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ADVERTISEMENT


這是VIA Nano處理器的評測用主機板,採用Mini-ITX尺寸大小。

我們在七月初才獲知威盛將會在本月中,提供一套Nano處理器的系統進行評測,老實說這種中途插進來的物品,多半會移到下個月才會排入雜誌內容。但是筆者認為Nano處理器是一個很重要的產品,而且電腦王是在第一波樣品發送名單之中,若是放棄這個搶先報導的機會,好像也不怎麼合情合理,還是將它安排在八月號雜誌的內容當中。

其實筆者手上已有的兩篇專題,都是這個月必須要交出來的文章(一篇是封面故事,另一篇有時效性),若再把Nano處理器接下來,工作量是有點超重沒錯。但是等到整篇寫完,7/29 NDA解除了以後,看到其他網站的Nano處理器評測,結果都是Nano完全壓制Intel Atom,正好與自己所寫的不一樣,不論是面對廠商或是讀者,確實會有點不安,接下來說明筆者在當時的測試考量,如果有些人說這是打預防針也無妨。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依照慣例而言,比較重要的產品在提供給媒體測試報導時,公司都還會附上一些參考資料,稱之為reviewer’s guide,除了基本規格以外,還包含測試的建議,最大用意就是要給評測者方便。威盛在當時也寄了這些參考資料過來,只不過筆者原本就已有規劃文章內容與測試方法,所以這些資料在翻過一遍後就擱在一旁,算是「純參考」。為了方便比較,測試項目完全與七月號雜誌封面故事,當中的Atom專題一模一樣,這些測試項目雖然比較貼近實際使用狀況,但它們正好都算是Nano(或VIA平台)的弱項,例如WinRAR相當吃重記憶體與北橋速度、HT對效能幫助也很大,Nano其實輸得不意外。

其餘網站都是採用一般常見的測試軟體,例如Sandra/PCMark Vantage/Cinebench等等,這些都與reviewer’s guide的建議符合。要是筆者當時有找到Atom平台,同時按照reviewer’s guide建議進行測試,有很大機率會測出與其他媒體相同的結果。只不過某同事勸我不必那麼在意,雖然與其他媒體不同,又是對廠商較不利的測試結果,但是至少能幫助大家了解Nano的弱項在哪裡,畢竟每一顆處理器都有它不擅長的地方,只要不是偽造測試數據,就對得起廠商與讀者。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最後再提到一個相關話題,Intel Atom最近傳出缺貨的消息,有謠言說與Intel交情最好的華碩拿最多,所以Eee PC不受此影響。只不過筆者卻認為Atom自上市後,市場反應相當不錯,實際上也會搶走一些傳統低階市場的份額(例如自家的Celeron產品線),Atom可能是技術性的缺貨,Intel希望Atom這種低價電腦的市場發展在控制中。否則以Intel目前的良率而言,再加上Atom的Die size極小,要「自然缺貨」可能性似乎不大。

以下就是評測用主機板的一些細部圖片,雜誌版面放不下,就先放在這裡了。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談VIA Nano處理器與相關內容補充

fangji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E77337711cebb670904f0ceedc3eaadf?size=48&default=wavatar
1.  benz0513 (發表於 2008年8月04日 09:02)
雖然與其他媒體不同,又是對廠商較不利的測試結果,但是至少能幫助大家了解Nano的弱項在哪裡,畢竟每一顆處理器都有它不擅長的地方,只要不是偽造測試數據,就對得起廠商與讀者。

這就是電腦王值得推薦的地方^^站在讀者的角度...替大家發現問題^^
7633a9b1a6c09ae29913ca9f4030ec64?size=48&default=wavatar
2.  老人z (發表於 2008年8月04日 12:05)
只會用Sandra/PCMark Vantage/Cinebench等測試軟體的雜誌有啥好看的?測試數字?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