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ADVERTISEMENT

顯卡玩軍規用料已經不是新聞,微星這張R5870 Lightning除了Hi-c CAP(高導聚合物電容)、SSC(固態電感)、Solid Cap(固態電容)等一籮筐高階用料之外,還有鍍金介面、15相電源設計,豪華設計讓Lightning成為這幾個月最有新意的非公板卡。更絕的是,竟然還使用雙8pin電源,最高可輸入375W電力,配上卡上3處的V-check Point電壓偵測機制,要破世界紀錄就靠它。

Twin Frozr II再次上陣

R5870 Lightning並非該系列第一款產品,大約在去年同時期推出過N275GTX  Lightning跟N260GTX Lightning。這次推出的Lightning取消超頻面板AirForce Panel,且大幅強化供電設計,甚至連PCB都不同於公板尺寸。
先從散熱來看,這次使用的依然是Twin Frozr II散熱器,與之前推出的Hawk相當類似。主結構為雙11葉80mm風扇,加上4條熱導管共同組成。其中,熱導管分成8mm跟5mm兩種,透過金屬片與顯示核心接觸。熱導管沒有直接與顯示核心接觸,對於散熱來說可能會打些折扣。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風扇採下吹式設計,基本構型跟Hawk相當類似。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熱導管有分8mm跟5mm兩種,要隔著金屬板才能導熱。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只要卸下9個螺絲就能拆下散熱器,另外記憶體散熱片也能防止板彎。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鍍金介面並不常見,不過筆者感覺不太出來有什麼差異。

滿載只有78度

不過從數據上來看,閒置時只有40度,即使用FurMark測試極端的滿載環境,溫度也只有78度,且沒有什麼聲音。至於公板的表現,同樣的環境下閒置時就達54度,滿載則飆到88度,若夏天安裝在散熱較差的機殼內,溫度還會向上修正。
溫度低是很大的優勢,不過筆者認為抗噪才是這款產品較大的優勢。高階公板卡通常溫控表現差之外,比較難忍受的就是滿載噪音。R5870 Lightning上聽不到什麼噪音,想買高階卡又不超頻的人來說也是個好選擇。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溫度表現大勝公板,至於GTX 480就更不用說了。

15相供電排排站

除了散熱器,顯卡上最特別的就是15相供電設計,因為15相電路太複雜,無法在一般尺寸PCB上處理。因此R5870 Lightning上方多出一塊約207 x 17(mm)的空間,這樣才能容納龐大的電源設計。此外,顯卡比一般產品高出約17mm,加上電源介面朝上,安裝時較難整線且有可能卡到側板。
電路設計上,顯示核心旁可以看到一大排共12顆土黃色的SSC,旁邊還有大量鉭質電容跟MOSFET,主要用於核心供電,這個區塊的用料就算在高階卡也是絕無僅有。比較特別的是,這張卡還加了一顆由NEC開發的Proadlizer電容,容量為1000μF且ESR(等效串聯電阻)只有1mΩ,效率比固態電容還好,是相當少見的用料。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PCB造型相當奇特,為了容納高相數電路,PCB高度多了17mm。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此處的落差約17mm,加上電源上置設計,有些機殼可能會卡位。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土黃色那排就是SSC,上面還有大量鉭質電容,下面則是MOSFET。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中央那顆就是Proadlizer電容,2R0代表是2V版本。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核心時脈為900MHz,略高於公板的850MHz。

APS相數切換

此外,R5870 Lightning仍支援APS(Active Phase Switching,主動式相位切換技術),跟主機板上的相數切換功能相同,可在閒置等低功耗的環境下降低使用電路,以提高用電效率。
顯卡背面有12顆相數LED燈號,可用來辨識當前使用狀況。然而筆者測試時,光碟、顯卡都翻遍就是找不到開啟APS的方法,後來搞了很久才發現APS軟體要從官網自行下載,對於使用者來說,光碟內沒有軟體實在非常不方便。
至於APS有多大的作用?筆者利用海韻Power Angel測試平台功耗,不論在閒置或滿載,開不開啟APS都看不出功耗的差別。或許是Power Angel的測試精度較低,無法測量到1W以下的功耗差異,導致效果不明顯。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背板有12顆LED燈,可顯示目前核心相數負載。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板上有3處V-check Point電壓偵測機制,拿三用電表就能監看核心電壓。

公板較勁互有勝負

硬體規格上,僅時脈從850MHz略為提升到900MHz,幅度僅約5.88%,對於效能上的效果相當有限。舉例來說,3DMark Vantage預設4種測試項目,分別領先2.29%、4.3%、3.3%、3.6%,而S.T.A.L.K.E.R.、Biohazard 5、Unigine Heaven等測試項目中也是類似的情況。
DirectX 11環境中利用S.T.A.L.K.E.R.測試,解析度2560 x 1600效能略勝1.8%,開啟Tessellation後略勝1.3%,效能差距比DirectX 10環境還小。換成Unigine Heaven測試2560 x 1600解析度8AA並開啟Tessellation,效能反輸公板9%,關閉Tessellation後則落後8.3%。效能面跟公板相比,絕大多數的遊戲都略有領先,但是對於少數測試軟體或遊戲,則有落後的情況出現。
比較意外的是Biohazard 5於DirectX 10環境開啟8AA,在2560 x 1600、1920 x 1200跟1680 x 1050解析度下效能很異常,僅有Radeon HD 5830的水準,但是關閉AA後卻又勝過Radeon HD 5870。且換上同款另一張顯卡,效能也是相同情況,利用別的軟體開啟AA測試並不會有這種問題,看未來產品更新是否會改掉這個問題。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DirectX 9環境中效能略勝HD 5870,但是領先的幅度並不大。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至於在3DMark Vantage中,有部分測試還略勝GTX 480,但是差距不大。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Biohazard 5開啟8AA後表現失常,只有HD 5830的水準,且換了2張卡結果都一樣。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開啟Tessellation後,效能衰減幅度跟公板差距不大,效能部分則略輸。

功耗略為增加

功耗方面而言,因為時脈略為提高,所以功耗提升並不意外。配合Intel Core i5-750測試,閒置時平台功耗為92W,跑FurMark測試時則是344W。閒置比公板多6W,滿載則是多33W,算是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雙8pin供電相當少見,還好包裝內有附贈6pin轉8pin轉接線。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時脈增加功耗自然提升,雖有APS但是儀器看不出明顯差異。

高規格爽度高

整體來看,R5870 Lightning散熱與靜音效果是最大優勢,至於效能則普遍都勝過公板Radeon HD 5870,少數遊戲在特定條件下則會有些問題,買之前最好先確認一下。售價方面,目前光華未稅價約為16000元,比起公板還要貴上1500元,但是考量到用料、散熱等設計,這1500元算是物超所值。

豪華15相供電,最涼的R5870 Lightning

▲這張卡配件可不少。

魯蛇實驗室
作者

戶田惠梨香 新垣結衣 長澤雅美 吉高由里子 志田未來 北川景子 香里奈 竹內結子 北乃紀伊 菅野美穗 黑川智花 宮崎葵 夏帆 貫地谷詩穗梨 石原里美 有村架純 井上真央 真野恵里菜 能年玲奈 深田恭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D41d8cd98f00b204e9800998ecf8427e?size=48&default=wavatar
1.  地球人 (發表於 2010年4月12日 19:19)


介紹的圖片真多啊

還有一些測試

相當實用的文章

提供買顯卡一些指標
1d05c0b78aeae2fa5e65e073a168fa5a?size=48&default=wavatar
3.  myikari (發表於 2010年4月13日 03:17)
公版5870 idle溫度應該有異
待機157 / 300之下 就算在機殼內 溫度也不應該超過50度
以室溫26度左右來說 約40~42度

54度很像是400 / 900(Blu-ray state)的溫度
魯蛇實驗室
4.  魯蛇實驗室 (發表於 2010年4月13日 10:01)
to myikari
公板溫度並沒有錯誤
可能是測試方法上的不同造成誤解
我們的測試方法是利用FurMark 在1920X1200解析度下開啟Stability Test
監看[起始]溫度與滿載溫度
開啟FurMark的瞬間會將時脈提升到3D運算的正常時脈
因此在溫度上會比[完全閒置]還要高一些些
但是每張卡都是利用這種方式測試
因此沒有公平性上的問題
如果換上GPU-Z等軟體 得出來的溫度又會是另一種答案(不同軟體會有誤差)
且GPU-Z並無測試功能
基於測試一致性 故統一使用FurMark監測閒置與滿載溫度
下次測試時 筆者會一併列上GPU-Z監測的溫度
讓測試更加多元

希望這能夠解答到你的問題
如果有任何測試上的問題也歡迎提出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