-12600K,或許才是大部分玩家所鎖定的目標。

ADVERTISEMENT

秉持著「把錢花在刀口上」的 CP 值理念,筆者在本次的評測中,特別帶來以 Intel Core i5-12600K 為核心,輔以 AMD 入門級遊戲顯卡 RX6600,配合 Z690 DDR4 主機板所組合而成的「小資遊戲平台」,試著在兼具足夠遊戲效能及未來擴充彈性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找到跨入全新 PC 世代的「親民價」解決方案。

文章目錄

測試平台硬體與通路售價

  • 處理器:Intel Core i5-12600K $9700
  • 主機板:ASUS TUF Gaming Z690-PLUS WIFI D4 $7990
  • 記憶體:T-Force Delta RGB DDR4-3000 $1990
  • 顯示卡:ASUS DUAL RX 6600 8GB $10900
  • 硬碟:WD BLACK SN850 NVMe PCIe 4.0 $6200
  • 電源供應器:ASUS TUF Gaming 750W Bronze $2990
  • 散熱器:ASUS TUF Gaming LC II 240 ARGB $2990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Intel Core i5-12600K 效能足夠亮眼

首先在核心部分,根據下面各種基準測試,不難發現 Intel Core i5-12600K 確實有著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Cinebench R20 與 R23 的成績,具備著相當大幅度的突破,簡直可以用「擠爆牙膏」來形容。

ADVERTISEMENT

單純就處理器測試而言,Intel Core i5-12600K 在 DDR4 環境下的整體分數,皆稍微落後先前測試的 DDR5 環境一點點,不過無論單核與多核表現,皆已經是足以幹掉上一代 Core-i9 CPU 以及競爭對手當前最強產品的程度,拿來當作「遊戲 U」或許還有那麼一點大材小用。

ADVERTISEMENT

只不過,Intel Core i5-12600K 的初始售價比過往還要高,一顆近萬元的 i5 處理器,現在看來確實有著等價的效能水準,Intel 漲價對消費者所造成的衝擊,似乎也隨著效能的實證而得到釋懷。

ADVERTISEMENT

主機板選擇 DDR4 換取更高性價比

即便 Intel 第 12 代處理器帶領我們進入了 DDR5 記憶體的新時代,但是高昂售價卻也讓許多玩家感到困擾。幸好,Intel 仍然在 Alder Lake 上保留了對 DDR4 的相容性,消費者只要選擇對應的主機板,同樣可以透過經濟實惠的價格打造新主機。

採用 DDR4 記憶體建構 Intel 第 12 代處理器平台有幾個好處,首先,DDR4 記憶體的價格比起 DDR5 便宜許多,尤其最近更有逐漸降價的趨勢,算是相當不錯的新品入手時機點;其次,玩家可以直接將舊電腦的 DDR4 記憶體沿用到新平台,若這麼做還能再多省個兩、三千塊。

雖然說現階段 DDR4 與 DDR5 記憶體,兩者在專用的檢測軟體中,已經看得見速度上的明顯差距,但若參考大多數的實際應用測試,雙方的效能影響卻不會比一張更強的顯示卡或一顆更好的 CPU 來得大,畢竟 DDR5 仍在初期發展階段,頻率還有再往上提升的空間,除非你真的想要「戰未來」,否則 DDR4 的性價比顯然會更好。

此外,目前廠商對於 DDR4 主機板的訂價,普遍都比起 DDR5 來得低一些,而且功能同樣十分齊全,例如我們選擇的 TUF Gaming Z690-PLUS WIFI D4;在未來,玩家甚至還能期待 B600 系列晶片組,具備更多價格更加實惠的主機板選擇。

顯卡價仍高 RX 6600 滿足基本需求

為什麼玩家要錙銖必較的追求把錢花在刀口上?其中有一項原因,或許就是由於顯示卡價格實在礦工們被炒得太高,同時顯卡本身也十分稀缺。

在看不到盡頭的虛擬貨幣熱潮下,如果我們真的很想玩遊戲,擁有基本的效能需求,但同時拒絕付出太過離譜的成本,那麼一張入門卡如 AMD Radeon RX 6600 或許就是個選擇。

即便只是入門卡,但我們手上的 ASUS DUAL RX 6600 8GB 搭配 Intel Core i5-12600K,依然有著符合期待的效能表現,即便光追分數並不理想,不過對於 1080p 遊戲情境來說,RX 6600 顯然還有辦法從容應付,這點在後面的遊戲實測中也得到了印證。

就現在的狀況而言,AMD Radeon RX 6600 算是一張「進可攻,退可守」的顯示卡選擇,能夠讓消費者在不至於犧牲過多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對於遊戲的基本需求;若未來市場價格平穩,玩家可以則可以考慮入手更高的等級顯示卡,甚至不需要更換 CPU,用合理的價格升級遊戲體驗。

電供、散熱保留未來升級空間

這套「小資平台」在硬體方面,最後要探討的是電源供應器與散熱解決方案。在測試過程當中,我們發現 Intel Core i5-12600K 並不是一個發熱量很誇張的處理器,這理應是 Intel 7 製程所帶來的增益,即便消費者只單純考慮風冷,散熱器品質不要太差的話,應該也能順利壓住這顆被歸納在 i5 等級的 CPU。

依循往例,Intel 的 K 版處理器都不會附上原廠風扇,為了更長時間的高頻運算(以及未來可能的超頻需求),入門級 AIO 水冷也是個值得投資的選項,況且入門級產品,例如我們所使用的 ASUS TUF Gaming LC II 240 ARGB,售價也相當親民,至於 RGB 燈光效果重不重要,就得看個人的偏好與執著。

相對於散熱,玩家們其實更該注意電源供應器的選擇。

即使 Intel Core i5-12600K 在 Maximum Turbo Power 的狀況下,功耗極限也只有 150W,AMD RX 6600 建議的 PSU 也僅需 500W,但在這套 4 萬塊台幣的遊戲平台上,消費者還是得保留未來升級更高規格顯示卡的空間,因此將電源供應器拉高到 750W 甚至於更高,其實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接近完美的 FHD 遊戲實測體驗

對於 Intel Core i5-12600K 處理器搭配 AMD RX 6600 顯示卡的遊戲體驗,我們把標準訂在 FHD、特效全開且擁有 60FPS 畫面表現這條基準線上。

在以下多款遊戲測試中,絕大部分作品都能夠符合前述需求,部分遊戲甚至還能擁有 120FPS 以上的流暢性,唯獨最新推出的《極限競速:地平線 5》有些差強人意。以下所有遊戲測試皆選擇內建評測工具,開啟 Resizable BAR 且畫質更改為成預設集中的最高等級,不使用光線追蹤或 FSR 功能。

從結果而言,在這套小資平台上,處理器的效能幾乎不會造成任何瓶頸,但若玩家想將解析度拉高到 1440p(2K)以上,那麼更高等級的顯示卡依然有其必要。

結論:不只能玩遊戲,更能負擔工作

在沉寂了好幾個世代之後,這次 Intel 所端出的 第 12 代處理器 Alder Lake,整體而言與其說是「令人驚艷」,不如說更讓人產生出「這樣才對!」的神奇感覺。

畢竟,沒有一個玩家會想要「只能遊戲而無法工作」的處理器,在保持著高水準遊戲表現的前提下,Intel Core i5-12600K 的效能成長確實非常有感,甚至於成功超車過往的旗艦產品。

即便 Intel Core i5-12600K 的價格不太像 i5 家族的 CPU,但溢價的結果並不會令人過度反感,同時也讓玩家得到了一定彈性,在跨入 DDR5 世代與下手高規顯示卡前,預先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休憩點。

最後,在整個測試平台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採用混核結構的第 12 代 Intel 處理器,並沒有發生如外界原先預期,在程式調度上出現嚴重缺陷。顯然,微軟跟 Intel 在 Windows 11 中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充分解決了可能的相容性問題,反映在實際體驗上,足夠令人感到穩定且安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