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 25 周年!一個簡單的字母,定義一個時代

iMac 25 周年!一個簡單的字母,定義一個時代

ADVERTISEMENT

25 年前的夏天,蘋果發表了一台有點與眾不同的新電腦,iMac。 

這是 1997 年賈伯斯回歸蘋果之後,親自操刀的第一款產品。理念上,它幾乎複刻了 1984 年推出的第一代「麥金塔」電腦:採用All in one簡潔設計,明亮的彩色塑膠外殼,拋棄一切「沒必要」的老舊技術。 

在賈伯斯眼裡,這才是真正面向未來的「個人電腦」。 

12 年前,因為初代「麥金塔」的失敗,賈伯斯被趕出了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但這不妨礙 12 年後,他依然決定逆著主流前進。 

這一次,他走上了正確的命運軌道。iMac G3 在問世後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奏響了蘋果從頹敗中復興,並一步步走向巔峰的序曲。 

25 年間,iMac 不僅成為了最經典的「一體機電腦」,成為 21 世紀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歷史注腳。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蘋果的「i」時代。 

賈伯斯最終實現了他的理想,造出了「人人能用的電腦」。 

「每個人的電腦」

要講 iMac 的故事,就必須先追溯到 1984 年,賈伯斯寄予 Macintosh 的理想。 

當時蘋果透過 Apple II,已經定義了「個人電腦」的概念,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在那個所有電腦都採用命令列互動的時代,賈伯斯堅定地認為,只有使用「圖形介面」,才能使電腦互動變得更直觀,走向普及。 

Macintosh 誕生的意義,就是成為「每個人的電腦」。1984 年,賈伯斯在公司總部附近的弗林特中心,向世界展示了它。 

Macintosh 擁有那個時代一切電腦都不具備的特質。除顛覆性的圖形介面之外,蘋果還為它打造了一個極為簡潔、一體的硬體形態,所有的零組件都被裝在了機體之內,而不是模組化地暴露在外。與其說這是一台電腦,它其實更像電視一點。 

蘋果經典作品 Macintosh

賈伯斯的理念非常超前,但他來得太早了。團隊大大低估了圖形介面所需要的運算性能,也低估了All in one設計,所有零組件擠在一起帶來的發熱問題。 

最終,Macintosh 因為價格高昂、性能捉襟見肘、過度發熱等問題,在市場上遭遇激烈挫敗,賈伯斯也因此被趕出了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 

直到 9 年後,1993 年,Windows NT 推出,才正式開啟了圖形 PC 的時代,後來的 Windows 95 則讓 PC 真正走向了普及。 

這段時間裡,失去靈魂的蘋果停止了對圖形介面的探索,完全依賴於 Apple II,到 1995 年,這艘船已瀕臨沉沒。 

1997 年,接近破產的蘋果請回了賈伯斯,那個早早看到未來,只是到得太早的「先知」,希望他能在這個圖形介面時代,為蘋果重新打造一款真正的「個人電腦」。 

一年後,賈伯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當年發表 Macintosh 的同一場地,弗林特中心,賈伯斯向世界介紹了 iMac。 

設計理念上,iMac G3 幾乎就是初代 Macintosh 的翻版。這依然是一台「All in one」電腦,半透明的塑膠機體裡,整合了一台 15 寸的陰極射像管螢幕、主機板、喇叭等所有部件。 

iMac G3 是少見當時配備了 USB 介面的電腦

賈伯斯依然在追求極致的簡潔。除開鍵盤滑鼠等輸入裝置,iMac G3 只需要連上一根電源線就可以啟動。為了強調它的一體性,蘋果甚至為 iMac G3 設計了一個把手,意思是使用者可以隨時將整台電腦「拎走」,儘管它重達 15kg。 

除了簡潔,賈伯斯還激進地擁抱了更先進的介面標準。iMac G3 摒棄了包括 SCSI、序列埠、Apple Desktop Bus 在內的大量老介面,這意味著很多老的外接硬碟、掃描器、印表機、鍵盤、滑鼠,都無法連接到 iMac G3。 

賈伯斯押寶的是一項更新的標準,USB。 初代 iMac G3 配備了兩個 USB 連接埠供使用者連接外設。這個決定在早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畢竟當時市面上的 USB 連接裝置還很少。但歷史已證明,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預見。 

最後,賈伯斯還在 iMac 上去掉了當時所有電腦都要標配的「磁碟機」,取而代之的是「光碟機」。 

當時磁碟和光碟最大的區別在於,磁碟是可讀寫的儲存介質,光碟則是「僅可讀」的。賈伯斯認為,大部分個人電腦使用者使用電腦都是要「消費內容」而不是「生產內容」,所以容量更大、讀取更快的光碟,會成為未來軟體、內容的主力載體。 

這又是一個極為精準的預言。 

站在今天的視角回頭審視 iMac G3,賈伯斯對技術和產品的洞察,就像穿越自未來一般精確無誤。而 iMac G3 也確實被使用者所接受,為瀕臨破產的蘋果開啟了一線生機。 

發表兩年後,蘋果賣出了 500 萬台 iMac。

有「顏色」的電腦

如果說 iMac G3 的成功有兩面,一面是賈伯斯對技術的精準洞察,另一面則要歸功於設計師 Jony Ive 的奇思妙想。 

Jony Ive 於 1992 年加入蘋果,直到 1997 年賈伯斯回歸,發掘出 Ive,他才真正開始主導產品設計。而賈伯斯交給 Ive 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 iMac G3 打造一個顛覆性的,更具有人文氣息的設計。 

在那個所有電腦都統一採用米白色塑膠外殼的時代,Ive 決定嘗試將它變得透明一點,以及,為電腦加入一點「顏色」。 

iMac G3 的外殼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下面是白色半透明的塑膠底座,上面則是有顏色的外殼

Ive 只為 iMac 精心挑選了一個顏色,「邦代藍」。它的靈感源自澳大利亞的邦代海灘,是一種接近於海水顏色的藍。這在當年又是一個非常前衛,非常與眾不同的嘗試。沒有人想過,冷酷的電腦,可以和熱情洋溢的沙灘、海水聯繫在一起,也變得鮮豔明亮。 

這個「有顏色」的設計,立刻點燃了一般使用者的熱情,成績反映在銷量上。之後蘋果又推出了更多不同的顏色,先是對應蘋果彩虹 Logo 上的紅、黃、綠、紫,後來又推出了石墨色、雪白色,以及印有花朵紋路的版本。 

之後幾年,蘋果將類似的理念放到了更多產品上,包括 iBook 筆記型電腦、iPod…… 

iMac G3 最終在千禧年前後掀起了一股設計潮流。很長一段時間裡,全行業都在模仿這一設計,推出各種半透明塑膠外殼、彩色的產品,包括主機殼、鍵盤、滑鼠、印表機……甚至可以說,今天有一些採用透明後蓋設計的手機產品,最初的靈感來源,都是 iMac G3。 

而且,這一設計不僅僅停留在硬體層面上,它和軟體也產生了呼應。 

2001 年,蘋果推出 Mac OS X 系統。其中全新設計的系統介面風格 Aqua,就是一個海洋主題的介面,恰好呼應了 iMac「邦代藍」的顏色。而往後 10 年時間裡,包括 Windows Vista、Windows 7 所採用的視覺風格,都與 Aqua 有共通之處。它們的核心理念就是,將冰冷的電腦介面,與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聯繫起來。 

Mac OS X 系統與 iMac 配合的海洋主題

在 iMac G3 之後,蘋果也曾嘗試過將類似的設計推廣到整個產品線,包括更高階的專業產品線,最終遭到了使用者的反對。但這不妨礙 Jony Ive 在之後十幾年時間裡,帶領這支工業設計團隊,開啟了對材料、配色的長期探索,並深刻地改變了蘋果所有產品的工業設計。 

從塑膠到玻璃、鋁合金、不銹鋼,蘋果後來所有的產品都憑藉精美且富有人文觸感的設計打動使用者,這成為了蘋果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而追溯這一切的開端,就是 iMac G3,它開啟了蘋果「設計定義產品」的時代。 

翻開那本收錄了蘋果工業設計團隊所有作品的書,《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iMac G3 被放在第一頁的位置上。 

「網際網路」的快車

iMac 本身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從市場角度來說,它問世的 1998 年,已經有點太晚了,錯過了發表的黃金窗口。 

從 1993 年到 1997 年,個人電腦在美國家庭的滲透率,從個位數飆升至 40%。隨著 Windows 95 取得巨大成功,圖形介面普及,市場基本已經是 Windows PC 的天下了。 

這一背景下,iMac 的市場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因為市面上大部分軟體都是 Windows 軟體,很多人在學校、公司用的也是 Windows 軟體。在那個只有原生應用程式的時代,沒有軟體生態,Mac 基本無法突圍。 

但 iMac 抓住了另一個關鍵機會,網際網路。 

iMac G3 是第一批內建 Modem(數據機),且將連網功能當作重要賣點宣傳的電腦。當年蘋果為此專門製作了一個廣告,宣傳 iMac G3 聯網的便捷性:使用者只需要插上電源,插上網線,不需要第三步,就可以接入網際網路。 

而 iMac 開頭的的 i,最初就是代表「internet」,象徵著它接入網際網路的能力。

iMac 配備了電話線和網線兩個介面

網路功能對 iMac 的早期銷售,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只要連上網路,透過瀏覽器,iMac 也能實現與 Windows PC 類似的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等功能。當年這也就是家用電腦最主要的用途。 

可以說正是 Web,為 iMac 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最終為蘋果打開了突圍的通道。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初代 iPhone 發表的時候,賈伯斯甚至沒想過要在 iPhone 上執行協力廠商原生APP,而是表示可以透過 Web App 解決一切。 

直到今天,Mac 和 Windows PC 的競爭格局也沒有逆轉,Mac 的市場滲透率相比 Windows 依然只能算「小眾」。但在網路時代,Mac 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因此就被削弱,而是一直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守住了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但對今天的蘋果來說,Mac 的市場占有率其實早已不再重要。iMac 對蘋果真正的價值,在於它開啟了蘋果的「i」時代,將蘋果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走向了更高的巔峰。 

i 時代

在 iMac 發表的 1998 年,這裡的 i 是代表 internet,網際網路。但很快,它就被另一層更重要的含義覆寫了,也就是「我」。 

90 年代末,個人電腦滲透率快速攀升之後,它的普及進程一度停滯了。因為當時的電腦雖然叫「個人電腦」,但購買的主體依然是以企業、學校和家庭為主,很少會有人買一台「專屬於一個人的電腦」。 

但進入新千年,「個人運算設備」的時代終於到來。一方面,隨著筆記型電腦的逐漸成熟,它成為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購買電腦的首選。另一方面,行動運算裝置的潮流也正在襲來。 

在 iMac 之後,蘋果推出了 iBook 筆記型電腦和 iPod 播放機,兩者作為「i」概念的延伸,都是更具私密屬性的運算設備。 

這些產品在設計理念上,基本也都受到了 iMac 的影響,做得盡可能一體化、簡潔、多彩,在工藝上要經得起使用者把玩……賈伯斯的技術哲學和 Jony Ive 的設計理念,依然引領著蘋果,走在時代的最潮頭。 

iPhone 代表了「i 時代」的頂峰

 

最後,隨著 iPhone 和 iPad 接連問世,整個世界都進入了「i 時代」,這個消費運算設備已滲透進世界每個角落的時代。 

而當年 iMac 上的那些理念,依然迴響於蘋果的所有產品線。無論是激進擁抱新技術的勇氣,整體、簡潔的設計理念,還是為技術加入一些人文觸感的哲學,這些東西共同促成了蘋果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商業公司、技術公司,可能沒有之一。 

故事依然回轉到賈伯斯最初的那個理想,造一台「人人能用的電腦」。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口袋裡都躺著一台。 

今天的蘋果,已經在減少用 i 作為產品首碼,而是更多使用 Apple。比如 Apple Watch、Apple Music 和 Apple Vision Pro……這裡的一部分原因或許跟商標註冊有關,也可能就是想要更多強調 Apple。 

具體的細節已經不再重要。從 iMac、iPod,到 iPhone、iPad,它們充分概括了過去 25 年,這個世界上發生過的,最大的一場技術革命。 

當年賈伯斯定下 iMac 這個名字時,應該不會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字母,會定義一個時代。 

回到今天,iMac 早已不再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它甚至不再是最重要的 Mac,因為蘋果賣得最好的電腦早就是 MacBook 了。 

但 iMac 對技術、產品、設計,以及文化的影響依舊深遠。從 iMac G3 的多彩外殼,到 G4 極具未來感的半球形底座,再到 G5 以及後來的鋁合金支架設計……iMac 一直是現代、先進的象徵。 

就連日本潮流品牌 BEAMS,都將 iMac G4 視為一個「潮流文化符號」,收錄進了 40 周年的紀念影片中。 

今天很多接待處、收銀櫃檯,依然會用經典的鋁制All in one機身的 iMac 作為辦公電腦。 

回顧 iMac 走過的 25 年,它是賈伯斯和 Jony Ive 這對「黃金組合」推出的第一款驚世之作,拯救了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並開啟了個人電腦的新紀元。 

25 年裡,它見證了電腦、網際網路如何滲入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每個角落。

geekpark
作者

極客公園(www.geekpark.net)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創新者的大本營。透過對前沿科技的觀察報告,在內容媒體、會展公關、創業服務三大業務協同發展下連結資源,讓優秀的科技新創更快速的成長。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