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rm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Paul Williamson在Arm Unlocked Taipei 2025的媒體訪談中,分享對邊緣AI運算與IoT裝置的趨勢觀查。
為常時開機裝置提供AI能力
Paul Williamson在訪談中引用多間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指出2028年時AI將會成為IoT(物聯網)專案的重點科技,而邊緣AI運算的基礎設施投資成本將會成長60%,到了2030年邊緣AI的市場收益將達到美金800~1000億元,發展前景相當看好。
延伸閱讀:
Arm發表全新Cortex-A320邊緣AI平台,解放記憶體限制支援大語言模型
Arm發表全新Lumex CSS平台,C1 CPU與Mali G1 GPU為旗艦級手機帶來25%效能增長
Arm Lumex CSS平台搭配全新C1系列處理器,4種型號隨意混搭最高14核心效能怪獸
Arm Lumex CSS平台Mali-G1系列繪圖處理器與平台功能解析,為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帶來2倍光線追蹤效能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從雲端到邊緣的AI運算平台策略
相較於「雲端運算」是將運算負載放置於遠端的資料中心執行,「邊緣運算」則是在地理位置更近的位置進行運算,例如在5G基地台就近為周圍的裝置提供運算能量,具有可以省下將資料、檔案回傳至資料中心進行處理的傳輸頻寬與流量,具有反應更快、延遲更低,且能夠節省電力消耗與降低成本的優勢,此外邊緣運算本身就具有分散式運算的特性,因此具有更高的韌性。
考量上述要點,將AI運算的位置放至於「邊緣運算」也就成為相當合理的考量。另一方面,隨著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神經處理器(NPU)等各式運算單元效能與電力效率的提升,因此也能預估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IoT裝置將搭載AI功能。




Cortex-A320邊緣AI平支援更多模型
Arm於2025年2月發表全新Cortex-A320邊緣AI平台,與先前Cortex-M系列處理器僅能使用SRAM與快閃記憶體相比,Cortex-A320額外支援搭配容量更大的外部DRAM記憶體,能夠支援參數量更大的AI模型,相當適合搭配Ethos-U85 NPU,為IoT裝置帶來更強大的AI運算效能。
組合不但適合應用於IoT裝置,也能夠延伸至大型裝置中擔任子系統,在增加最小邊際成本的前提下完成特定AI運算負載,也可在需要效高運算資源的情境下調用主系統的GPU,使用上更具彈性。





Arm表示旗下產品具有低耗電、高效能、高設計彈性等特色,相當適合應用於IoT裝置,並宣示未來的邊緣AI運算將由Arm主導。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