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超頻基因回歸,記憶體可達 DDR4-4800 的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測試

ADVERTISEMENT

產品效能一致性

與先前測試 ROG Maximux XI Extreme 主機板相同,ROG Maximus XI Gene 依舊有著 Asus 自行微調效能的「配方」,預設值運作效能表現相對其它競爭對手,總是可以多出些許百分點,可視為 Asus 長期投入研發主機板的無形資本,以及給予 ROG 系列玩家的小福利。

譬如 UEFI 介面的 XMP 載入選項分為 2 種,XMP II 為完全依照記憶體模組廠的設定,XMP I 除了主要幾個時序之外,其餘時序則另外套用 Asus 最佳化後的數值,雖然其餘時序重要性程度不若主要時序 CL、TRCD、TRP 和 TRAS,卻仍可增加些許效能幅度。

將 DDR4 記憶體模組手動選擇 DDR4-2666,ROG Maximus XI Gene 自動挑選 15-17-17-36 時序
▲將 DDR4 記憶體模組手動選擇 DDR4-2666,ROG Maximus XI Gene 自動挑選 15-17-17-36 時序。

選用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搭配測試,CPU-Z 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分別為 589.3 分與 5637.6 分
▲選用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搭配測試,CPU-Z 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分別為 589.3 分與 5637.6 分。

記憶體搭配 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組成雙通道,DDR4-2666 讀寫頻寬為 39710MB/s 和 38618MB/s
▲記憶體搭配 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組成雙通道,DDR4-2666 讀寫頻寬為 39710MB/s 和 38618MB/s。

Plextor M9Pe(G) 512GB SSD 作為系統安裝碟,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寫速度均可超越 3100MB/s 和 2000MB/s,發揮正常水準
▲Plextor M9Pe(G) 512GB SSD 作為系統安裝碟,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寫速度均可超越 3100MB/s 和 2000MB/s,發揮正常水準。

CINEBENCH R15 單執行緒為 211cb,多執行緒為 2053cb
▲CINEBENCH R15 單執行緒為 211cb,多執行緒為 2053cb。(點圖放大)

x264 FHD Benchmark 壓制 1080p 影片速度為每秒 61.5 張畫面
▲x264 FHD Benchmark 壓制 1080p 影片速度為每秒 61.5 張畫面。

HWBOT x265 Benchmark 壓制速度每秒可達 65.785 張畫面
▲HWBOT x265 Benchmark 壓制速度每秒可達 65.785 張畫面。

軟體相容性因素,PCMark 10 目前僅能選擇 PCMark 10 Express 項目測試,得分為 5881
▲軟體相容性因素,PCMark 10 目前僅能選擇 PCMark 10 Express 項目測試,得分為 5881。(點圖放大)

用來陪榜的 3DMark 各項得分,Core i9-9900K UHD Graphics 630 並未有太大進步,而是處理器部分增加不少分
▲用來陪榜的 3DMark 各項得分,Core i9-9900K UHD Graphics 630 並未有太大進步,而是處理器部分增加不少分。(點圖放大)

執行 AVX 指令不縮減處理器倍頻的原則之下,ROG Maximus XI Gene 可以將筆者手上這顆 Silicon Quality 80% Core i9-9900K,透過最簡單的調整倍頻方式,全部八核心超頻至 4.8GHz,因此單執行緒效能相對預設值為低,但多執行緒則較高,以下為簡易超頻結果。

Core i9-9900K 全部核心超頻至 4.8GHz,CPU-Z 多執行緒分數上升 0.7% 至 5678.3 分
▲Core i9-9900K 全部核心超頻至 4.8GHz,CPU-Z 多執行緒分數上升 0.7% 至 5678.3 分。

處理器超頻時,筆者也連帶開啟載入 XMP 設定,AIDA64 記憶體讀寫頻寬提升至 50123MB/s 和 51148MB/s
▲處理器超頻時,筆者也連帶開啟載入 XMP 設定,AIDA64 記憶體讀寫頻寬提升至 50123MB/s 和 51148MB/s。

x264 FHD Benchmark 每秒壓制畫面上升至 63 張
▲x264 FHD Benchmark 每秒壓制畫面上升至 63 張。

CINEBENCH R15 多執行緒分數提升至 2063cb
▲CINEBENCH R15 多執行緒分數提升至 2063cb。(點圖放大)

橫向功能差異

此次 Maximus XI Extreme 並未加入殺手級新功能,與前一世代又夾著 Z370 晶片組,以至於頂級款式功能下放得太快,造成 Extreme 不那麼 Extreme 的市場印象。綜觀 Extreme、Gene,以及即將推出 Apex,一眼望去各款均有特色,Extreme 保有最豪華的功能性不變,Gene 和 Apex 則是縮減記憶體插槽數量求取更高的記憶體超頻能力,倘若玩家還需要多張顯示卡串聯運算,就得請出 Apex。

Formula 內建 VRM/VRD 供電區域水冷頭,瞄準建置系統初期即打算採用水冷的玩家,Aura RGB LED 飾板更直接覆蓋介面卡插槽區域,反觀 Hero 則是目標 ROG 入門玩家,亦可視為通路版 Deluxe/Pro 等級區塊的交接產品。

整體而言,Maximus XI Gene 回應市場需求,再次推出 microATX 版型的極限超頻主機板,迎合一些排斥 ATX 主機板尺寸的玩家。以單通道單條記憶體插槽提升超頻性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留下 Double Capacity DIMM 的高容量退路,算是此代不錯的驚喜與貼心考量點。

 

產品資訊

Asus Maximus XI Gene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記憶體: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9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訪客
1.  訪客 (發表於 2018年11月02日 20:40)
P.1
在孜孜必較的極限超頻環境當中  孜孜必較 > 錙銖必較
P.2
電子線上競技運動除了要求依定的電腦效能之外  依定 > 一定

P.S
主機板愈做愈複雜,也愈來愈難懂了><"
R.F.
3.  R.F. (發表於 2018年11月03日 07:56)
※ 引述《訪客》的留言:
> P.1
> 在孜孜必較的極限超頻環境當中  孜孜必較 > 錙銖必較
> P.2
> 電子線上競技運動除了要求依定的電腦效能之外  依定 > 一定
>
> P.S
> 主機板愈做愈複雜,也愈來愈難懂了><"
感謝讀者指正,高階主機板因為市場需求而越顯複雜,但這也是鞭策筆者的動力之一,持續分析並傳遞正確資訊給予有興趣的讀者。

※ 引述《letho》的留言:
> R.F大大怎樣看最近的倍相與並聯之爭?
以理論而言,兩者均可提供同樣的電流承受能力,不過這兩者之間的好壞並非簡單的二分法,尚須計入控制器、MOSFET等變因,如控制器PWM訊號頻率、相位調整、MOSFET轉換效率等。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