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ADVERTISEMENT

2022 年對於電競玩家或創作者來說絕對是豐收的一年。消費型處理器上看 32 執行緒,顯示卡可達 4K 100FPS,轉檔 1 分鐘的 H.265 影片不必 30 秒。在多核效能當道的市場態勢下,各種應用的性能都有飛躍式的提升。

尤其是需要一台高效能工作機的玩家,在這個時間點組電腦,效能上絕對不會讓你失望。AMD 的 Zen 4 大軍已經進入 DDR5 世代,AM5平台有著頂尖擴充性,至少用到 2025 年,全新推出的 AMD EXPO 技術超頻記憶體,直接與記憶體廠商推出的最新高時脈模組相容。如此一來,各種核心零組件都已經到位,現在正是升級工作機的好時機!

高效能生產力王者 Ryzen 9 7950X 到來,組裝旗艦工作機最佳時機!

提到生產力工具,消費級處理器已經能應付個人生產力需求,尤其是 AMD 自上一代的 Ryzen 9 5950X 開始就導入原本工作站等級才有的 16 核心/32 執行緒規格,價格相較更高階的 Ryzen Threadripper 系列處理器實惠不少,讓消費級使用者也能夠組裝高效能的生產力工作機。

除了效能,另一個重點是節能,也就是電力效益比。玩家可能不會一直坐在電腦前玩遊戲,但是放著算圖是很常見的應用,算圖很容易把資源吃滿,如果要讓電腦長時間「常時」處於效能滿載狀態,電費還是要考慮一下。即使台灣的電費已經算很親民,長時間算圖所耗用的電力絕對讓人有感。

遊戲的測試,大家應該已經看過不少,這次重點放在比較處理器生產力表現,並搭配頂級顯示卡,看看在各種應用上究竟能跑多快。

頂級工作機必備-絕佳渲染與轉檔運算效能

這次測試的硬體環境,AMD 的主機板為 X670E AORUS MASTER,Intel 方面選用了 Z790 AORUS MASTER。其中 X670E 的數位電源設計為 16+2+2 相,Z790 則是 20+1+2 相,兩者都是 105 安培的 Power Stage,可以為處理器與其它元件提供強勁而穩固的電力後盾。

散熱器的部份則一律建議直接上 240 水冷。原廠通常不會在高階處理器上附基本款風扇是有原因的,因為會讓處理器過熱,而導致降頻跑,這將失去買高階處理器的意義。

另外,不少人常會有的疑惑是工作機是否有必要搭配獨顯,甚至是高階獨顯。獨立顯示卡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應付多螢幕的輸出,另一個是繪製 3D 物件、做光線渲染以及進行影片的製作,因此我們選用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OC 24G 一起測試。

測試環境

  •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 Intel Core i9-13900K
  • 主機板:X670E AORUS MASTER / Z790 AORUS MASTER
  • 記憶體: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32GB kit
  • 顯示卡:GeForce RTX™ 4090 GAMING OC 24G
  • 水冷:AORUS WATERFORCE 360
  • 硬碟:Crucial P5 Plus
  • 電源供應器:Cooler Master V1000 

首先上場的是常見的渲染應用。雖然繪圖渲染透過顯示卡來做的效率較高,也可以看一下光靠處理器能達到怎樣的成績。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這次選用的 5 款渲染測試,都是光靠處理器就能運行、而且能把處理器吃滿的應用。Ryzen 9 7950X 在全數測試位居贏面,其中在 V-Ray 5領先達 9.7%,可見 Ryzen 9 7950X 在注重多核心效能的渲染運算這種應用中有著很大優勢。

其中,Arnold Render 跟 Hudini 都是 3D 大將,Arnold Render 的前幾名由 AMD Ryzen Threadripper 包辦,Ryzen 9 7950X 承接其強勢多工處理能力,在算圖方面幾乎是一面倒的絕對優勢。

接著是編碼跟轉檔。多媒體工作通常是考驗整機效能的重要關卡,同時,應付龐大檔案的壓縮、解壓縮表現也是重點。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先看轉檔的部份。不管是透過 Handbrake 或 Adobe Media Encoder,在 x265 方面都是 Ryzen 9 7950X 勝出,差距可達 5%。這兩款軟體應用透過轉檔將處理器效能用滿,所以非常具參考價值。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除了動態影片,大量靜態影像的處理也是影響工時的繁重任務。這邊利用 Lightroom 對照片進行編修與轉檔,來反應作業時的真實情況,Ryzen 9 7950X 展現出色處理效能。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如果處理一百張照片的耗時是如此,攝影工作者要整理成千上萬張圖片時,能藉由高階工作機節省不少時間。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而在檔案的壓縮及解壓縮部份,7-Zip 仍然是 Ryzen 9 7950X 的天下,WinRAR 最主要是測壓縮,雙方不相上下。不少應用軟體在背景常會壓縮及解壓縮檔案,而且會直接影響到應用程式的反應時間。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PCMark 及 Procyon Office 是測試電腦綜合效能的指標,Ryzen 9 7950X 在 PCMark 的成績亮眼,領先 i9-13900K 達 6 %,單純架構的多核心性能明顯促進綜合效能。而在 Procyon Office 一樣是 Ryzen 9 7950X 勝出,可以看出其可圈可點的電腦綜合效能。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科學運算部份以 Y-Cruncher 進行測試,項目為 10 億位。Y-Cruncher 用以計算圓周率,在單核心或多核心環境下,Ryzen 9 7950X 的表現比較好,支援 AVX512 的 Zen 4 及 i9-13900K 棄用 AVX512 是主要原因。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另外再看看 Sandra 跟 wPrime,這兩個工具都是科學運算的入門磚。Ryzen 9 7950X 幾乎是壓倒性的勝出,領先達 17~21%。Ryzen 9 7950X 不只是核心多、時脈高,Zen 4 架構的 IPC 提升對工程運算的增益也十分顯著。

實際上,科學運算還有不少軟體可供測試,但絕大部份都是在 Linux 環境下運行,若透過 Windows 測試很容易有不必要的算力損耗。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到 https://openbenchmarking.org/ 瀏覽,有不少測試處理器效能的科學運算應用。

而在選配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OC 24G 下,來看看顯示卡搭配不同的處理器時,在效能上差異如何。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Blender Benchmark 由顯示卡作為主要的運算核心,在搭配 Ryzen 9 7950X 時仍然勝出 i9-13900K,取得較好的成績。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OctaneBench 利用 NVIDIA 的 RTX 光追機能評比, Ryzen 9 7950X 與 i9-13900K 差異甚微,表現相當。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IndigoBench 是另一款能同時測試處理器與顯示卡渲染效果的工具,Ryzen 9 7950X 同樣勝過 i9-13900K,在顯示卡的輔助下也達到優異渲染表現。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繪圖渲染的應用就跟遊戲一樣,處理器要夠強才不會成為顯示卡的效能瓶頸。在RedShift中,Ryzen 9 7950X 的執行緒跟上一代的 Ryzen 9 5950X 一樣多,單核心效能提升達 29%,效能升級非常有感。

Ryzen 9 7950X 狠甩 i9-13900K ,電力效益與溫度控制表現出色!

除了效能,耗電與溫度也是平台間評比的重要考量。i9-13900K 儘管在製程上拼命追趕,功耗仍然是它的致命傷,也連帶影響到了溫度表現。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以最具代表性的 Prime95 測試來看,i9-13900K 相較 Ryzen 9 7950X 高出近 35%,在長時間運轉下,落差將持續放大。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用 CoreTemp 來觀察燒機情境,Ryzen 9 7950X的溫度十分穩定,與上限有一定距離,i9-13900K 則是很容易衝破溫度牆。雖然燒機已經算是數一數二嚴苛的測試,但這也代表在同樣的工作負載下,i9-13900K 的溫度比較高,哪怕是使用高階水冷,超頻的幅度也容易受限制,在時脈的延展性沒有 Ryzen 9 7950X 來得好。

Ryzen 9 7950X 能通過較為嚴苛的測試,在一般應用下,它的功耗優勢也能提高不少實用性。別忘了上述數據只是 CPU 的功耗,還沒加入顯示卡跟其它零組件呢!若計算整機功耗,很可能就會直接影響到電源供應器的瓦數選購考量了。

其它零組件的零頭不算的話,RTX 4090 估上限 500 瓦,就算兩組平台都是使用千瓦以上電源供應器,功耗低的 Ryzen 9 7950X讓人比較安心,也不用擔心瞬抽時會達到臨界值。

既然有了耗電量,也來估算這兩顆處理器的電力效能比。就本次測試的幾個代表性數據來看,在生產力的實力、特別是講求多核心的應用,Ryzen 9 7950X 比 i9-13900K 優秀。5 奈米的先進製程有著省電的優勢,AMD 不需要擔心過熱問題,可以把技術專注在於 IPC 的提升上。以每瓦效能來看,Ryzen 9 7950X 比上一代的 Ryzen 9 5950X提升高達 27%,也連帶節省了不少玩家們的創作時間。

再加上電力效益,AMD 領先 Intel 平台的差距就會更明顯地被拉開,因為 i9-13900K 確實比較耗電。做個簡單的試算,假設這兩個平台 24 小時不間斷的轉檔,每日的用電量就差了 4 度左右,以一個月為 30 天來計算,120 度的電費差多少,相信大家很有感。

Ryzen 9 7950X 不只比較省電,售價也比 i9-13900K 實惠不少。Ryzen 7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最近推出超值降價優惠,Ryzen 9 7950X 降幅達 21%,現省 4,800 元,差價用來升級水冷裝置,也可以讓 Ryzen 9 7950X 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AMD AM5 平台發揮頂尖擴充性,生命周期更具競爭力

影響玩家採購零組件意願的核心關鍵,通常不脫「效能、價格、相容性」。效能接近,價格較具競爭力、而且在平台的搭配上較具彈性的產品,自然容易受使用者青睞。

Intel 換腳位是家常便飯,而依照 AMD 的習慣,AM5 至少能用到 2025 年,主機板或相關散熱配置的生命周期也會比較長,玩家日後要再升級零組件,便能享有較高的彈性。

Zen 4 架構是 AMD 因應 DDR5 時代的重要更新。針對AMD AM5主機板進行最佳化的AMD EXPO 技術提供DDR5記憶體超頻的先進設定功能,可以很有效率的超頻 DDR5 記憶體,帶來更高效能。SAM (Smart Access Memory) 技術則是在搭配顯示卡時有明顯的效能增益,而超頻交給 PBO 代勞,只要硬體到位,幾乎不必做太多設定就能享有充裕效能。

Intel 從 Raptor Lake 開始帶來的大小核技術則是雙面刃。優點是有比以前省電一點點,缺點是這種混合式架構所帶來的犧牲一定還會痛一陣子,比如 AVX-512 指令集的支援,目前是 Zen 4 更為吃香!反觀 Intel 近幾代的處理器要不是開了 AVX-512 後爆熱,就是為了維持相容性而關閉,Zen4 單純的多核心架構仍然是有一定優勢的。

多工效能仍是生產力關鍵, Ryzen 9 7950X 強大處理器全面兼顧

旗艦工作機之戰!AMD Ryzen 9 7950X 多工效能王者,生產力制霸 Intel Core i9-13900K

不同的應用軟體,會因為最佳化而在不同的處理器上顯現出成績差異,然而軟體可否「有效利用多核心效能」跟「處理器有幾個核心可以來應付工作」有時是兩回事。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要開虛擬機器,執行緒的數量充裕與否幾乎就是生死關鍵,此類應用除了常見於伺服器平台,也適用於高效能生產力桌機,尤其是執行開發軟體或網站服務等工作。

AMD Ryzen 9 7950X 的多核心架構單純,在講求多執行緒的應用效能較佳。針對專業領域的工作者以及創作者,多工效能首當其衝,範圍涵蓋科學運算、3D 開發、多媒體編輯等。工作負載龐大的狀況下,強大的處理器效能當然是必備的,在一番測試下可以看到 Ryzen 9 7950X 在各方面皆有出色表現,實為多工處理器王者!

Gongbo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吉米貝斯
1人給推

1.  吉米貝斯 (發表於 2022年12月13日 14:29)
很久沒登入但看完這篇還是忍不住來留言了。
1. 強調CPU售價便宜,但對於平台建置成本隻字不提?
2. 測試環境寫得不清不楚,除了設備的配置以外,請問參數呢?你可以參考一下國外的reivew是怎麼列的。為什麼說這個?我舉個例子,你這篇都用DDR5頂板測試,但測試平台的記憶體時脈卻是隻字不提。我幫你補充一下,同樣的Hynix A-Die記憶體模組在Intel 13代平台可上到7600,但在AM5平台6200是極限了。渲染/壓縮解壓相關應用的性能表現來說,記憶體的性能影響很大。
3. 只挑對7950X有利的項目列測,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也不是要冠你A粉或業配的帽子,但一個專業且公正的review應該是要將所有資訊公正列出給讀者參考們才是,有了這個前提,你要下任何評語,什麼生產力之神,渲染之王CPU都沒關係,因為資訊公開透明讀者自有判斷,像你這篇誘導式的撰文方式真的是差評。
廖經銘
2.  廖經銘 (發表於 2022年12月15日 22:03)
※ 引述《吉米貝斯》的留言:
> 很久沒登入但看完這篇還是忍不住來留言了。
> 1. 強調CPU售價便宜,但對於平台建置成本隻字不提?
> 2. 測試環境寫得不清不楚,除了設備的配置以外,請問參數呢?你可以參考一下國外的reivew是怎麼列的。為什麼說這個?我舉個例子,你這篇都用DDR5頂板測試,但測試平台的記憶體時脈卻是隻字不提。我幫你補充一下,同樣的Hynix A-Die記憶體模組在Intel 13代平台可上到7600,但在AM5平台6200是極限了。渲染/壓縮解壓相關應用的性能表現來說,記憶體的性能影響很大。
> 3. 只挑對7950X有利的項目列測,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我也不是要冠你A粉或業配的帽子,但一個專業且公正的review應該是要將所有資訊公正列出給讀者參考們才是,有了這個前提,你要下任何評語,什麼生產力之神,渲染之王CPU都沒關係,因為資訊公開透明讀者自有判斷,像你這篇誘導式的撰文方式真的是差評。

為了你我要給你一個讚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